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34151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栅线、数据线及由栅线和数据线交叉定义的若干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区域至少包括三个过孔,且至少三个过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其中之一的电极通过至少一个过孔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另一电极通过其它过孔连接所述有源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避免了柔性显示装置弯曲时TFT有源层对应区域发生断裂导致的显示不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栅线、数据线及由栅线和数据线交叉定义的若干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区域至少包括三个过孔,且至少三个过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其中之一的电极通过至少一个过孔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另一电极通过其它过孔连接所述有源层。本专利技术有效地避免了柔性显示装置弯曲时TFT有源层对应区域发生断裂导致的显示不良。【专利说明】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柔性显示装置与普通的刚性显示器相比,柔性显示器具有诸多优点:耐冲击,抗震能力更强;重量轻、体积小;携带更加方便;采用类似于报纸印刷工艺的卷带式工艺,成本更加低廉等。目前主要的柔性显示装置主要包括:柔性OLED显示器和柔性液晶显示器等。对于柔性OLED显示器和柔性液晶显示器,在弯曲时,薄膜晶体管(TFT)的有源层对应区域容易发生断裂。这种断裂可能导致信号的电压无法传输至像素电极,从而导致显示不良。以2T1C的OLED显示器为例,如图1a和图1b所示,示出了该显示器阵列基板包括:栅线110、第一数据线120、第二数据线130,三者交叉形成一个像素单元,该像素单元中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150、第二薄膜晶体管160和透明电极140。第一薄膜晶体管150中,其源极连接第一数据线120、源极和漏极分别通过过孔151、152连接位于栅极下方的有源层(图中未示出)。第二薄膜晶体管160中,其源极连接第二数据线130,源极和漏极分别通过过孔161、162连接位于栅极下方的有源层(图中未示出),第一薄膜晶体管150的漏极通过过孔153连接第二薄膜晶体管160的栅极。透明电极140通过过孔163连接第二薄膜晶体管160的漏极。对应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结构,其中一个像素单元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栅线210、数据线220、薄膜晶体管250及像素电极240。薄膜晶体管250的源漏极分别通过过孔251和252连接有源层。若显示器在弯曲时,图1的阵列基板中第一薄膜晶体管150的有源层在过孔151和152之间的断裂将会导致沟道无法传送载流子,即第一薄膜晶体管150的源漏无法导通,相应的像素单元无法正常工作,以至于显示不良,第二薄膜晶体管160同样会出现上述情况。同理,图2的阵列基板中薄膜晶体管250的有源层在过孔251和252之间的断裂将会导致沟道无法传送载流子。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小柔性显示装置弯曲时TFT有源层对应区域发生断裂导致的显示不良的几率。(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栅线、数据线及由栅线和数据线交叉定义的若干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区域至少包括三个过孔,且至少三个过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其中之一的电极通过至少一个过孔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另一电极通过其它过孔连接所述有源层。其中,所述源极通过离所述栅线和数据线的交叉点最近的一个过孔与所述有源层连接,所述漏极通过其它过孔与所述有源层连接。其中,所述至少包括三个过孔为三个过孔:第一过孔、第二过孔和第三过孔,所述第一过孔为离所述栅线和数据线的交叉点最近的过孔,所述源极通过所述第一过孔连接所述有源层,所述漏极通过所述第二过孔和第三过孔连接所述有源层。其中,所述第二过孔的中心与所述第一过孔的中心的连线平行于所述栅线,所述第三过孔的中心与所述第一过孔的中心的连线平行于所述数据线。其中,所述有源层的图形为覆盖所述第一过孔、第二过孔和第三过孔的圆、三角形或矩形。其中,所示至少包括三个过孔为四个过孔:第一过孔、第二过孔、第三过孔和第四过孔,所述第一过孔为离所述栅线和数据线的交叉点最近的过孔,所述源极通过所述第一过孔连接所述有源层,所述漏极通过所述第二过孔、第三过孔和第四过孔连接所述有源层。其中,所述第二过孔的中心与所述第一过孔的中心的连线平行于所述栅线,所述第三过孔的中心与所述第一过孔的中心的连线平行于所述数据线,所述第四过孔的中心与所述第二过孔的中心的连线平行于所述数据线,所述第四过孔的中心与所述第三过孔的中心的连线平行于所述栅线。其中,所述第二过孔的中心与所述第一过孔的中心的连线平行于所述栅线,所述第三过孔的中心与所述第一过孔的中心的连线平行于所述数据线,所述第四过孔与所述第三过孔相对于栅线对称设置。其中,所述有源层的图形为覆盖所述第一过孔、第二过孔、第三过孔和第四过孔的圆、三角形或矩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TFT有源层对应区域形成多个过孔,TFT的源极和漏极其中之一的电极通过至少一个过孔连接TFT的有源层,另一电极通过其它过孔连接有源层,这样在源极和漏极之间形成了多个方向的沟道,即使有源层对应区域在某一方向(如:沿栅线或数据线方向)发生断裂导致该方向的沟道无法传输载流子至漏极,还可以从其它方向的沟道将载流子传输至漏极,从而减小了柔性显示装置弯曲时TFT有源层对应区域发生断裂时导致的显示不良的几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a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阵列基板结构示意图(0LED的阵列基板,只示出了一个像素结构)图1b是沿图1a中A-A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阵列基板结构示意图(IXD的阵列基板,只示出了一个像素结构);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阵列基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阵列基板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主要用于柔性显示装置中,包括:栅线、数据线及由栅线和数据线交叉定义的若干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TFT。图3?6中只示出了 TFT的源极、栅极、有源层区域和过孔部分。 为了避免柔性显示装置弯曲时TFT有源层对应区域发生断裂导致的显示不良,本实施例中,TFT的有源层区域至少包括三个过孔,且至少三个过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其中之一的电极通过至少一个过孔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另一电极通过其它过孔连接所述有源层。由于有源层区域包括至少三个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过孔,源极和漏极通过这些过孔连接有源层,这样在源漏极之间形成至少两个不同方向的沟道,因此在柔性显示装置弯曲时在一个方向上的有源层发生断裂,则另一个方向上的沟道可以导通源漏极,使该像素单元正常工作,从而减小了柔性显示装置弯曲时TFT有源层对应区域发生断裂导致的显示不良的几率。进一步地,由于源极通常连接数据线,漏极连接像素电极,即源极更靠近栅线和数据线的交叉点,为了在制作时方便布局,源极通过离所述栅线和数据线的交叉点最近的一个过孔与所述有源层连接,所述漏极通过其它过孔与所述有源层连接。由于源极只通过一个过孔连接有源层,漏极通过其它过孔连接有源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阵列基板,包括:栅线、数据线及由栅线和数据线交叉定义的若干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区域至少包括三个过孔,且至少三个过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其中之一的电极通过至少一个过孔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另一电极通过其它过孔连接所述有源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山和由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