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隐藏机械锁芯的游离电子锁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33661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隐藏机械锁芯的游离电子锁头,包括双向拧手和锁体,其中锁体内设置有驱动机构、双向游离机构、四环联动机构、离合机构和隐藏式机械锁芯机构;与双向游离机构固定的拨块设在锁体中间的豁口处,驱动机构带动离合机构与双向游离机构连接和分离;双向拧手通过离合机构与双向游离机构连接和分离。该游离电子锁头实现在门内门外通过感应卡进行开锁或上锁,保留了隐藏式机械钥匙开锁的机械锁头功能,提供了锁内的电路信号的传输功能。该游离电子锁头使用灵活,能满足不同的安保级别的场合,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隐藏机械锁芯的游离电子锁头,包括双向拧手和锁体,其中锁体内设置有驱动机构、双向游离机构、四环联动机构、离合机构和隐藏式机械锁芯机构;与双向游离机构固定的拨块设在锁体中间的豁口处,驱动机构带动离合机构与双向游离机构连接和分离;双向拧手通过离合机构与双向游离机构连接和分离。该游离电子锁头实现在门内门外通过感应卡进行开锁或上锁,保留了隐藏式机械钥匙开锁的机械锁头功能,提供了锁内的电路信号的传输功能。该游离电子锁头使用灵活,能满足不同的安保级别的场合,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专利说明】一种带隐藏机械锁芯的游离电子锁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游离电子锁头,尤其涉及一种带隐藏机械锁芯的游离电子锁头。
技术介绍
对比传统的机械锁,电子锁的使用更便捷安全性更高,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欢迎和广泛使用。目前市面上的电子锁包含带有电路系统与电磁感应的面板,其结构复杂并且成本昂贵。而在部分带有机械锁芯的电子锁中,其机械锁芯暴露于眼前,致使不发分子通过破坏机械锁芯、偷配钥匙等方式开锁,使得带有机械锁芯的电子锁和传统的机械锁一样缺乏安全性。此外,市面上的电子锁往往只在进门时需要验证开锁,而在出门时直接扭把手开锁,但是在较高安保级别的场合,进出开门都需要验证用户身份才能开锁。因此,普通的电子锁已不能满足高安保级别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带隐藏机械锁芯的游离电子锁头,用以替代旧式机械锁头和带有机械锁芯的电子锁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隐藏机械锁芯的游离电子锁头,包括锁体和带有感应器的双向拧手。其中,锁体内设置有驱动机构、双向游离机构、用于电路或感应信号传输的四环联动机构、离合机构和隐藏在所述双向拧手内并且设有钥匙孔的机械锁芯机构;与双向游离机构固紧的拨块设在锁体的豁口处;驱动机构和机械锁芯机构分别与离合机构连接或接触,带动离合机构与双向游离机构连接和分离;双向拧手通过离合机构与双向游离机构和拨块连接和分离。进一步地,所述双向拧手包括门内感应拧手和门外感应拧手,所述锁体内设置有套筒和锁芯套筒。套筒一端与门内感应拧手固定,另一端伸入锁体内,并且锁芯套筒一端与门外感应拧手固定,另一端伸入锁体内;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套筒内,所述机械锁芯机构设置在锁芯套筒内;所述离合机构设有凸块卡位,双向游离机构设有对应离合机构凸块卡位的卡槽,所述套筒和锁芯套筒的内壁设有对应离合机构凸块卡位的卡槽。优选地,所述套筒和锁芯套筒内壁的卡槽为滑行槽,使得所述离合机构在所述滑行槽内进行轴向滑动,并且与套筒和锁芯套筒卡接。优选地,所述离合机构向门外方向运动,使其凸块卡位接入到所述双向游离机构的卡槽内时,所述套筒通过离合机构与双向游离机构连接;离合机构向门内方向运动,使其凸块卡位接入到所述双向游离机构的卡槽内时,所述锁芯套筒通过离合机构与双向游离机构连接;当离合机构滑动到与双向游离机构分离时,套筒、锁芯套筒和双向游离机构之间互相游离。优选地,所述套筒外部安装有用于定位的门内转轴,该门内转轴一端设有与所述门内感应拧手固定的卡口,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锁体豁口处定位的卡槽;所述锁芯套筒外部安装有用于定位的门外转轴,该门外转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门外感应拧手固定的卡口,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锁体豁口处定位的卡槽。进一步地,所述门内感应拧手内设有门内感应器,用于读取感应射频卡和控制所述驱动机构;所述门外感应拧手内设有门外感应器,用于读取感应射频卡和控制所述驱动机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游离电子锁头设置在双开状态时,在门内或门外时使用有效的感应卡靠近所述的门内感应抒手或门外感应抒手,所述驱动机构立即响应带动所述离合机构与所述双向游离机构连接,然后扭动门内感应拧手或门外感应拧手进行开锁或上锁。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游离电子锁头设置在单开状态时,在门内时直接拧动门内感应拧手进行开锁或上锁,在门外时使用有效的感应卡靠近所述的门外感应拧手,所述驱动机构立即响应带动所述离合机构与所述双向游离机构连接,然后扭动门外感应拧手进行开锁或上锁。进一步地,所述双向拧手设有隐藏式的封盖。当打开所述的封盖后,用钥匙插入所述的机械锁芯机构进行开锁或上锁。进一步地,所述四环联动机构由导电构件构成,其包括门内端四环机构、门外端四环机构和接触式弹片机构;所述门内端四环机构由相互隔开的四个子环构成,其设置在所述拨块的门内一侧,所述门外端四环机构由相互隔开的四个子环构成,其设置在所述拨块的门外一侧;所述接触式弹片机构具有四组弹片,其穿过所述拨块,并且每组弹片分别使门内端四环机构的子环和门外端四环机构中的相应子环两两相连。优选地,所述双向拧手通过所述四环联动机构连接,或者所述门内感应拧手和门外感应拧手通过四环联动机构互相连接,用于传输电路或感应信号。进一步地,所述离合机构外部设有用于感应所述锁体内的部件状态的电磁感应元件,所述电磁感应元件与所述双向拧手连接,用于电路或感应信号传输。所述电磁感应元件感应的部件状态包括:所述离合机构的位置;离合机构与双向游离机构的接触状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游离电子锁头保留了应急机械钥匙开锁的传统机械锁头功能,并且带有的隐藏式机械锁芯藏匿在拧手和锁体的内部,使得不法分子不能发现机械锁芯从而无法非法开锁;该游离电子锁头使用场合广泛,特别适用于具有较高安保级别的场合满足开门和出门均需要感应开始的要求,也适用于普通的门禁系统,只要把室内一侧的传动机构设置为常连状态即可;该游离电子锁头提供了锁体内运动零件的状态信息反馈路线,避免了开锁过程中出现故障;该游离电子锁头的结构简单,节省了传统电子锁的感应面板,节约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带隐藏机械锁芯的游离电子锁头的爆炸视图; 图2是所述游离电子锁头在游离状态时的轴向剖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四环联动机构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一种带隐藏机械锁芯的游离电子锁头,包括锁体16和双向拧手1,该双向拧手I包括门内感应拧手12和门外感应拧手13。锁体16内依次设置有:门内转轴2、套筒3、驱动机构4、双向游离机构5、拨块6、四环联动机构7、离合机构8、机械锁芯机构9、锁芯套筒10和门外转轴11。驱动机构4包括电机41、电机转轴42和电机弹簧43。离合机构8包括离合滑块81、带轴离合滑块82和滑块复位弹簧83。在本实施例中,双向游离机构5位于在四环联动机构7内,拨块6与双向游离机构5的中部卡紧并且设在锁体16中间的豁口处。带轴离合滑块82的轴依次穿过滑块复位弹簧83和所述双向游离机构5然后与离合滑块81连接,使得离合滑块81和带轴离合滑块82可以分别在双向游离机构5两端滑动。离合滑块81和带轴离合滑块82分别设有凸块卡位,双向游离机构5两端分别设有对应离合滑块81和带轴离合滑块82的凸块卡位的卡槽。套筒3内壁设有对应离合滑块81的凸块卡位的卡槽,使离合滑块81在套筒3内轴向滑动但不能转动。锁芯套筒10内壁设有对应带轴离合滑块82的凸块卡位的卡槽,使带轴离合滑块82在锁芯套筒I内轴向滑动但不能转动。套筒3伸出锁体16的端部与门内感应拧手12紧接并且锁芯套筒10伸出锁体16的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隐藏机械锁芯的游离电子锁头,包括锁体(16)和带有感应器的双向拧手(1),其特征在于:锁体(16)内设置有驱动机构(4)、双向游离机构(5)、用于电路或感应信号传输的四环联动机构(7)、离合机构(8)和隐藏在所述双向拧手(1)内并且设有钥匙孔的机械锁芯机构(9);与双向游离机构(5)固紧的拨块(6)设在锁体(16)的豁口处;驱动机构(4)和机械锁芯机构(9)分别与离合机构(8)连接或接触,带动离合机构(8)与双向游离机构(5)连接和分离;双向拧手(1)通过离合机构(8)与双向游离机构(5)以及拨块(6)进行连接和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锡钊欧阳锦泰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科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