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辐射双层雪纺丝绸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32100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1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辐射双层雪纺丝绸织物,为双层双面组织色织织物,表层为桑蚕丝平纹组织结构,里层为桑蚕丝与银纤维交织结构;所述里层的经密≥20根/厘米,纬密≥20根/厘米,其中银纤维的经密为20~25根/米,纬密为38~45根/米;表层和里层间经接结点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优良的抗辐射性能,同时解决了现有防电磁辐射织物外观不佳的问题,开创了真丝和银纤维交织产品的织造新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辐射双层雪纺丝绸织物,为双层双面组织色织织物,表层为桑蚕丝平纹组织结构,里层为桑蚕丝与银纤维交织结构;所述里层的经密≥20根/厘米,纬密≥20根/厘米,其中银纤维的经密为20~25根/米,纬密为38~45根/米;表层和里层间经接结点连接。本专利技术具备优良的抗辐射性能,同时解决了现有防电磁辐射织物外观不佳的问题,开创了真丝和银纤维交织产品的织造新工艺。【专利说明】一种防辐射双层雪纺丝绸织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丝绸织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辐射双层雪纺丝绸织物。
技术介绍
防电磁辐射高科技新材料是一个新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到电子工业、纺织工业、生物医学和检测监督等行业。防电磁辐射织物的出现和发展大体经历了 3个阶段:早期的防辐射服装由于技术原因较为厚重,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主要是给从事雷达,微波通讯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使用,仅限于军工科研、医疗卫生、厂矿企业中被高频电磁辐射的人员的个体防护;80年代,屏蔽织物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技术发展迅速、品种增多、数量增大;90年代以后,随着技术进步,其产业化发展迅速,质量优化,电磁屏蔽效率也大大提高,数量激增,新品不断涌现,如金属纤维织物、复合镀金属织物、合金镀层织物、化学镀锡织物、金属喷镀织物、溅射镀金属织物等,以满足不同环境、不同群体的需求。其中,金属纤维防辐射织物,是把不锈钢纤维与纯棉纤维等混纺,在面料内部形成网状结构,这种防辐射服的优点是透气性好、可洗涤,屏蔽效果不会降低,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这种防辐射服屏蔽值可以达到30DB,适合长时间穿着,但是贴身穿着这种布料的衣服会有刺痒感。复合镀金属织物、合金镀层织物、化学镀锡织物、金属喷镀织物和溅射镀金属织物等,屏蔽效果好,但是防辐射服不透气,不能反复弯曲,不耐洗涤,容易造成皮肤过敏等副作用。根据目前消费者越来越高的服用需求,应该尽快研制具有防电磁辐射功能、穿着舒适、轻薄柔软、吸湿透气、耐洗涤、无刺激、无副作用的新型高科技防辐射织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防辐射双层雪纺丝绸织物,在具备防电磁辐射性能的同时,使织物具有轻薄柔软、吸湿透气、耐洗涤、无刺激等特性,同时避免现有的防电磁辐射织物影响观感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辐射双层雪纺丝绸织物,为双层双面组织色织物,表面层为桑蚕丝平纹组织结构,背面层为桑蚕丝与银纤维交织结构;所述背面层的经密> 20根/厘米,纬密> 20根/厘米,其中银纤维的经密为20?25根/米,纬密为38?45根/米;表层和里层间经接结点连接。优选的,所述银纤维由中央的绵纶维芯轴和镀覆在芯轴上的银层构成。优选的,在所述背面层的经线中,银纤维与桑蚕丝以1: 3排列整经。优选的,所述背面层中银纤维的经密为21.48根/米,纬密为40.25根/米。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层为桑蚕丝平纹组织结构,绸面细腻光滑,色彩可多种表现,满足消费者期望,解决了现有防电磁辐射织物外观不佳的问题;背面层为桑蚕丝与银纤维交织结构,可以采用同银纤维色泽近似的桑蚕丝交织,由于桑蚕丝比例较大,绸面光洁、光滑,贴身穿舒服;上下两层经接结点接住,造成正面有袋状泡浮感。2.本专利技术具备优良的抗辐射性能,从0.lmhz-30G的宽频段内,电磁辐射屏蔽值可以达到50DB以上(屏蔽99.999%以上的电磁波),有效地屏蔽一般家用电器对人体的辐射,如微波炉,电脑,手机等;织物的物理指标达到国家标准。3.由于银纤维位于里层,不影响织物的外观,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防止银纤维易氧化变色这一世界性难题,开创真丝和银纤维交织产品的织造新工艺。【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防辐射双层雪纺丝绸织物的剖面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表面层;2、里层;3、银纤维;4、桑蚕丝;5、连结点【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辐射双层雪纺丝绸织物,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所述,使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了很大程度的降低。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防辐射双层雪纺丝绸织物,为双层双面组织色织物,表层I为桑蚕丝平纹组织结构,里层2为桑蚕丝3与银纤维4交织结构,所述银纤维4由中央的绵纶纤维芯轴和镀覆在芯轴上的银层构成;所述背面层的经密> 20根/厘米,纬密> 20根/厘米,其中银纤维的经密为21.48根/米,纬密为40.25根/ ;表面层I和背面层2间经接结点5连接。产品正面为全桑蚕丝效果,色泽鲜艳,织纹细腻,手感柔软,尽显丝绸之华丽,背衬纳米银原料,可贴身穿,抗菌,促进血液循环等等,通过结接点使整个产品有袋状泡浮感,视觉感非常舒服,既达到了防辐射的效果,看起来又是像全真丝产品,从视觉上克服了银离子产品要消光的隐患。 测试表明,本实施例的产品具有超强隔离电磁辐射功能,隔离电磁波从0.lmhz-30G的宽频段内,屏蔽99.99%以上的电磁波(电磁波屏蔽效能可高达50DB),一般环境下单层裹严手机打不通,能有效地保护人体健康。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辐射双层雪纺丝绸织物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防辐射双层雪纺丝绸织物,为双层双面组织色织物,其特征在于:表面层为桑蚕丝平纹组织结构,背面层为桑蚕丝与银纤维交织结构;所述背面层的经密> 20根/厘米,纬密> 20根/厘米,其中银纤维的经密为20?25根/米,纬密为38?45根/米;表层和里层间经接结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双层雪纺丝绸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纤维由中央的绵纶维芯轴和镀覆在芯轴上的银层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双层雪纺丝绸织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面层的经线中,银纤维与桑蚕丝以1: 3排列整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双层雪纺丝绸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层中银纤维的经密为21.48根/米,纬密为40.25根/米。【文档编号】D02G3/36GK103668643SQ201210361031【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 【专利技术者】吴建华, 何敏苏, 朱秀英 申请人:吴江市鼎盛丝绸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辐射双层雪纺丝绸织物,为双层双面组织色织物,其特征在于:表面层为桑蚕丝平纹组织结构,背面层为桑蚕丝与银纤维交织结构;所述背面层的经密≥20根/厘米,纬密≥20根/厘米,其中银纤维的经密为20~25根/米,纬密为38~45根/米;表层和里层间经接结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华何敏苏朱秀英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鼎盛丝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