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该换热机组包括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一个以上水-水换热器以及连接管路;连接管路分为一次侧管路和二次侧管路两部分:一次侧管路为逐级顺序串联的连接方式,即一次侧管路依次连通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水-水换热器、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和压缩式热泵的蒸发器;二次侧管路采用先并联后串联、逐级顺序串联或独立分开的连接方式连通到热用户。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一次网热水的热量梯级利用,从而大幅度增大了集中供热系统一次网热水的供、回水温差,因此可以的大大减少管路系统的初投资和水泵运行电耗,为利用热源低品位热能甚至废热余热等创造了条件,提高系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供热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该换热机组包括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一个以上水-水换热器以及连接管路;连接管路分为一次侧管路和二次侧管路两部分:一次侧管路为逐级顺序串联的连接方式,即一次侧管路依次连通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水-水换热器、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和压缩式热泵的蒸发器;二次侧管路采用先并联后串联、逐级顺序串联或独立分开的连接方式连通到热用户。本专利技术能够将一次网热水的热量梯级利用,从而大幅度增大了集中供热系统一次网热水的供、回水温差,因此可以的大大减少管路系统的初投资和水泵运行电耗,为利用热源低品位热能甚至废热余热等创造了条件,提高系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供热成本。【专利说明】一种复合式换热机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采暖、供热水的换热机组,具体涉及一种能够使集中供热系统一次网热水供、回水温差大幅增大的复合式换热机组,属于能源
。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集中供暖规模的不断增加,集中热源产生的高温热水往往要经过较长距离的输送才能达到热用户处。为扩大供暖面积,降低输送成本,并为回收电厂余热创造条件,清华大学付林等提出了专利号为:ZL200810101064.5,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热泵型换热机组”的专利技术专利。该专利采用换热与热水驱动的吸收式热泵复合技术解决以上问题,并且在越来越多的项目上得到应用。然而在推广和应用中,发现该专利存在如下问题:I)受到热网供水温度的限制:某些供热系统由于设计温度或运行年限的限制,一次网不能输送超过115°C的热水,导致进入吸收式热泵换热机组发生器的水温较低,对于吸收式热泵会造成驱动力不足,因此吸收式热泵换热机组的出水温度很难降到35V以下,从而限制了供、回水温差的扩大,使得供热能力不足。而管网改造受到建设环境、成本、市容等得诸多限制在很多时候是无法进行的。2)由于回水温度太高,回水输送回集中热源后,导致无法有效回收余热源的余热资源,造成供热量减少。因此在这样集中供热的应用场所,采用新的技术手段降低高温热水的回水温度以进一步增大其供、回水温差,将对扩大集中供热的供热半径,节约供热能耗,降低供热成本产生深远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集中供热系统一次网热水供、回水温差大幅增大的复合式换热机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该换热机组包括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一个以上水-水换热器以及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分为一次侧管路和二次侧管路两部分:所述一次侧管路采用逐级顺序串联的连接方式,即所述一次侧管路依次经过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所述水-水换热器、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和所述压缩式热泵的蒸发器;所述二次侧管路采用先并联后串联的连接方式,即所述二次侧管路分为两路,一路经过若干所述水-水换热器,另一路依次经过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所述压缩式热泵的冷凝器,两路所述二次侧管路汇合成一路后再直接连通到热用户或经过其余所述水-水换热器后连通到热用户。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压缩式热泵是容积式压缩机或离心式压缩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换热机组安装在集中供热系统的一次网与二次网换热站中,采暖末端采用地板采暖、风机盘管或暖气片形式。一种复合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该换热机组包括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一个以上水-水换热器以及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分为一次侧管路和二次侧管路两部分:所述一次侧管路采用逐级顺序串联的连接方式,即所述一次侧管路依次经过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所述水-水换热器、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和所述压缩式热泵的蒸发器;所述二次侧管路也采用逐级顺序串联的连接方式,即所述二次侧管路依次经过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所述压缩式热泵的冷凝器和所述水-水换热器后连通到热用户。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压缩式热泵是容积式压缩机或离心式压缩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换热机组安装在集中供热系统的一次网与二次网换热站中,采暖末端采用地板采暖、风机盘管或暖气片形式。一种复合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该换热机组包括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一个以上水-水换热器以及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分为一次侧管路和二次侧管路两部分:所述一次侧管路采用逐级顺序串联的连接方式,即所述一次侧管路依次经过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所述水-水换热器、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和所述压缩式热泵的蒸发器;所述二次侧管路采用独立分开的连接方式,即所述二次侧管路经过所述水-水换热器和依次经过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所述压缩式热泵的冷凝器后分别连通到热用户。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压缩式热泵是容积式压缩机或离心式压缩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换热机组安装在集中供热系统的一次网与二次网换热站中,采暖末端采用地板采暖、风机盘管或暖气片形式。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换热机组包括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和水-水换热器,并使得一次网热水依次经过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水-水换热器、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和压缩式热泵的蒸发器,将一次网热水的热量梯级利用,从而大幅度增大了集中供热系统一次网热水的供、回水温差,因此可以的大大减少管路系统的初投资和水泵运行电耗,为利用热源低品位热能甚至废热余热等创造了条件,提高系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供热成本。另外,本专利技术可以使一次网的出水温度低于二次网的进水温度,这对常规换热器而言是无法实现的。2、本专利技术采用换热与压缩式热泵复合的技术可以在原有管网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有效的扩大供暖面积,缓解管网供热能力不足的矛盾。3、本专利技术可以将一次网的回水温度降低至15°C或以下,从而可以扩大余热的来源,增大余热回收量,提高整个系统的供热能力。例如在湿冷型热电厂或工业余热回收领域,大量的余热分布在15°C -30°C的区间。4、虽然本专利技术进入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水温可能并不高,但是由于其仍具有一定的驱动力,因此可以用来降低出水温度,这样可以减少压缩式热泵的出力,进而降低压缩式热泵的能源消耗。5、虽然本专利技术的压缩式热泵需要消耗一定的高品位热源,运行成本相对仅采用换热技术要高,但是由于采用压缩式热泵的回水温度可以比仅采用换热技术的回水温度更低,更低温度的回水输送到集中热源后能够吸收更多的余热或废热,因此从整个系统而言,运行费用比仅采用换热技术要低。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及流程的优化,压缩式热泵的效率也有很大的提高,运行成本将一步降低。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采用换热与压缩式热泵复合技术的换热机组对于提高管网输送能力,有效回收余热资源,扩大集中供热的供热半径,节约供热能耗,降低供热成本能够产生深远的意义。【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绘。然而应当理解,附图的提供仅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它们不应该理解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换热机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换热机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换热机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换热机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图1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I提供的换热机组10,该换热机组10包括压缩式热泵1、吸收式热泵2、水-水换热器3以及连接管路。其中,连接管路分为一次侧管路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该换热机组包括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一个以上水‑水换热器以及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分为一次侧管路和二次侧管路两部分:所述一次侧管路采用逐级顺序串联的连接方式,即所述一次侧管路依次经过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所述水‑水换热器、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和所述压缩式热泵的蒸发器;所述二次侧管路采用先并联后串联的连接方式,即所述二次侧管路分为两路,一路经过若干所述水‑水换热器,另一路依次经过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所述压缩式热泵的冷凝器,两路所述二次侧管路汇合成一路后再直接连通到热用户或经过其余所述水‑水换热器后连通到热用户。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林,张世钢,唐道轲,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