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链条传动旋转中置升降机的板式纵列机械式停车设备。其提升机设置于钢结构框架的顶部,钢结构框架由多层停车层和巷道组成,停车层分设在巷道两侧,停车层的多个泊车位纵向排列成板式纵列结构,每个泊车位上的载车板可沿该泊车位上泊车导轨横向移动;每层停车层的巷道中设置有供搬运器纵向行走的固定导轨;升降机上设有回转装置,回转装置上设有移动导轨,搬运器设置在移动导轨上,存取交换机构设置在搬运器上;巷道的端部设置有贯穿底层至顶层的升降井,升降机设置在该升降井内,升降机、出入口均位于巷道的端部,不占用任何泊车位,且节省了从出入口到巷道的横移动作,存取车时间短,升降机自带回转装置,存取车辆可正进正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链条传动旋转中置升降机的板式纵列机械式停车设备。其提升机设置于钢结构框架的顶部,钢结构框架由多层停车层和巷道组成,停车层分设在巷道两侧,停车层的多个泊车位纵向排列成板式纵列结构,每个泊车位上的载车板可沿该泊车位上泊车导轨横向移动;每层停车层的巷道中设置有供搬运器纵向行走的固定导轨;升降机上设有回转装置,回转装置上设有移动导轨,搬运器设置在移动导轨上,存取交换机构设置在搬运器上;巷道的端部设置有贯穿底层至顶层的升降井,升降机设置在该升降井内,升降机、出入口均位于巷道的端部,不占用任何泊车位,且节省了从出入口到巷道的横移动作,存取车时间短,升降机自带回转装置,存取车辆可正进正出。【专利说明】一种链条传动旋转中置升降机的板式纵列机械式停车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体停车设备
,尤其是多层或高层平面移动类立体停车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均汽车占有量不断增加,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人们的居住空间越来越小,几乎没有多少可供停车的位置,为了适应停车的需要,人们开始大量使用立体车库,以解决车位不足的问题。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特种设备目录》中,将立体车库分为九大类,具体是:升降横移类、简易升降类、垂直循环类、水平循环类、多层循环类、平面移动类、巷道堆垛类、垂直升降类和汽车专用升降机。用户可供建造立体车库的场地千差万别,遇有横向较短、纵向较长的狭长地形时,虽然可以采用现有的垂直升降类停车库或平面移动类停车库方案建造,但很难满足车位数的需要;垂直升降类停车设备(塔式立体车库)一般设置为三列,即中间升降搬运器的井道两侧各布置一个车位,每层只能停放两辆汽车,驾驶员将车辆开上升降机后,升降机将车辆提升到指定层, 存取机构将车辆存入车位,动作简单快捷;该类型车库具有占地面积少、自动化程度高、存取车时间短的特点,由于可建高层,空间利用率高(单位面积土地停车数量多),目前的垂直升降类立体停车库,最高可以有25层,一般每层停放两辆汽车,在一些狭长并且限制建设高度的区域,这种类型的车库就不适合了,且垂直升降类车库建于地下更加困难,不易根据场地扩展,需要独立地安装一个个车库,而且升降机不能共用,造成造价成本高。由于这种停车设备每层仅能够停放两辆汽车,使之整体停车设备容车密度较低,升降机及井道利用率不高,设备成本相对较高,车位数满足量欠缺,无法满足最大车位数的需求,不能充分利用场地的纵向空间,配置灵活性较差,单系统所包含的车位数比较低,成本比较高;使其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经济实用性差。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1年5月25日公开的由徐格宁、杨瑞刚等设计的、申请号为201110026320.0、名称为一种垂直升降式停车设备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它包括多层钢结构框架构成的塔式停车库、开环式升降机系统、配重装置、轿厢、控制系统和消防系统,还包括载车板、水平往复移载机和回转装置,载车板设在每个停车库底面的载车板导轨上,回转装置设在轿厢底部的底部框架上,水平往复移载机设置在回转装置的回转盘上使其自如移动车辆进出车库。而现有的平面移动类停车库均为侧置升降机式,即升降机设置于两侧停车位其中的一个车位处,每层均需配置搬运器,存取车时,升降机运行到目标车位所在层,与该层搬运器进行车辆交换。这类车库存在以下不足:1、升降机占用其布置处从上到下的全部停车位,使得车库整体停车数量减少;2、没有旋转机构,当你正车存车时,就必须倒车取车,对驾驶员的水平要求高;3、各层搬运器相互独立,不能共用;这种车库结构即使每层停车位较少,也要在每一层设置搬运器,使得车库成本增加;4、增加横移动作,必须依步骤分多步才能实现,存取车时间长,降低了存取车效率,现有的此类立体车库,存取最近车位的车辆时需要耗时2分钟左右,而存取最后几个车位的车辆时,耗时可以达到半小时之多。侧置升降机式平面移动适用于大区域、大面积的地上或地下以及半地下的巷道较长、每层车位数比较多、总层数不多的智能停车库,但不适用于狭窄区域的智能停车库的需求;在应用上无法解决窄长的区域条件与需求车位数的矛盾,也无法达到同等车位数成本低廉的要求。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6年9月13日公开的由陈兴国设计的、专利号为200420120076.X、名称为多层平面移动式立体停车库的技术专利,它由钢构架、提升、搬运台车、载车板和电气控制系统几部分组成,该车库为横置式布置,即搬运台车移动方向与车辆出入方向呈90度角,提升机的轿箱可垂直升降至任一泊车位层,每一泊车位层均设一搬运台车,搬运台车横向移动至本层任一泊车位处,提升机与搬运台车可独立运行,载车板随车辆同步存取。提升机由机架、升降传动装置、钢丝绳、配重、轿箱五部分组成;轿箱由滑轮、存取交换机构、四条平行轨道组成;搬运台车由行走机构、存取交换台车、四条平行轨道组成,行走机构通过电机减速机驱动四个滚轮使搬运台车沿平行导轨横向移动。升降横移类停车库构造简单,存取车最为方便,但由于层数限制,因而规模有限,容量小;所以这几种结构类型停车库的容量、容积和存取速度之间不能同时得到兼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停车位数量多、容车密度大、建设成本低、存取车时间短、使用效率高、经济实用性强、尤其适用于横向较短、纵向较长的狭长地形的区域条件使用的链条传动旋转中置升降机的板式纵列机械式停车设备。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链条传动旋转中置升降机的板式纵列机械式停车设备,包括钢结构框架、出入口、提升机、升降机、配重装置、搬运器、存取交换机构和电气控制系统;提升机设置于钢结构框架的顶部,钢结构框架由多层停车层和巷道组成,停车层分设在巷道两侧,停车层的多个泊车位纵向排列成板式纵列结构,每个泊车位上设一载车板、载车板随车辆同步存取,载车板可沿泊车位上泊车导轨横向移动;每层停车层的巷道中设置有供搬运器纵向行走的固定导轨;升降机底部的主体框架上设有回转装置;所述存取交换机构设置在搬运器上;所述巷道通过出入口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控制系统与提升机、升降机、搬运器、存取交换机构信号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巷道的端部设置有贯穿底层至顶层的升降井,升降机设置在该升降井内,所述出入口设置于升降井上、与设置出入口的停车层停靠的升降机的位置相对应;回转装置上设有移动导轨,所述搬运器设置在移动导轨上,搬运器可随升降机垂直升降、可随回转装置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并可在移动导轨上纵向移动。升降机上设有回转装置,待存取车辆可随回转装置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180度,实现存取车辆的正进正出,让车库更加人性化、合理化。所述的提升机通过链条与升降机的四个角相连接,并通过电机正反转实现升降机的升降,所述的配重装置为两个,位于提升机的下方并分别设置于载车板两端,;所述链条的一端与升降机相连接,依次绕过设置于钢结构框架上的固定链轮和提升机的曳引轮后与配重装置相连接。为了提高安全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固定导轨和泊车导轨的端部均设有机械阻挡装置。为了在存取车辆时使搬运器的移动导轨始终与每层停车层的巷道中设置的供搬运器纵向行走的固定导轨保持平层,不受存取车辆时负载变化的影响,所述的移动导轨与所述每层停车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链条传动旋转中置升降机的板式纵列机械式停车设备,包括钢结构框架、出入口、提升机、升降机、配重装置、搬运器、存取交换机构和电气控制系统;提升机设置于钢结构框架的顶部,钢结构框架由多层停车层和巷道组成,停车层分设在巷道两侧,停车层的多个泊车位纵向排列成板式纵列结构,每个泊车位上设一载车板、载车板随车辆同步存取,载车板可沿泊车位上泊车导轨横向移动;每层停车层的巷道中设置有供搬运器纵向行走的固定导轨;升降机底部的主体框架上设有回转装置;所述存取交换机构设置在搬运器上;所述巷道通过出入口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控制系统与提升机、升降机、搬运器、存取交换机构信号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巷道的端部设置有贯穿底层至顶层的升降井,升降机设置在该升降井内,所述出入口设置于升降井上、与设置出入口的停车层停靠的升降机的位置相对应;回转装置上设有移动导轨,所述搬运器设置在移动导轨上,搬运器可随升降机垂直升降、可随回转装置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并可在移动导轨上纵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景超,刘钊,刘健,纪汶礼,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辰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