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其具有一显示侧以及相对于显示侧的一背侧。此手持电子装置包括壳体、主机系统、光学元件、开窗区以及液晶光阀。主机系统与光学元件配置于壳体内,且光学元件电性耦接到主机系统。开窗区位于显示侧或背侧,用以暴露光学元件。液晶光阀配置于开窗区且电性耦接到主机系统,用以控制通过开窗区的光通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持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手持电子装置,例如移动电话(mobilephone)与个人数字化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因其方便性与可携性,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除了传统的通讯功能外,手持电子装置的附加功能也逐渐增加,例如将光学元件的照相或摄影的功能整合至可携式电子装置。在现今的手持电子装置设计方式中,手持电子装置的光学元件,例如摄像元件(cameradevice),是配置于手持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或是配置于手持电子装置的机身的背盖上。但无论摄像元件是配置在何种位置,都是直接显露于手持电子装置的外部表面。在手持电子装置的外观设计越来越被消费者所重视的今日,外露的光学元件会影响手持电子装置的外观,或是设计者必须调整手持电子装置的外型或结构设计来降低此外露的光学元件对整体外观造成的破坏。换言之,现有附加在手持电子装置的光学元件会限制手持电子装置的外型设计的弹性,也相应增加了手持电子装置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可以避免光学元件对手持电子装置的整体外观造成破坏,有助于提高手持电子装置的外型设计的弹性,以及降低手持电子装置的制作成本。为了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具有一显示侧以及相对于显示侧的一背侧。此手持电子装置包括壳体、主机系统、光学元件、开窗区以及一液晶光阀。主机系统与光学元件配置于壳体内,且光学元件电性耦接到主机系统。开窗区位于显示侧或背侧,用以暴露光学元件。液晶光阀配置于开窗区且电性耦接到主机系统,用以控制通过开窗区的光通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液晶光阀包括一液晶层以及一控制电极。前述控制电极电性耦接到主机系统,用以施加一电场于液晶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液晶光阀更包括两偏光片(polarizer),分别设置于液晶层的相对两侧,其中两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实质上正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学元件具有一作用面,此作用面朝向显示侧,且手持电子装置还包括一透明盖板以及一遮蔽层。前述透明盖板位于显示侧并且连接壳体。遮蔽层配置于透明盖板与光学元件之间,且遮蔽层具有一第一开口以形成开窗区。此光学元件例如是一摄像元件或一发光元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遮蔽层的第一开口包括至少一按键图案,可搭配前述发光元件作为手持电子装置上的输入界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手持电子装置还包括一导光元件,配置于前述按键图案与发光元件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手持电子装置还包括一光侦测元件,位于显示侧,并且电性耦接到主机系统,用以侦测一环境光。当环境光的光强度大于一阀值时,主机系统关闭发光元件,而当环境光的光强度小于阀值时,主机系统开启发光元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手持电子装置还包括一触控感测元件,配置于透明盖板与光学元件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感测元件具有一线路,且遮蔽层覆盖线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学元件具有一作用面,此作用面朝向背侧,又开窗区包括位于壳体上的一开口,且作用面与开口水平位置重叠。此光学元件例如是一摄像元件或一发光元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液晶光阀包括一被动式液晶层以及一控制电极。前述的被动式液晶层连接壳体且封抵开窗区。控制电极电性耦接到主机系统,用以施加一电场于被动式液晶层,以控制被动式液晶层遮蔽或暴露光学元件的作用面。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手持电子装置在对应于光学元件的开窗区设置了液晶光阀,用于控制通过开窗区的光通量,调整光学元件暴露于外界的程度,以避免光学元件对手持电子装置的整体外观造成破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手持电子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手持电子装置的仰视图;图3绘示图1的手持电子装置沿A-A’线的剖面结构;图4A绘示图1的手持电子装置沿B-B’线的剖面结构;图4B是图4A中A部分的放大俯视图;图5绘示图1的手持电子装置沿C-C’线的剖面结构;图6是液晶光阀于未施加电压时的立体图;图7是液晶光阀于施加电压时的立体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手持电子装置100a:显示侧100b:背侧110:壳体110a:开口120:主机系统130a、130c:摄像元件130b:发光元件130d:闪灯132a、132b、132c:作用面140a、140b、140c、140d:开窗区150:液晶光阀151:液晶层152:上部控制电极153:下部控制电极154:第一偏光片155:第二偏光片156:玻璃基板160:透明盖板170:遮蔽层170a:第一开口170b:按键图案180:触控感测元件180a:线路190:导光元件D1、D2:偏振方向L:光线V:电压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手持电子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手持电子装置的仰视图。请同时参考图1与图2。手持电子装置100具有一显示侧100a以及相对于显示侧100a的一背侧100b。手持电子装置100包括壳体110、主机系统120、摄像元件130a与130c、发光元件130b、闪灯130d、开窗区140a、140b、140c、140d以及多个液晶光阀150。主机系统120与摄像元件130a与130c以及发光元件130b、闪灯130d皆配置于壳体110内,且摄像元件130a、130c、发光元件130b、闪灯130d电性耦接到主机系统120。开窗区140a、140b位于手持电子装置100的显示侧100a,开窗区140c、140d位于手持电子装置100的背侧100b。各开窗区140a、140b、140c、140d用以暴露对应的光学元件,举例来说,图1中的开窗区140a曝露出配置于壳体110内的摄像元件130a,开窗区140b曝露出配置于壳体110内的发光元件130b。图2中的开窗区140c曝露出配置于壳体110内的另一摄像元件130c,开窗区140d曝露出配置于壳体110内的闪灯130d。多个液晶光阀150配置于相应的开窗区140a、140b、140c、140d且电性耦接到主机系统120,用以控制通过各开窗区140a、140b、140c、140d的光通量。配合开窗区位于手持电子装置100的显示侧100a或是背侧100b,以及曝露于各开窗区的不同光学元件的种类,可将开窗区的位置以及其所搭配的光学元件分为四种情形。当开窗区位于手持电子装置100的显示侧100a时(如图1的开窗区140a、140b),光学元件可以是摄像元件130a或是发光元件130b,搭配手持电子装置100中其他的相关构件,摄像元件130a可做为手持电子装置100的前镜头,发光元件可130b做为手持电子装置100中,触控按钮的发光源。当开窗区位于手持电子装置100的背侧100b时(如图2的开窗区140c、140d),光学元件可以是摄像元件130c或是闪灯130d。同样地,配合其他相关构件,摄像元件130c与闪灯130d可做为手持电子装置100的后镜头或闪光灯。以下将分别针对上述的四种情形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四个实施例,此四种实施例可同时适用在同一个手持电子装置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其具有一显示侧以及相对于该显示侧的一背侧,该手持电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主机系统,配置于该壳体内;光学元件,配置于该壳体内,并且电性耦接到该主机系统;开窗区,位于该显示侧或该背侧,用以暴露该光学元件;以及液晶光阀,配置于该开窗区,并且电性耦接到该主机系统,用以控制通过该开窗区的光通量。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9.06 US 13/604,6251.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其具有一显示侧以及相对于该显示侧的一背侧,且该显示侧具有一显示区,该手持电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主机系统,配置于该壳体内;光学元件,配置于该壳体内,并且电性耦接到该主机系统;开窗区,位于该显示侧,其中该开窗区与该显示区为不同区域,或者该开窗区位于该背侧,用以暴露该光学元件;以及液晶光阀,配置于该开窗区,并且电性耦接到该主机系统,用以控制通过该开窗区的光通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液晶光阀包括:液晶层;控制电极,电性耦接到该主机系统,用以施加一电场于该液晶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液晶光阀还包括两偏光片,分别设置于该液晶层的相对两侧,其中该两偏光片的偏振方向实质上正交。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光学元件具有一作用面,该作用面朝向该显示侧,且该手持电子装置还包括:透明盖板,位于该显示侧,并且连接该壳体;以及遮蔽层,配置于该透明盖板与该光学元件之间,且该遮蔽层具有第一开口,以形成该开窗区。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光学元件包括摄像元件。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电子装置,其中该光学元件包括发光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期异,
申请(专利权)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