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SKF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处理轴承构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27827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1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处理轴承构件的方法。在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中,所述轴承构件经过发蓝处理。发蓝处理过的轴承构件经过再热处理,其中所述轴承构件在一个保持温度下放置一段保持时间,其中,所述保持时间至少为30分钟,并且所述保持温度低于轴承构件的回火温度3K至100K。所述轴承构件直接在发蓝处理之后、在所述轴承构件冷却至最低温度为50℃之前,被液态的保护介质润湿和/或经过再热处理,该保护介质直至至少200℃时都是稳定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所述轴承构件经过发蓝处理。发蓝处理过的轴承构件经过再热处理,其中所述轴承构件在一个保持温度下放置一段保持时间,其中,所述保持时间至少为30分钟,并且所述保持温度低于轴承构件的回火温度3K至100K。所述轴承构件直接在发蓝处理之后、在所述轴承构件冷却至最低温度为50℃之前,被液态的保护介质润湿和/或经过再热处理,该保护介质直至至少200℃时都是稳定的。【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对于滚动轴承在多个应用情况中要求长期的无故障地运行以及滚动轴承较长的使用寿命。这种要求并非一直容易满足。由此在会出现剧烈的或甚至极端负载状况的应用情况中,要求滚动轴承具有突出的和与期待的负载形式一致的材料属性。为了对此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可以在轴承构件的机械制造完成后进行加工处理,借此改善轴承构件的属性。与之相关地,由DE102007061193A1已知轴承构件经过发蓝处理。借助这种发蓝处理加工过的轴承构件已经具备非常好的特性。在轴承构件的进一步优化中因此期望,以这种发蓝处理为基础并且使发蓝处理过的轴承构件经历另一次处理以对其特性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轴承构件的处理方法,其包括轴承构件的发蓝处理,并且通过该发蓝处理进一步改善轴承构件的特性以实现更高的使用寿命的目的。所述技术问题通过一种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解决,其中,轴承构件经过发蓝处理。发蓝处理过的轴承构件经过再热处理,其中轴承构件在一个保持温度下放置一段保持时间,其中,所述保持时间至少为30分钟,并且保持温度低于轴承构件的回火温度3K至100K。轴承构件直接在发蓝处理之后、在轴承构件冷却至最小温度为50°C之前,被液态的保护介质润湿和/或经过再热处理,该保护介质直至至少200°C时都是稳定的。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中,当只是短暂地超出保持温度的范围时,或者当保持时间由多个处于保持温度范围内的部分时间周期组成时,都被认为是遵守保持温度的给定范围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轴承构件在较高使用寿命方面的特性得以改善。如果进行了再热处理,在经发蓝处理的被加热的轴承构件冷却至最低温度之前,一方面可以避免轴承构件的腐蚀,另一方面可以节省用于再一次加热的能量。通过利用液态保护介质的润湿也可以避免轴承构件的腐蚀。此外还具有的优点是,在发蓝处理和再热处理之间不需要进行轴承构件的防腐,从而随后不需要再次清洁防腐剂。保持温度比轴承构件的回火温度低3K到50K。尤其有利的是保持温度最多比回火温度低15K。其中,保持温度应该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达到或甚至超过回火温度。由此在许多设备中保持温度比回火温度低约IOK是最有利的数值。保持温度尤其可以至少为190°C,优选为至少200°C。此外保持温度最高为250°C,尤其最高为230°C,优选最高为220°C。最低温度可以是130°C。可以使用油或乳化液作为液态保护介质。尤其可以使用全合成油。轴承构件可以在被液态的保护介质润湿的状态下进行再热处理。其中可以使用不会在再热处理时在轴承构件的表面上产生残留物的液态保护介质。这具有的优点是,可以在时间上连续地保护轴承构件的表面,而不会导致形成污溃的危险。污溃原理上可以由于保护介质的干燥或预处理介质的干燥而产生。保护介质的连续封闭的膜可以阻止这两种情况。 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变型方案中,轴承构件在用液态的保护介质润湿之前通过脱水液体进行处理。这样可以可靠地去除水残留物。轴承构件可以在发蓝处理和再热处理之间在大于最低温度的温度下被干燥。由此可以降低腐蚀的危险。由此可以在大于80°c,优选90°C的温度下干燥轴承构件。轴承构件可以借助热空气干燥。 该轴承构件为了实施再热处理被送入烘箱中。此外适用例如热风循环烘箱或控温炉。同样存在的可能是,轴承构件为了实施再热处理被浸入控温池中。借助控温池可以实现特别均匀的温度分布,尤其当控温池持续地循环时。该控温池设置有包含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醚的浸池介质。这些物质的特征分别在于较高的沸点和较高的燃点。通常可以使用这样的浸池介质,其沸点大于或等于再热处理的预定的保持温度,并且其燃点大于再热处理的预定的保持温度。轴承构件可以在浸入控温池之前浸入另一池中,该另一池包含有与控温池一致的浸池介质。该另一池可以不用加热或具有低于控温池的温度。使用该另一池具有的优点是,在轴承构件上存在的残留物在浸入控温池之前被清除并且由此避免或至少减少了控温池的污染。在浸入另一池或控温池之前,轴承构件可以通过脱水液体进行处理。由此可以有效地去除可能的水残留物并且降低腐蚀的危险。轴承构件可以在被液态的保护介质润湿之后并且在再热处理之前被冷却至最低温度之下的温度。这种方式虽然破坏了整体的能量平衡,但是可以在制造过程中带来附加的自由度而不会明显提高腐蚀的危险。例如存在这种可能,即再热处理在其他的时间和/或在其他地点进行。该轴承构件可以在再热处理之后被防腐介质润湿。由此构成防腐保护。由此可以在轴承构件的表面温度降低至最低温度以下之前,由防腐介质润湿轴承构件。由此可以特别可靠地实现防腐保护。防腐介质的润湿可以在轴承构件的表面温度降低至防腐介质的燃点之下后实施。在此可以在防腐介质中进行剩余冷却。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借助发蓝处理和磷化处理的组合设备实施。这种设备通常包括热空气干燥器,因为需要对通常具有多孔表面的磷化处理的工件进行干燥。此外可以使用热风循环烘箱或热空气炉,例如使用涂装干燥炉。 轴承构件尤其可以是滚动轴承的内圈、外圈或滚动体。【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图1示出用于处理轴承构件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和图2示出用于处理轴承构件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用于处理轴承构件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对于轴承构件在此例如理解为滚动轴承的内圈或外圈。此外,对于轴承构件是指滚动体。该轴承构件由钢制成,例如由100Cr6、100CrMo7、100CrMo73或100CrMo74类型的钢构成。对轴承构件的机械加工、例如车削、磨削和研磨等在实施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之前已经完成,因此轴承构件以其最终形状实施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轴承构件的其他热处理也可以已经完成,例如淬火和回火。相应的轴承构件具有其终态的硬度。在不是滚动轴承构件的情况中,可以仅对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构件进行较小的尺寸改变,但是通常不会影响其功能方式。如果不作别的说明,对于轴承构件的温度说明则是指其表面温度。对于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核心温度(即轴承构件的内部温度)并不重要,而是主要考虑轴承构件的表面温度。根据工艺流程,轴承构件的核心温度可以低于或高于表面温度。若处于热的状态的轴承构件浸入冷池,则轴承构件的表面温度在浸入之后首先低于核心温度,因为轴承构件从其表面开始冷却。若轴承构件在冷却状态中浸入热池中或送入热炉中,则表面温度在浸入或送入之后首先高于核心温度,因为轴承构件从其表面开始加热。在图1中所示的方法将已知的发蓝处理流程(步骤SI至S5)和随之的具有相对已知的发蓝过程修改过的或附加的步骤S6至Sll的过程流程相组合。所以按照步骤SI至S5的发蓝处理流程以下仅简单描述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处理轴承构件的方法,其中,‑所述轴承构件经过发蓝处理;‑发蓝处理过的轴承构件经过再热处理,其中所述轴承构件在一个保持温度下放置一段保持时间;‑所述保持时间至少为30分钟,‑所述保持温度低于轴承构件的回火温度3K至100K;‑所述轴承构件直接在发蓝处理之后、在所述轴承构件冷却至最低温度为50℃之前,被液态的保护介质润湿和/或经过再热处理,该保护介质直至至少200℃时都是稳定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冯施莱恩茨
申请(专利权)人:SKF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典;S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