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液晶显示板及透明展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27179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1 16:32
一种透明液晶显示板及透明展示装置。首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透明液晶显示板,包括第一光学偏转片,液晶层和第二光学偏转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液晶显示板还包括滤色层,所述滤色层由多个阵列滤色像素区构成,每个滤色像素区由红色子像素区、绿色子像素区和蓝色子像素区组成;并且相同颜色的子像素区不相邻布置。其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包括箱体,光源和内饰板,所述箱体至少一面为透明液晶显示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透明液晶显示板及应用该透明液晶显示板的透明展示装备能够实现大尺寸、宽色域、高对比度、高透明度、高分辨率真彩色成像的透明显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明液晶显示板及透明展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平面显示板及显示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透明液晶显示板及具有透明液晶显示板的透明展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日益发展,各种新型技术不断涌现,透明显示技术因其透明的显示板这一特性及其独特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透明显示技术的核心是透明显示板,透明显示板是一种能够显示图像的透明板,它与传统的双面显示技术不同,双面显示板是一种能够在显示板两侧同时显示图像的显示器件。透明显示板在关闭时,板就仿佛一块透明玻璃;当其工作时,观看者不仅能够观看到在显示板上显示的内容,同时还能透过显示板观看到面板后放置的物体及背景等。透明显示板的这种独特的光学特性决定了其在信息展示领域的广泛用途,尤其是在广告展示、形象展示、实物互动、特殊光学玻璃应用等领域的应用,实现物品展示、影音播放、人机互动等多维传播模式同时进行,更直观形象,更具视觉冲击力。近些年来逐渐发展起各种应用于透明显示的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以及PDP显示器等显示技术以及一些新型的透明显示技术。其中,对于利用液晶显示器实现透明显示的技术,其所制成的非自发光的显示器件,仅利用外界光或者背光源即可实现显示,其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环境要求宽泛、制造及使用成本低廉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透明液晶显示器的基本结构通常如中国专利申请号98801067.4的专利公开的结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由下迷部分枸成:在相向的内面上分别具有电极的2块透明的基板之间封入了液晶的液晶单元,配置于该液晶单元的观看一侧的、吸收具有与易透射轴垂直的方向振动面的线偏振光的吸收式偏振光板;配置到与上述液晶单元的观看一侧相反一侧的、反射具有与易透射轴垂直的方向的振动面的线偏振光的反射式偏振光板;以及配置到上迷吸收式偏振光板的观看一侧或者该吸收式偏振光板与上迷反射式偏振光板之间的滤色片。然而,现有的透明液晶显示器存在诸多技术问题。首先,现有产品中透明液晶显示器中经过多层结构中各层的光吸收,导致光透过率降低、对比度降低,例如,要实现透明液晶显示屏的彩色显示,通常需要使用红、绿、蓝三色滤片,滤色片会吸收光线,而环境光线强度往往较低,这必然造成显示板的透明度降低,若降低滤色强度,虽然能提高透明度,但这也必然导致对比度降低,尽管可以采用增设光学片和导光板能够对环境光线进行补偿,但无疑会增加结构复杂性,明显造成了制作工艺的复杂程度,增加了制造和维护成本,且极易造成显示器成品率降低,同时,该设计容易造成显示板光源干扰环境光源,导致展示的物品识别、展示效果不佳等缺点;其次,现有的透明液晶显示器难以实现大尺寸显示,基本停留在32inch以内,难以满足大型展品展示需求,限制了其在诸多领域中的应用。为提高光透过率,现有技术中主要有以下解决方案:1.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20102064.9、20121036277.3、201310002758.4、201110342918.0的专利均公开了提供了一种增加透明子像素区域的技术方案:透明液晶显示板彩膜基板的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亚像素单元和透明像素单元,TFT阵列基板上对应所述透明像素单元的区域透明,彩膜基板和所述TFT阵列基板之间,对应所述透明像素单元区域设有透明隔垫物,背光模组中对应所述透明像素单元的区域为透明区域,不设有背光模组组件口。尽管其所公开的彩膜基板中各个亚像素单元的排列结构不同,但其基本的设计原理是增加透明亚像素单元,均是在牺牲滤光强度的基础上增加光透过率,然而这无疑增加了彩膜基板的制作难度,并且传统显示器的制备过程中彩膜基板、TFT阵列基板、背光模组等的制备模板,尤其是相应的异形TFT阵列基板的制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曝光用掩模板需要重置、更换,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线的通用性。2.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1017997.3的专利公开了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增加透明子像素区域和带有非偏振化图案的偏光片的技术方案: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板显示单元,所述液晶面板显示单元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夹设于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一偏光片以及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偏光片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一透明基板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上的彩色滤光膜,所述彩色滤光膜包括多个复合像素区域,其中每个复合像素区域包括多个彩色子像素区域以及⼀个透明子像素区,所述第二偏光片包括非偏振化图案,所述非偏振化图案在空间上与所述彩色滤光膜中的透明子像素区域相对应,光经过所述非偏振化图案其偏振态不发生改变。然而,在传统偏光片的生产过程中增加非偏振化图案的加工过程,进一步增加了生产难度和次品率,降低了生产线的通用性。3.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20196846.3、201310006342.X的专利均公开了一种采用圆偏振片代替线偏振片的技术方案:一种透明显示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以垂直排列模式排列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一圆偏光片,附着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第二圆偏光片,附着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圆偏光片包括叠加在一起的第一PVA和第一λ/4板其中,所述第一λ/4板附着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PVA的透过轴方向与所述第一λ/4板的慢轴方向成45°夹角,所述λ为光的波长,所述第二圆偏光片包括叠加在一起的第二PVA和第二λ/4板;其中,所述第二λ/4板附着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PVA的透过轴方向与所述第二λ/4板的慢轴方向成45°夹角。然而,采用这种由PVA和λ/4板形成的圆偏振片增加了一道制作工序,同时,每增加一层结构,必然带来一次光的吸收,即增加了透射光的损失,仍然需要在侧边增加背光源进行补光,其单独使用的增透效果也是十分有限的,并非理想的增透方案。因此,急需提供一种与传统显示器生产线通用性强,并且能够实现大尺寸、宽色域、高对比度、高透明度、高分辨率真彩色成像的透明显示的透明显示板及应用该透明显示板的透明展示装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透明液晶显示板及具有透明液晶显示板的透明展示装置,其具有宽色域、高对比度、高透明度、高分辨率真彩色成像的特点,同时适用于大尺寸透明展示装置的应用。为达到上述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解决方案:首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明液晶显示板,具有第一光学偏转片,液晶层和第二光学偏转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液晶显示板还包括滤色层,所述滤色层由多个阵列滤色像素区构成,每个滤色像素区由红色子像素区、绿色子像素区和蓝色子像素区组成;并且相同颜色的子像素区不相邻布置。进一步的,所述液晶层夹设于第一光学偏转片与第二光学偏转片之间;第一光学偏转片与液晶层接触的表面上依次设置有滤色层和第一透明电极层;第二光学偏转片与液晶层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透明导电层。为进一步提高光透过率,所述第一光学偏转片与第二光学偏转片的偏振方向夹角大于0度小于90度,所述液晶层为单层直列式液晶层。为提高显示效果,更进一步的,所述滤色层光透过率为23~39%;所述滤色层滤色强度为60%~70%,整体表现为50~6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透明液晶显示板及透明展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明液晶显示板,包括第一光学偏转片,液晶层和第二光学偏转片等,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液晶显示板还包括滤色层,所述滤色层由多个阵列滤色像素区构成,每个滤色像素区由红色子像素区、绿色子像素区和蓝色子像素区组成;并且相同颜色的子像素区不相邻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液晶显示板,包括第一光学偏转片,液晶层和第二光学偏转片,所述液晶层夹设于第一光学偏转片与第二光学偏转片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液晶显示板还包括滤色层,所述滤色层由多个阵列滤色像素区构成,每个滤色像素区由红色子像素区、绿色子像素区和蓝色子像素区组成;并且相同颜色的子像素区不相邻布置;第一光学偏转片与液晶层接触的表面上依次设置有滤色层和第一透明电极层;第二光学偏转片与液晶层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光学偏转片与第二光学偏转片的偏振方向夹角为大于等于85度且小于90度,或者大于0度且小于等于5度;所述滤色层光透过率为23~39%;所述滤色层滤色强度为60%~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为单层直列式液晶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明液晶显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的厚度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斯博锐意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