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止回阀,包括阀体、阀门、支撑架、转轴和扭力弹簧。阀体包括壁部和阀孔,阀门设置于阀孔。阀门包括阀门本体和设置在阀门本体上的第一扣合结构。支撑架包括支撑架本体、第二扣合结构和支撑架连接部,第二扣合结构设置于支撑架本体上且与第一扣合结构相扣合固定。支撑架连接部设置于支撑架本体的一侧。转轴穿过支撑架连接部并且支撑架连接部可绕所述转轴转动。转轴的两端固定于阀体的壁部。扭力弹簧套设在转轴上。扭力弹簧包括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第一延伸段弹性抵靠在阀门的阀门本体与所述支撑架的支撑本体之间,第二延伸段弹性抵靠于壁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止回阀压降低,可有效防止加油时过多的汽油残留在阀孔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止回阀,包括阀体、阀门、支撑架、转轴和扭力弹簧。阀体包括壁部和阀孔,阀门设置于阀孔。阀门包括阀门本体和设置在阀门本体上的第一扣合结构。支撑架包括支撑架本体、第二扣合结构和支撑架连接部,第二扣合结构设置于支撑架本体上且与第一扣合结构相扣合固定。支撑架连接部设置于支撑架本体的一侧。转轴穿过支撑架连接部并且支撑架连接部可绕所述转轴转动。转轴的两端固定于阀体的壁部。扭力弹簧套设在转轴上。扭力弹簧包括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第一延伸段弹性抵靠在阀门的阀门本体与所述支撑架的支撑本体之间,第二延伸段弹性抵靠于壁部。本专利技术的止回阀压降低,可有效防止加油时过多的汽油残留在阀孔内。【专利说明】止回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止回阀。
技术介绍
在汽车燃油蒸发系统中,通常利用止回阀确保燃油密封在油箱内,并在加油过程中防止汽油的挥发。一般地,止回阀的一端连接加油管,另一端连接油箱。目前,汽车的止回阀是采用螺旋弹簧直接压紧在阀门上进行密封,螺旋弹簧需要具有强度较大的压缩力才能达到密封效果。然而,上述结构会使得阀门打开所需的力较大(即阀门压降大,汽油需要较大的冲击力才能打开阀门),并且会导致加油时阀门过早关闭,使得部分汽油不能进入油箱,残留在加油管内,最终挥发。此外,当汽车在路边没油,且附近没有加油站,车主需要使用装有汽油的容器(例如瓶子和小油罐)直接倒入加油口内时,由于这些容器不像加油站的加油枪那样有很快的加油速度和很大的加油压力,上述的止回阀的压降较大,使得阀门不容易被打开,很可能导致加油失败;即使阀门被打开,也会由于压降较大使阀门过早关闭,导致加油管内残留较多的汽油,该部分残留的汽油不能进入油箱,直接挥发浪费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阀门压降低,防止加油时过多的汽油残留在阀孔(即加油管)内的止回阀。本专利技术所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止回阀,包括阀体、阀门、支撑架、转轴和扭力弹簧。所述阀体包括壁部和由所述壁部围成的阀孔,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阀孔内。所述阀门包括阀门本体和设置在所述阀门本体上的第一扣合结构。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架本体、第二扣合结构和支撑架连接部,所述第二扣合结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本体上且与所述第一扣合结构相扣合固定。所述支撑架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本体的一侧。所述转轴穿过所述支撑架连接部并且所述支撑架连接部可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转轴的两端固定于所述阀体的壁部。所述扭力弹簧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扭力弹簧包括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弹性抵靠在所述阀门的阀门本体与所述支撑架的支撑本体之间,所述第二延伸段弹性抵靠于所述壁部。优选地,所述第一扣合结构包括阀门扣合芯轴和阀门连接孔,所述阀门扣合芯轴设置于所述阀门本体的中心,所述阀门连接孔设置于所述阀门本体的周边,所述第二扣合结构包括支撑架扣合孔和支撑架连接柱,所述支撑架扣合孔开设在所述支撑架本体的中心且与所述阀门扣合芯轴相扣合固定,所述支撑架连接柱设置在所述支撑架本体的边缘且与所述阀门连接孔相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阀门扣合芯轴包括依次相连的根部、颈部和头部,所述根部和所述颈部为圆柱体,所述头部为圆台,所述根部的外径和所述头部的大端的外径均大于所述颈部的外径,所述根部的外径和所述头部的大端的外径均大于所述支撑架扣合孔的孔径,所述颈部与所述支撑架扣合孔相套合,所述头部穿出所述支撑架扣合孔。优选地,所述阀门连接孔环绕所述阀门扣合芯轴在圆周上等间距设置。优选地,所述支撑架本体还延伸形成有抵靠部,所述抵靠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弹性抵靠。优选地,所述支撑架连接部呈V字形,所述支撑架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自所述支撑架本体延伸形成,所述抵靠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优选地,所述支撑架连接部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阀孔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轴孔中。优选地,所述阀体还包括台阶,所述台阶位于阀孔内且设置在所述壁部上,所述阀门抵靠在所述台阶上。优选地,所述止回阀还包括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设置在所述阀体(10)的台阶与所述阀门之间。优选地,所述阀门本体的圆周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所述密封垫圈的圆周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所述多个第一螺纹孔与所述多个第二螺纹孔一一对应,所述密封垫圈通过多个螺钉分别穿过所述多个第一螺纹孔和所述多个第二螺纹孔固定至所述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止回阀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止回阀通过在支撑架上设置转轴,将扭力弹簧套设在转轴上,并利用第一扣合结构和第二扣合结构使阀门与支撑架固定,使扭力弹簧的第一延伸段弹性抵靠在阀门与支撑架之间,第二延伸段弹性抵靠于所述阀体的壁部上,利用扭力弹簧来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由于扭力弹簧的结构产生的压降较低(一般只有螺旋弹簧的四分之一),因此,使得阀门压降低,加油时只需较小的压力就能完全开启阀门,并且在压力几乎消失时阀门才会关闭,从而有效防止加油时过多的汽油残留在阀孔(即加油管)内,避免浪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止回阀的组合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止回阀的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止回阀的阀门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止回阀的支撑架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止回阀的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止回阀沿图5中A-A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止回阀,包括阀体10、阀门20、支撑架30、转轴40和扭力弹簧50。其中,所述阀体10包括壁部11和由所述壁部11围成的阀孔12。所述阀门20设置于所述阀孔12内。所述阀门20包括阀门本体21和和设置在所述阀门本体21上的第一扣合结构。所述支撑架30包括支撑架本体31、第二扣合结构和支撑架连接部32。所述第二扣合结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本体31上且与所述第一扣合结构相扣合固定。所述支撑架连接部32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本体31的一侧。所述转轴40穿过所述支撑架连接部32并且所述支撑架连接部32可绕所述转轴40转动。所述转轴40的两端固定于所述阀体10的壁部11。所述扭力弹簧50套设在所述转轴40上。所述扭力弹簧50包括第一延伸段51和第二延伸段52,所述第一延伸段51弹性抵靠在所述阀门20的阀门本体21与所述支撑架30的支撑本体31之间,所述第二延伸段52弹性抵靠于所述壁部11。具体地,所述阀体10包括外阀体101和内阀体102,所述外阀体101套合固定在所述内阀体102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内阀体102的一端。所述壁部11由所述内阀体102形成。所述阀孔12为阶梯型通孔。所述阀体10还包括台阶13,所述台阶13位于阀孔12内且设置在所述壁部11上。所述台阶13位于远离所述外阀体101的一端。本实施例中,所述阀体10的横截面为圆环,所述阀孔12为圆孔。所述阀门20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阀孔12。所述阀门20抵靠在所述阀体10的台阶13上。所述阀门本体21为圆环形。所述第一扣合结构包括阀门扣合芯轴22和阀门连接孔23。所述阀门扣合芯轴22设置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止回阀,包括阀体(10)和阀门(20),所述阀体(10)包括壁部(11)和由所述壁部(11)围成的阀孔(12),所述阀门(20)设置于所述阀孔(1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还包括支撑架(30)、转轴(40)和扭力弹簧(50),所述阀门(20)包括阀门本体(21)和设置在所述阀门本体(21)上的第一扣合结构,所述支撑架(30)包括支撑架本体(31)、第二扣合结构和支撑架连接部(32),所述第二扣合结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本体(31)上且与所述第一扣合结构相扣合固定,所述支撑架连接部(32)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本体(31)的一侧,所述转轴(40)穿过所述支撑架连接部(32)并且所述支撑架连接部(32)可绕所述转轴(40)转动,所述转轴(40)的两端固定于所述阀体(10)的壁部(11),所述扭力弹簧(50)套设在所述转轴(40)上,所述扭力弹簧(50)包括第一延伸段(51)和第二延伸段(52),所述第一延伸段(51)弹性抵靠在所述阀门(20)的阀门本体(21)与所述支撑架(30)的支撑本体(31)之间,所述第二延伸段(52)弹性抵靠于所述壁部(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可洋,赵战胜,
申请(专利权)人:斯丹德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