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纵波和转换横波联合反演截距和梯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纵波、转换横波角度域道集,同时获得纵波和横波速度和测井解释结果;对纵波和转换横波角度域道集提取子波获得角度域反射系数剖面,并利用获得的纵波和横波速度求取横纵波速度比剖面;利用推导出的以截距和梯度为参数的转换横波反射系数公式以及纵波反射系数近似式,采用奇异值分解方法进行联合反演,获得截距和梯度;利用测井解释结果对反演出的截距和梯度进行标定建立流体识别模式,对未钻井区进行流体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接收到的多分量地震波场信息,减少了反演过程的多解性,提高了反演过程的稳定性,为油气预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纵波、转换横波角度域道集,同时获得纵波和横波速度和测井解释结果;对纵波和转换横波角度域道集提取子波获得角度域反射系数剖面,并利用获得的纵波和横波速度求取横纵波速度比剖面;利用推导出的以截距和梯度为参数的转换横波反射系数公式以及纵波反射系数近似式,采用奇异值分解方法进行联合反演,获得截距和梯度;利用测井解释结果对反演出的截距和梯度进行标定建立流体识别模式,对未钻井区进行流体检测。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接收到的多分量地震波场信息,减少了反演过程的多解性,提高了反演过程的稳定性,为油气预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具体地,涉及。
技术介绍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mplitude Versus Offet)是通过研究反射振幅随偏移距变化关系来获取速度、密度等岩性参数,进而进行油气储层预测的一项技术。利用Shuey (1985)公式提取相应的截距(P)和梯度(G)或者它们的组合参数可以有效的进行油气识别和流体预测。其中,截距(P)剖面,即直垂入射反射系数剖面,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在近似零炮检距处垂直入射、反射,不会产生转换横波,可视为纵波剖面。梯度(G)剖面与泊松比有关,含有反射界面上下地层岩性变化的信息,截距(P)和梯度(G)是很好的油气指示和流体预测参数。但是,传统提取截距(P)和梯度(G)的方法仅仅依赖于纵波资料,难以克服提取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和提取结果的多解性;另外一个方面,多分量地震资料记录到了丰富的地震波场信息,可以弥补单纯利用纵波方法的不足,减少反演过程的多解性,增加反演结果的稳定性,为油气预测提供可靠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综合利用纵波和转换横波联合提取截距(P)和梯度(G),充分利用接收到的多分量地震波场信息,减少了反演过程的多解性,提高了反演过程的稳定性,为油气预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单独使用纵波资料反演截距(P)和梯度(G)参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纵波和转换横波联合反演截距(P)和梯度(G)的方法;充分利用纵波、转换横波波场信息,在以截距(P)和梯度(G)为参数的纵波反射系数近似式(Shuey,1985)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出了以截距(P)和梯度(G)为参数的转换横波反射系数近似式,利用获得的纵波和转换横波角道集,采用奇异值分解方法进行联合反演,获得截距(P)和梯度(G)。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基于纵波和转换横波联合反演截距和梯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得纵波、转换横波角度域道集,同时获得纵波和横波速度和测井解释结果步骤2:对纵波和转换横波角度域道集提取子波获得角度域反射系数剖面,并利用获得的纵波和横波速度求取横纵波速度比剖面步骤3:利用推导出的以截距⑵和梯度(G)为参数的转换横波反射系数公式以及纵波反射系数近似式,采用奇异值分解方法进行联合反演,获得截距(P)和梯度(G)步骤4:利用测井解释结果对反演出的截距(P)和梯度(G)进行标定建立流体识别模式,对未钻井区进行流体检测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综合利用纵波和转换横波联合提取截距(P)和梯度(G),充分利用接收到的多分量地震波场信息,减少了反演过程的多解性,提高了反演过程的稳定性,为油气预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纵波和转换横波联合提取截距⑵和梯度(G)方法流程图;图2是进行纵波和转换横波联合提取截距⑵和梯度(G)的层状模型数据;图3a是由Zoeppritz方程直接合成的纵波角度域道集(0-38° );图3b是由Zoeppritz方程直接合成的转换横波角度域道集(0-38° );图4a是用最小平方脉冲反褶积原理去掉图3a中纵波角度域道集的子波得到的纵波角度域反射系数;图4b是用最小平方脉冲反褶积原理去掉图3b中转换横波角度域道集的子波得到的转换横波角度域反射系数;图5a是纵波和转换横波联合提取的截距(P)和仅利用纵波提取的截距(P)与截距⑵真实值的比较;图5b是利用纵波和转换横波联合提取的梯度(G)和仅利用纵波提取的梯度(G)与梯度(G)真实值的比较;图6a是由Zc^ppritz方程直接合成的纵波角度域道集(0-38° )并加有25dB背景噪声;图6b是由Zo印pritz方程直接合成的转换横波角度域道集(0-38° )并加有25dB背景噪声;图7a是用最小平方脉冲反褶积原理去掉图6a中纵波角度域道集的子波得到的纵波角度域反射系数;图7b是用最小平方脉冲反褶积原理去掉图6b中转换横波角度域道集的子波得到的转换横波角度域反射系数;图8a在输入角道集中加入随机噪声情况下,纵波和转换横波联合提取的截距(P)和仅利用纵波提取的截距⑵与截距⑵真实值的比较;图Sb在输入角道集中加入随机噪声情况下,利用纵波和转换横波联合提取的梯度(G)和仅利用纵波提取的梯度(G)与梯度(G)真实值的比较。【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基于纵波和转换横波联合反演截距⑵和梯度(G)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获得纵波、转换横波角度域道集,同时获得纵波和横波速度和测井解释结果;具体方法如下:基于野外采集的·地震资料利用地震成像方法提取叠前地震角道集数据;基于野外测井的测井资料获得纵波和横波速度以及测井解释结果;(2)、对纵波、转换横波角度域道集提取子波获得角度域反射系数剖面,并利用获得的纵波和横波速度求取横纵波速度比剖面;具体方法如下:利用叠前地震地质标定方法(慎国强.叠前地震反演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2013)获得纵波和转换横波角道集中的子波,然后采用最小平方脉冲反褶积原理去除纵波、转换横波角度域道集的子波,获得纵波、转换横波角度域反射系数。通过Zc^ppritz方程(参见《地震波理论与方法》,孙成禹,第65页公式3_2_7),利用测井纵波速度、横波速度以及密度参数,可以获得正演的纵波和转换横波井旁角度域地震道,该纵波和转换横波角道集与实际获得的叠前纵波和转换横波角道集对比可以估算实际获得的角道集里面的子波。然后在子波已知情况下采用最小平方脉冲反褶积方法(李振春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第67页)去除纵波、转换横波角度域道集的子波,获得纵波、转换横波角度域反射系数。利用测井资料获得的横波和纵波速度相除获得横纵波速度比剖面。(3)、利用推导出的以截距⑵和梯度(G)为参数的转换横波反射系数公式(公式1.5)以及Shuey (1985)纵波反射系数近似式(公式1.1),采用奇异值分解方法进行联合反演,获得截距(P)和梯度(G);具体方法如下:Shuey (1985)将Aki和Richard(1980)推导的纵波反射系数近似式改写为以截距(P)和梯度(G)为参数的公式:【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得纵波、转换横波角度域道集,同时获得纵波和横波速度和测井解释结果; 步骤2:对纵波和转换横波角度域道集提取子波获得角度域反射系数剖面,并利用获得的纵波和横波速度求取横纵波速度比剖面; 步骤3:利用以截距(P)和梯度(G)为参数的转换横波反射系数公式以及纵波反射系数近似式,采用奇异值分解方法进行联合反演,获得截距(P)和梯度(G); 步骤4:利用测井解释结果对反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纵波和转换横波联合反演截距和梯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得纵波、转换横波角度域道集,同时获得纵波和横波速度和测井解释结果;步骤2:对纵波和转换横波角度域道集提取子波获得角度域反射系数剖面,并利用获得的纵波和横波速度求取横纵波速度比剖面;步骤3:利用以截距(P)和梯度(G)为参数的转换横波反射系数公式以及纵波反射系数近似式,采用奇异值分解方法进行联合反演,获得截距(P)和梯度(G);步骤4:利用测井解释结果对反演出的截距(P)和梯度(G)进行标定建立流体识别模式,对未钻井区进行流体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启振,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