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空气囊检漏试验台,其特征是:设置用于容纳被测气囊的风道,风道的两端分别设置为进风端和出风端;在进风端的端面上呈阵列排布各送风电扇,形成送风端面,各送风电扇的风量大小和启停时间可独立控制;在送风端面朝向风道内的一侧、并且处在风道横断面上设置整流网面;在风道内、位于风道的底部、顶部和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加热器和蒸发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满足对于浮空气囊在空中所处复杂环境的模拟的要求,提高试验台上对于浮空气囊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空气囊检漏试验台,其特征是:设置用于容纳被测气囊的风道,风道的两端分别设置为进风端和出风端;在进风端的端面上呈阵列排布各送风电扇,形成送风端面,各送风电扇的风量大小和启停时间可独立控制;在送风端面朝向风道内的一侧、并且处在风道横断面上设置整流网面;在风道内、位于风道的底部、顶部和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加热器和蒸发器。本专利技术用于满足对于浮空气囊在空中所处复杂环境的模拟的要求,提高试验台上对于浮空气囊检测的准确性。【专利说明】浮空气囊检漏试验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浮空气囊检漏试验台。
技术介绍
浮空器作为一种依靠浮力升空的飞行器,具有成本低、定点滞空时间长、载荷能力大、噪声低、能量消耗小、安全性好、效费比高等独特优势,在交通运输、环境监测、遥感通信、观光旅游、应急救援等诸多民用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和良好的前景。浮空器的浮力来源于浮空气囊的囊体内装有氦气等轻质气体,气囊表面的漏洞将会造成囊体异常的应力集中和气体泄漏,并会极大地影响浮空器的使用寿命。因此,对于气囊在所处环境中可能发生泄漏的情况的检测非常重要。现有技术中,对于浮空气囊的检漏,是在敞开的试验台上以单个风扇送风的形式不能满足对于浮空气囊在空中所处气流、温度等复杂环境的模拟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浮空气囊检漏试验台,以满足对于浮空气囊在空中所处复杂环境的模拟的要求,提高试验台上对于浮空气囊检测的准确性。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浮空气囊检漏试验台的结构特点是:设置用于容纳被测气囊的风道,所述风道的两端分别设置为进风端和出风端;在所述进风端的端面上呈阵列排布各送风电扇,形成送风端面,所述各送风电扇的风量大小和启停时间可独立控制;在所述送风端面朝向风道内的一侧、并且处在风道横断面上设置整流网面;在所述风道内、位于风道的底部、顶部和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蒸发器和加热器。本专利技术浮空气囊检漏试验台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主加热器和辅助加热器,所述蒸发器是采用变频压缩机、并设置制冷剂循环回路的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设置检测单元,包括:在所述风道内、处在风道的底部分别固定设置有风向传感器和流量计,处在风道的不同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根据所述检测单元的各检测信号按设定的要求分别控制各送风电扇、蒸发器、主加热器和辅助加热器的工作状态。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设置风道,并将气囊纳入在风道中进行检测,通过对于风道内的风力和风向进行控制,进而模拟出浮空气囊在空中所处的复杂环境,满足试验要求,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2、本专利技术在风道的进风端呈阵列排布各送风扇,形成送风端面,能更准确地模拟浮空气囊所处的自然环境。3、本专利技术在风道内设置检测单元,并根据检测信号进一步控制送风,并控制风道内温度,实现自动控制。4、本专利技术在风道内不同位置上分别设置蒸发器、主加热器和辅加热器,使风道内温度均匀。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送风端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风道内加热器和蒸发器布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加热板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I风道,2进风端,3出风端,4送风电扇,5整流网面,6风速风向传感器,7流量计,8气囊,9出风口,10进气法兰,11主加热器,12辅加热器,13蒸发器。【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浮空气囊检漏试验台风源发生装置的结构形式是:设置用于容纳被测气囊的风道1,风道I的两端分别设置为进风端2和出风端3,图1中所示为风道的端板为开启状态。图1中示出,在进风端I的端面上呈阵列排布各送风电扇4,形成送风端面,各送风电扇4的风量大小和启停时间可独立控制;在送风端面朝向风道内的一侧、并且处在风道横断面上设置整流网面5,出风端面上设置有出风口 9。为了实现监测和自动控制,在风道内、处在风道的底部分别固定设置有风速风向传感器6和流量计7。具体实施中,可以设置各送风电扇为调频控制,以便分别独立设置各送风电扇的转速,达到浮空气囊在空中所需要的气流的马赫数和雷诺数,真实模拟浮空气囊在空中的环境。图2中所示的送风端面是以十六只呈阵列均布的小风扇构成,构成风道的是3.5mX 3.5mX 3.5m的矩形箱体,设置各送风电扇的功率为60?100W,叶片直径为300mm,两相邻送风电扇的中心距为400_ ;各送风电扇的风力大小可控,并可设置为六个控制等级;整流网面5是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张100目的钢丝网,两张钢网丝之间,以及与送风端面相邻的钢丝网与送风端面之间的间距均为100mm,穿过钢丝网后形成的风是均匀吹向的气囊6,利用风速风向传感器6及流量计7的检测信号计算气流的马赫数和雷诺数。与气囊8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相连的进气法兰10和排气法兰分别在通道的侧部固定焊接,在进行连接之后,直接通过进气法兰和排气法兰实现气囊的进气和排气。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在风道内、位于风道的底部、顶部和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蒸发器13和加热器,其中,加热器包括有主加热器11和辅助加热器12,蒸发器13是采用变频压缩机、并设置制冷剂循环回路的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同时设置检测单元,包括:在风道内、处在风道的底部分别固定设置的风速风向传感器6和流量计7,以及处在风道的不同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根据检测单元的各检测信号按设定的要求分别控制各送风电扇、蒸发器、主加热器和辅助加热器的工作状态。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主加热器11和辅加热器12间隔设置在加热板上,主加热器的功率大于辅加热器,利用相对较大功率的主加热器11实现快速升温,利用相对较低功率的辅加热器12对风道内温度进行准确调节,减小调节过程中的温度波动。由于浮空气囊体积庞大,模拟复杂大气空间的试验台空间较大,本实施例在不同位置上设置大面积蒸发器以及各主加热器、各辅助加热器,可以保证空间中温度均匀以及保证温度的恒定。【权利要求】1.一种浮空气囊检漏试验台,其特征是:设置用于容纳被测气囊(8)的风道(1),所述风道(I)的两端分别设置为进风端和出风端;在所述进风端的端面上呈阵列排布各送风电扇(4),形成送风端面,所述各送风电扇(4)的风量大小和启停时间可独立控制;在所述送风端面朝向风道内的一侧、并且处在风道横断面上设置整流网面(5);在所述风道(I)内、位于风道的底部、顶部和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蒸发器(13)和加热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空气囊检漏试验台,其特征是:所述加热器包括主加热器(11)和辅助加热器(12),所述蒸发器(13)是采用变频压缩机、并设置制冷剂循环回路的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空气囊检漏试验台,其特征是:设置检测单元,包括:在所述风道(I)内、处在风道的底部分别固定设置有风速风向传感器(6)和流量计(7),处在风道的不同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根据所述检测单元的各检测信号按设定的要求分别控制各送风电扇、蒸发器、主加热器和辅助加热器的工作状态。【文档编号】G01M3/02GK103674438SQ201310732856【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专利技术者】朱仁胜, 赵韩, 黄康, 钱立军, 汪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空气囊检漏试验台,其特征是:设置用于容纳被测气囊(8)的风道(1),所述风道(1)的两端分别设置为进风端和出风端;在所述进风端的端面上呈阵列排布各送风电扇(4),形成送风端面,所述各送风电扇(4)的风量大小和启停时间可独立控制;在所述送风端面朝向风道内的一侧、并且处在风道横断面上设置整流网面(5);在所述风道(1)内、位于风道的底部、顶部和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蒸发器(13)和加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仁胜,赵韩,黄康,钱立军,汪洪波,李军鹏,赵红玲,沈健,朱武,彭继友,孙程,张月,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汽车与家电技术及装备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