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营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25656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1 1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野营炉,包括野营炉外筒和设置在所述野营炉外筒内部的且上端与所述野营炉外筒上端固连的燃烧筒,所述燃烧筒和所述野营炉外筒之间具有通风夹层,且所述野营炉外筒和所述燃烧筒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通风夹层相通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且该野营炉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野营炉外筒内壁上的隔热层。该野营炉免了使用人员被野营炉外筒烫伤的情况出现,同时隔热层还能够有效减少燃烧筒通过野营炉外筒向外界散失的热量,对野营炉的燃烧筒起到了很好的保温作用,因而有效提高了野营炉的燃料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野营炉,包括野营炉外筒和设置在所述野营炉外筒内部的且上端与所述野营炉外筒上端固连的燃烧筒,所述燃烧筒和所述野营炉外筒之间具有通风夹层,且所述野营炉外筒和所述燃烧筒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通风夹层相通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且该野营炉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野营炉外筒内壁上的隔热层。该野营炉免了使用人员被野营炉外筒烫伤的情况出现,同时隔热层还能够有效减少燃烧筒通过野营炉外筒向外界散失的热量,对野营炉的燃烧筒起到了很好的保温作用,因而有效提高了野营炉的燃料利用率。【专利说明】一种野营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户外野营旅游装备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野营炉。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户外野营旅游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选择,当人们长时间在户外活动时,无论是用于野餐还是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都不可避免的需要对食物进行熟制加工,针对这种需求,市面上已经出现了野外熟制加工食物用的野营炉。野营炉一般包括野营炉外筒和包覆在野营炉外筒内部的燃烧筒,燃烧筒和野营炉外筒一般是同轴设置,并且燃烧筒的上端和野营炉外筒的上端固连,燃烧筒的底部高于野营炉外筒的底部,并且燃烧筒的直径小于野营炉外筒的直径,从而使得燃烧筒与野营炉外筒之间形成通风夹层,野营炉外筒上设置有与通风夹层相通的第一进风口,所述燃烧筒上设置有与通风夹层相通的第二进风口,燃烧筒是燃料燃烧的场所,虽然目前的野营炉外筒与燃烧筒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燃烧之后,野营炉的外筒也非常容易发烫,这不仅容易导致使用人员的烫伤,同时还使得燃烧筒内很大一部分热量通过野营炉的外筒散失,降低了野营炉的炉火利用率。因此,如何能够避免使用人员被野营炉外筒烫伤,并且能够有效减小燃烧筒的热量散失,提高野营炉的炉火利用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野营炉,以实现在能够避免使用人员被野营炉外筒烫伤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减小燃烧筒的热量损失,提高野营炉的炉火利用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野营炉,包括野营炉外筒和设置在所述野营炉外筒内部的且上端与所述野营炉外筒上端固连的燃烧筒,所述燃烧筒和所述野营炉外筒之间具有通风夹层,且所述野营炉外筒和所述燃烧筒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通风夹层相通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并且该野营炉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野营炉外筒内壁上的隔热层。优选的,在上述野营炉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野营炉外筒与所述燃烧筒之间的绕流筒,所述绕流通的上端与所述燃烧筒和所述野营炉外筒的上端固连,且所述绕流筒将所述通风夹层分隔成为底部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风夹层和第二通风夹层。优选的,在上述野营炉中,所述绕流筒和所述燃烧筒的上端共同连接于一上部安装盘上,所述野营炉外筒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下部安装盘,且所述上部安装盘和所述下部安装盘通过卡配件连接。优选的,在上述野营炉中,所述卡配件包括:沿所述上部安装盘周向设置且向下部延伸的多个弹性卡勾;设置于所述下部安装盘上的可供所述弹性卡勾穿过的卡装口,且所述卡装口的下方还设置有可卡入所述弹性卡勾内的卡筋,所述卡筋与所述弹性卡勾一一对应。优选的,在上述野营炉中,所述燃烧筒的上部呈小端朝上的锥形台,下部为与所述锥形台大端直径一致的圆柱筒。优选的,在上述野营炉中,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野营炉外筒的内部,且与所述野营炉外筒同轴设置的隔热层固定圈,所述隔热层固定圈的直径小于所述野营炉外筒的直径,且所述隔热层固定圈与所述野营炉外筒形成用于容纳所述隔热层的夹层,所述隔热层设置于所述夹层内。优选的,在上述野营炉中,还包括可拆装地设置于所述燃烧筒上端的火头罩,且所述火头罩上设置有与所述燃烧筒的开口相通的填料口。优选的,在上述野营炉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火头罩顶端的扩口,所述扩口的直径大于所述野营炉外筒的直径。优选的,在上述野营炉中,所述隔热层为硅酸铝纤维隔热层。优选的,在上述野营炉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野营炉外筒上,且由所述野营炉外筒的内部向外部凸起的环形加强筋。由于本专利技术中所公开的野营炉在野营炉外筒的内壁上设置了隔热层,该隔热层可以有效阻隔燃烧筒内的热量向野营炉外筒辐射,因而能够保证外筒的温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人手可触摸的温度,从而避免了使用人员被野营炉外筒烫伤的情况出现,同时隔热层还能够有效减少燃烧筒通过野营炉外筒向外界散失的热量,对野营炉的燃烧筒起到了很好的保温作用,因而有效提高了野营炉的燃料利用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野营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野营炉的空气流通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野营炉外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绕流筒和燃烧筒的组合体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下部安装盘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上部安装盘和下部安装盘的卡配示意图。其中,I为排焰口,2为火头罩,3为火头罩通风孔,4为第一进风口,5为第二进风口,6为燃烧筒,7为绕流筒,8为第二通风夹层,9为第一通风夹层,10为隔热层,11为下定位圈,12为环形加强筋,13为隔热层固定圈,14为上定位圈,15为填料口,16为凹槽,17为上部安装盘,18为弹性卡勾,19为下部安装盘,20为卡装口,21为卡筋。【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野营炉,以实现在能够避免使用人员被野营炉外筒烫伤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减小燃烧筒的热量损失,提高野营炉的炉火利用率。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野营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野营炉外筒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野营炉包括野营炉外筒和设置在野营炉外筒内部的燃烧筒6,如图1中所示,燃烧筒6的上端与野营炉外筒的上端固定相连,燃烧筒6与野营炉外筒同轴设置,并且燃烧筒6的直径要小于野营炉外筒的内径,燃烧筒6的底部高于野营炉外筒的底部,因此燃烧筒6和野营炉外筒之间就形成了通风夹层,并且野营炉外筒上设置有与该通风夹层相通的第一进风口 4,燃烧筒6上设置有与该通风夹层相通的第二进风口 5,如图3中所示,本专利技术中所提供的野营炉外筒的内壁上还设置有隔热层10。由于上述实施例中所公开的野营炉在野营炉外筒的内壁上设置了隔热层10,该隔热层10可以有效阻隔燃烧筒6内的热量向野营炉外筒辐射,因而能够保证外筒的温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人手可触摸的温度,从而避免了使用人员被野营炉外筒烫伤的情况出现,同时隔热层10还能够有效减少燃烧筒6通过野营炉外筒向外界散失的热量,对野营炉的燃烧筒6起到了很好的保温作用,因而有效提高了野营炉的燃料利用率。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隔热层10的材料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隔热石棉、隔热岩棉等,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的隔热层10材料优选的为硅酸铝纤维,也就是俗称的陶瓷纤维,陶瓷纤维的重量轻、耐高温、热稳定性好、导热率低并且耐机械振动,是经常需要移动的野营炉外筒隔热层10的理想制作材料。在外界风力较大或者气温较低的情况时,通过第一进风口 4、通风夹层和第二进风口 5所进入到燃烧筒6内的空气的风速较大并且温度较低,这将会对燃烧筒6内正在燃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野营炉,包括野营炉外筒和设置在所述野营炉外筒内部的且上端与所述野营炉外筒上端固连的燃烧筒(6),所述燃烧筒(6)和所述野营炉外筒之间具有通风夹层,且所述野营炉外筒和所述燃烧筒(6)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通风夹层相通的第一进风口(4)和第二进风口(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野营炉外筒内壁上的隔热层(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立维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风伦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