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联轴器,其实现扭矩传递时的联轴器的连结部件的应力减少。联轴器具有:2个固定体(20、20),其分别固定在2个旋转轴(84a、85)上;以及连结部件(30),其向上述固定体插入。各固定体具有:主体部(21),其使旋转轴插入;以及凸条的凸起部(22),其在该主体部的外周以均等间隔排列而形成。各凸起部具有在主体部的全长上形成并从主体部的一端部凸出形成的延伸部(23)。对于各固定体,彼此的凸起部沿周向交替地排列且彼此的主体部以插入至对方侧的各延伸部的内侧的状态连结。连结部件具有配置在各凸起部的间隙中的多个插入部。各插入部的旋转中心线方向的长度与凸起部的全长相等或者大于凸起部的全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联轴器,其实现扭矩传递时的联轴器的连结部件的应力减少。联轴器具有:2个固定体(20、20),其分别固定在2个旋转轴(84a、85)上;以及连结部件(30),其向上述固定体插入。各固定体具有:主体部(21),其使旋转轴插入;以及凸条的凸起部(22),其在该主体部的外周以均等间隔排列而形成。各凸起部具有在主体部的全长上形成并从主体部的一端部凸出形成的延伸部(23)。对于各固定体,彼此的凸起部沿周向交替地排列且彼此的主体部以插入至对方侧的各延伸部的内侧的状态连结。连结部件具有配置在各凸起部的间隙中的多个插入部。各插入部的旋转中心线方向的长度与凸起部的全长相等或者大于凸起部的全长。【专利说明】联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2个旋转轴连结的联轴器。
技术介绍
在将2个旋转轴同心地配置并进行彼此之间的扭矩传递的情况下,利用联轴器进行旋转轴之间的连结。图11是当前广泛普及的联轴器100的分解斜视图。如该图所示,现有的联轴器100具有:轴套110、120,它们分别固定在动力侧的旋转轴和负载侧的旋转轴上;以及连结部件130,其设置在轴套110、120之间,容许动力侧的旋转轴和负载侧的旋转轴的轴心偏移。轴套110、120是大致相同的构造,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111、121,其使动力侧或者负载侧的旋转轴插入;3个凸起部112、122,其从该主体部111、121的一个端面沿该主体部的中心线方向延伸(对于凸起部122中的一个省略图示)。主体部111、121形成沿其半径方向贯穿至内部的螺纹孔llla、121a,利用未图示的无头螺钉,相对于插入至主体部111、121的内侧的动力侧或者负载侧的旋转轴进行固定。3个凸起部112、122在主体部111、121的一端面上沿圆周方向以均等间隔设置。此外,主体部111、121和凸起部112、122由相同的金属材料一体地形成。连结部件130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131和在该主体部131的外周面上朝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的6个凸起部132,它们由橡胶等弹性材料一体地形成。主体部131与轴套110、120相比直径小,可以配置在轴套110、120的各凸起部112、122的内侧。各凸起部132在主体部131的外周面上沿圆周方向以均等间隔设置,在相邻设置的凸起部132之间形成凹部134。另外,对于轴套110和轴套120,在使各自的形成凸起部112、122的端面相对的状态下,使连结部件130插入而进行连结。此时,轴套110的凸起部112和轴套120的凸起部122,以交替地排列的方式插入连结部件130的各凹部134中。如果在动力侧的旋转轴和负载侧的旋转轴之间产生轴心偏移,则在扭矩传递时会产生负载,该负载成为扭矩传递损耗。在联轴器100中,由于成为在轴套110的凸起部112和轴套120的凸起部122之间插入连结部件130的凸起部132的状态,所以即使在因轴心偏移而使各凸起部112、122之间的间隔产生偏差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连结部件130的各凸起部132伸缩而吸收该偏差,减少扭矩传递损耗。如上述所示,联轴器100可以在旋转轴之间实现损耗少的扭矩传递,但由于采用将轴套110、连结部件130、轴套120这3个部件沿旋转轴的中心线方向排列并连结的构造,所以存在下述问题,即,特别容易在中心线方向上产生大型化。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了图12所示的构造的联轴器200。该联轴器200具有:轴套210、220,它们分别固定在动力侧的旋转轴和负载侧的旋转轴上;以及连结部件230,其设置在轴套210、220之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一个轴套210由圆筒状的主体部211和在该主体部211的一个端面上设置的3个凸起部212构成,是与上述的轴套110大致相同的构造。并且,另一个轴套220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221和在该主体部221的外周面上朝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的3个凸起部222。轴套220的主体部221与轴套210相比直径小,可以配置在该轴套210的各凸起部212的内侧。各凸起部222在主体部221的外周面上沿圆周方向以均等间隔设置,其前端部的外径与轴套210的外径相等。另外,另一个轴套220的中心线方向的厚度,与一个轴套210的凸起部212的中心线方向的凸出长度相等,可以将另一个轴套220收容在一个轴套210的3个凸起部212的内侧的区域内。另外,连结部件230具有:6个插入部231,它们配置在一个轴套210的3个凸起部212和另一个轴套220的3个凸起部222的圆周方向的间隙中;以及6个连结部232,它们将相邻配置的插入部231之间连结。连结部232将沿圆周方向排列的插入部231的中心线方向上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交替地连结,由此,使连结部件230环状地一体化。通过该构造,连结部件230形成朝向一个轴套210侧开口的3个凹部233、以及朝向另一个轴套220侧开口的3个凹部234。并且,在将轴套210、220连结时,使轴套210的各凸起部212插入至一个凹部233中,使轴套220的各凸起部222插入至另一个凹部234中。由此,可以在设置连结部件230的同时,在一个轴套210的各凸起部212的内侧区域内收容另一个轴套220。其结果,联轴器200可以在利用连结部件230的各插入部231的弹性减少损耗的同时,从动力侧的旋转轴向负载侧的旋转轴进行扭矩传递。另外,由于另一个轴套220收容在一个轴套210的各凸起部212的内侧区域内,所以可以在其中心线方向上与轴套220的长度相对应而实现小型化。专利文献I =CN2OOMO2O2Y在经由联轴器200将旋转轴之间连结而进行扭矩传递的情况下,旋转时的负载主要在各凸起部212、222的侧面上产生。另一方面,联轴器200为了实现小型化,各凸起部212、222的侧面面积与现有技术相比变小,与此相伴,由凸起部212的侧面和凸起部222的侧面夹持的连结部件230的插入部231的接触面积也变小。其结果,对于连结部件230的插入部231,每个单位面积的负载与现有技术相比变大,因此,存在下述问题,即,为了抑制磨损、老化,而必须由与现有技术相比耐久性优异的聚氨酯弹性体这样高价的材料形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实现联轴器小型化的同时,实现其连结部件的耐久性的提闻ο技术方案I记载的专利技术是一种联轴器,其具有:2个固定体,其分别固定在2个旋转轴上;以及连结部件,其由插入所述2个固定体之间的弹性体构成,该联轴器的特征在于,所述2个固定体分别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其使所述2个旋转轴中所对应的一个插入;以及多个凸起部,其是在该主体部的外周面上沿周向以均等间隔排列而形成,并且沿所述2个旋转轴的旋转中心线方向形成的凸条,所述多个凸起部分别跨越所述主体部的所述旋转中心线方向上的全长而形成,所述多个凸起部分别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部沿旋转中心线方向凸出形成,所述2个固定体在下述状态下连结,即,所述2个固定体的一个凸起部和所述2个固定体的另一个凸起部沿所述周向交替地排列,并且,所述2个固定体的所述一个主体部向所述2个固定体的所述另一个延伸部的内侧插入,并且,所述2个固定体的所述另一个主体部向所述2个固定体的所述一个延伸部的内侧插入的状态,所述连结部件具有多个插入部,它们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轴器,其具有:2个固定体,其分别固定在2个旋转轴上;以及连结部件,其由插入所述2个固定体之间的弹性体构成,该联轴器的特征在于,所述2个固定体分别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其使所述2个旋转轴中所对应的一个插入;以及多个凸起部,其是在该主体部的外周面上沿周向以均等间隔排列而形成,并且沿所述2个旋转轴的旋转中心线方向形成的凸条,所述多个凸起部分别跨越所述主体部的所述旋转中心线方向上的全长而形成,所述多个凸起部分别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部沿旋转中心线方向凸出形成,所述2个固定体在下述状态下连结,即,所述2个固定体的一个凸起部和所述2个固定体的另一个凸起部沿所述周向交替地排列,并且,所述2个固定体的所述一个主体部向所述2个固定体的所述另一个延伸部的内侧插入,并且,所述2个固定体的所述另一个主体部向所述2个固定体的所述一个延伸部的内侧插入的状态,所述连结部件具有多个插入部,它们配置在沿所述周向交替地排列的所述2个固定体的凸起部之间的多个间隙中,所述多个插入部的各自的所述旋转中心线方向的长度,与所述凸起部的各自的所述旋转中心线方向的全长相等或者大于该全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射越悠,
申请(专利权)人:JUK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