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淋雨检查输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检验整车封闭部位的密封性的输送系统,尤其是一种汽车淋雨检查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汽车淋雨检查输送系统一般米用不锈钢板链输送系统,该输送设备存在需润滑维护,整体结构重量过大,易爬行,成本高、安装难度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运行平稳、无需润滑、便于安装维护的汽车淋雨检查输送系统。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汽车淋雨检查输送系统,在输送框架上转动安装有驱动轴与张紧轴,在驱动轴上固定有驱动轮,在张紧轴上固定有张紧轮,在驱动轮与张紧轮之间的输送框架上转动安装有首端辊筒与末端辊筒,首端辊筒靠近驱动轮,末端辊筒靠近张紧轮,在首端辊筒与末端辊筒之间的输送框架上转动安装有中间辊筒,首端辊筒、末端辊筒与中间辊筒的上边缘均高于张紧轮与驱动轮的下边缘所在的平面,在驱动轮与张紧轮上设有板带,板带的返回侧搭在首端辊筒、中间辊筒与末端辊筒上,相邻两个辊筒之间的板带自然垂下;在驱动轴一侧的输送框架上设有主驱动电机与备用驱动电机,驱动轴由主驱动电机驱动,在张紧轴一侧的输送框架上设有主张紧电机与备用张紧电机,张紧轴由主张紧电机驱动,且主驱动电机与主张紧电机的转向相同。所述首端辊筒的轴线距离与其相邻的中间辊筒的轴线之间为120(Tl500mm。所述首端辊筒和与其相邻的中间辊筒之间的板带的悬垂度为200mnT500mm。所述驱动轮的轴线与首端辊筒的轴线之间间隔40(T600mm。所述末端辊筒的轴线与张紧轮的轴线之间间隔40(T600mm。所述板带与驱动轮形成18(T19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淋雨检查输送系统,其特征是:在输送框架(11)上转动安装有驱动轴与张紧轴,在驱动轴上固定有驱动轮(1),在张紧轴上固定有张紧轮(4),在驱动轮(1)与张紧轮(4)之间的输送框架(11)上转动安装有首端辊筒(2)与末端辊筒(3),首端辊筒(2)靠近驱动轮(1),末端辊筒(3)靠近张紧轮(4),在首端辊筒(2)与末端辊筒(3)之间的输送框架(11)上转动安装有中间辊筒(6),首端辊筒(2)、末端辊筒(3)与中间辊筒(6)的上边缘均高于张紧轮(4)与驱动轮(1)的下边缘所在的平面,在驱动轮(1)与张紧轮(4)上设有板带(5),板带(5)的返回侧搭在首端辊筒(2)、中间辊筒(6)与末端辊筒(3)上,相邻两个辊筒之间的板带(5)自然垂下;在驱动轴一侧的输送框架(11)上设有主驱动电机(7)与备用驱动电机(8),驱动轴由主驱动电机(7)驱动,在张紧轴一侧的输送框架(11)上设有主张紧电机(9)与备用张紧电机(10),张紧轴由主张紧电机(9)驱动,且主驱动电机(7)与主张紧电机(9)的转向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淋雨检查输送系统,其特征是:在输送框架(11)上转动安装有驱动轴与张紧轴,在驱动轴上固定有驱动轮(1),在张紧轴上固定有张紧轮(4),在驱动轮(I)与张紧轮(4)之间的输送框架(11)上转动安装有首端辊筒(2 )与末端辊筒(3 ),首端辊筒(2 )靠近驱动轮(1),末端辊筒(3)靠近张紧轮(4),在首端辊筒(2)与末端辊筒(3)之间的输送框架(11)上转动安装有中间辊筒(6 ),首端辊筒(2 )、末端辊筒(3 )与中间辊筒(6 )的上边缘均高于张紧轮(4)与驱动轮(I)的下边缘所在的平面,在驱动轮(I)与张紧轮(4)上设有板带(5 ),板带(5 )的返回侧搭在首端辊筒(2 )、中间辊筒(6 )与末端辊筒(3 )上,相邻两个辊筒之间的板带(5)自然垂下;在驱动轴一侧的输送框架(11)上设有主驱动电机(7)与备用驱动电机(8 ),驱动轴由主驱动电机(7 )驱动,在张紧轴一侧的输送框架(11)上设有主张紧电机(9 )与备用张紧电机(10 ),张紧轴由主张紧电机(9 )驱动,且主驱动电机(7 )与主张紧电机(9)的转向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淋雨检查输送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首端辊筒(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明利,鲍明恵,王善娟,
申请(专利权)人: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