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复合的吸声贴合面料及其制造方法,该吸声贴合面料包括:微孔吸声薄膜层、连接层和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层。其制造方法:将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层和微孔吸声薄膜层放卷,在微孔吸声薄膜层上设置连接层,将微孔吸声薄膜层通过连接层贴合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进行复合,热压,卷起,室温熟成,放卷,裁边分卷,检验,包装。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明显吸收汽车内的各种频率噪音,极大地降低车内噪声值,给人一个宁静的驾驶和乘坐环境,将大大降低由于汽车噪音疲劳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发生。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该新颖面料具有了更有意义的显著的吸音功能,改变了以前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仅有的装饰美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声贴合面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非织造布在汽车上的应用不断增加,非织造布作为一种新型纺织品以其较低的生产成本、优良的性能为自己争得了应有的市场,在很多产业应用领域已完全能代替甚至超过传统的机织物和针织物。在汽车上,非织造布更是能满足不同用途的需要,国外每辆轿车要消耗20m2左右的非织造布,包括衬垫材料、覆盖材料、过滤材料等。并且非织造布在汽车上的应用数量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非织造布每年用于汽车工业的数量近2000万m2,约3万吨,品种规格130多个。我国非织造布在汽车工业的应用量约占全国非织造布总量的20 %。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因其具有良好的延伸性和弹性而广泛应用在汽车座椅、地毯、车顶内饰、门饰、窗帘、安全带、背衬、篷盖布、衬垫材料、覆盖材料、过滤材料等。因其手感柔软、高雅华贵,且纵横向延伸性好,用于座椅套时不仅美观,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是中高档汽车内饰面料的优选材料,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除了具备传统纺织品要求的舒适美观、经济耐用性能外,还在防污、阻燃、抗静电、易清洁、耐日晒等安全环保性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的吸声系数常小于0.2,目前的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不具有吸收汽车行进中产生的噪声问题,汽车内的各种频率噪音,无法提供一个宁静的驾驶和乘坐环境,提高了由于汽车噪音疲劳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发生,所以汽车噪声困扰人们安全行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复合微孔吸声薄膜层将明显吸收汽车内的各种频率噪音,极大地降低车内噪声值,给人一个宁静的驾驶和乘坐环境,将大大降低由于汽车噪音疲劳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发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复合的吸声贴合面料,包括:微孔吸声薄膜层、连接层和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层,所述的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通过连接层贴合所述的微孔吸声薄膜层。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微孔吸声薄膜层为膨体聚四氟乙烯薄膜层或膨体聚四氟乙烯改性薄膜层。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层为聚氨酯胶粘剂粘接层、低熔点塑料热熔微粉熔融熔接层或低密度克重无纺布热熔熔接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复合的吸声贴合面料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层和微孔吸声薄膜层放卷,在微孔吸声薄膜层上设置连接层,将微孔吸声薄膜层通过连接层贴合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进行复合,热压,卷起,室温熟成大于24小时,放卷,裁边分卷,检验,包装。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层和微孔吸声薄膜层在涂布机上放卷,在微孔吸声薄膜层上用涂布机滚轮涂布连接层,然后烘干,将微孔吸声薄膜层上的连接层贴合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进行复合,热压兼干燥,卷起,室温熟成大于24小时,放卷,裁边分卷,检验,包装。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涂布机的车速为8?20m/min,烘干温度为700C?100°C,热压兼干燥温度为80°C?100°C。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层和微孔吸声薄膜层在热合机上放卷,在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层和微孔吸声薄膜层间喷洒或敷设连接层,使微孔吸声薄膜层贴合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进行复合,滚轮热压熔接,卷起,室温熟成大于24小时,放卷,裁边分卷,检验,包装。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热合机的车速8?20m/min,滚轮热压熔接的温度为80°C?270°C,滚轮的车速8?20m/min。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专利技术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复合的吸声贴合面料将明显吸收汽车内的各种频率噪音,极大地降低车内噪声值,给人一个宁静的驾驶和乘坐环境,将大大降低由于汽车噪音疲劳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发生。2、本专利技术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复合的吸声贴合面料的专利技术,使得该新颖面料具有了更有意义的显著的吸音功能,改变了以前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仅有的装饰美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专利技术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复合的吸声贴合面料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复合的吸声贴合面料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膨体聚四氟乙烯薄膜层或膨体聚四氟乙烯改性薄膜层,2、连接层,3、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 一种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复合的吸声贴合面料,包括:膨体聚四氟乙烯薄膜层或膨体聚四氟乙烯改性薄膜层1、连接层2和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层3,所述的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层3的至少一个表面上通过连接层2贴合所述的膨体聚四氟乙烯薄膜层或膨体聚四氟乙烯改性薄膜层I。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连接层2为PU聚氨酯胶粘剂粘接层、低熔点塑料热熔微粉熔融熔接层或低密度克重无纺布热熔熔接层。膨体聚四氟乙烯薄膜层或膨体聚四氟乙烯改性薄膜层I的厚度为lOlOOym,孔隙率为8(T96%,平均异形孔径为0.0f 30 u m,约为水滴的1/5000-1/20000,比水蒸气分子大700倍,膜表面每平方英寸能达到几十亿个向外敞开的微孔,该孔极度细小和不规则的弯曲错层多层排列,材料由表入内有大量的、互相贯通的、向外敞开的微孔,具有多层吸收噪音的功能。膨体聚四氟乙烯薄膜层或膨体聚四氟乙烯改性薄膜层I和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层3复合后,明显吸收汽车内的各种频率噪音,极大地降低车内噪声值。微孔吸声材料吸声机理和频谱特性: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机理是当声波入射到多孔材料时,引起孔隙中的空气振动。由于摩擦和空气的粘滞阻力,使一部分声能转变成热能;此外,孔隙中的空气与孔壁、纤维之间的热传导,也会引起热损失,使声能衰减降低噪音分贝值。尤其是膨体聚四氟乙烯薄膜或膨体聚四氟乙烯改性薄膜的微孔径在0.0f 30 u m,微孔径内空气摩擦和空气的粘滞阻力进一步加大,经多层微孔将声波能量振荡删减,使得噪声波能量更多的转化为热能,使得IOOHf 10000 H z内的噪声明显降低,该材料吸声系数高,从而表现出优异的吸音降噪能力。实施例1:如图1所示, 一种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复合的吸声贴合面料,包括:膨体聚四氟乙烯薄膜层或膨体聚四氟乙烯改性薄膜层1、连接层2和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层3,所述的连接层2为PU聚氨酯胶粘剂粘接层,其制造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层3和膨体聚四氟乙烯薄膜层或膨体聚四氟乙烯改性薄膜层I在涂布机上放卷,所述的涂布机的车速为8~20m/min,在膨体聚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复合的吸声贴合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孔吸声薄膜层、连接层和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层,所述的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通过连接层贴合所述的微孔吸声薄膜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复合的吸声贴合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孔吸声薄膜层、连接层和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层,所述的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通过连接层贴合所述的微孔吸声薄膜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复合的吸声贴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孔吸声薄膜层为膨体聚四氟乙烯薄膜层或膨体聚四氟乙烯改性薄膜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复合的吸声贴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层为PU聚氨酯胶粘剂粘接层、低熔点塑料热熔微粉熔融熔接层或低密度克重无纺布热熔熔接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声贴合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层和微孔吸声薄膜层放卷,在微孔吸声薄膜层上设置连接层,将微孔吸声薄膜层通过连接层贴合汽车内饰用非织造布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进行复合,热压,卷起,室温熟成大于24小时,放卷,裁边分卷,检验,包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汽车内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丁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泛亚微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