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类叠层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1540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酰胺类叠层膜,其特征在于,该叠层膜含有(a)芳香族聚酰胺层、(b)脂肪族聚酰胺层以及(C)芳香族聚酰胺和脂肪族聚酰胺以重量比计为5∶95~20∶80的混合层,并具有(c)层邻接于(a)层和/或(b)层的5层或5层以上的叠层结构,同时,在温度为23℃、相对湿度为50%的条件下用Gelboflex测定仪测定的反复弯曲3000次后的针孔数为5个/497cm↑[2]或5个/497cm↑[2]以下。该叠层膜的脂肪族聚酰胺层和芳香族聚酰胺层的层间不会剥离,并显示出氧气隔离性、耐弯曲针孔性、透明性、耐热性以及强韧性等各物性优异。在该聚酰胺类叠层膜中,至少一层是含有0.01~0.5重量%的受阻酚类抗氧剂聚酰胺类树脂层,上述聚酰胺类树脂层的厚度为总厚度的10%或10%以上且不足80%时,耐热水性或与其他塑料膜的粘接性也优异,可以使用在需要防止由于氧引起的内容物的变质的食品、医疗品以及药品等包装用途等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酰胺类叠层膜,该膜的氧气隔离性、耐弯曲性、透明性、耐热性以及强韧性等或者耐热水性或与其他塑料膜的粘接性优异,并适合由于需要防止由于氧引起的内容物的变质的食品、医疗用品以及药品等的包装用。
技术介绍
以往,由聚酰胺类树脂制成的膜单独地或作为与其他膜的叠层体使用在各种通常的包装用途中。并且,这些膜各自具有优点和缺点,它们可以使用在目的不同的用途上。例如,由脂肪族聚酰胺制成的膜在拉伸强度、耐弯曲性等机械性质上是优异的,但在使用于蒸煮(retort)用途时,在蒸煮中会产生膜的劣化,大多发生袋破裂。因此,提出了含有抗氧剂的构成(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但是,在全体中混合抗氧剂时成本高,如减少其含有率会损害耐热水性。另外,由脂肪族聚酰胺制成的膜虽然拉伸强度、耐弯曲针孔性(flex/pinhole resistance)等机械性质上是优异的,但在氧气隔离性上不能说是充分的。因此,提出了在该脂肪族聚酰胺膜的表面涂布偏氯乙烯类聚合物胶乳,赋予氧气隔离性的偏氯乙烯类树脂涂布膜,并已实用化。但是,上述偏氯乙烯类聚合物树脂涂布膜除具有受到热水处理时产生白浊因而用途被极端限制的缺点之外,还由于在焚烧处置时,产生含氯的化合物,因此成为环境污染的原因。另一方面,作为氧气隔离性良好的膜,提出了由以苯二甲基二胺为构成单元的物质等为代表的芳香族聚酰胺制成的膜。该膜在透明性、耐油性上是优异的,但由于耐弯曲性差,其用途受到限制。因此,为得到同时具有上述脂肪族聚酰胺膜、芳香族聚酰胺膜二者的优点,即,拉伸强度、耐弯曲性以及氧气隔离性都优异这样的性质的膜,提出了将该2种聚酰胺熔融共挤出,通过充气法制造叠层膜的方法(专利文献3),或者在以脂肪族聚酰胺为主成分的层之间,配置以芳香族聚酰胺为主要成分的层的层结构的叠层膜(专利文献4)。另外,为改善耐弯曲性等,提出了许多添加聚酰胺弹性体这样的方法(专利文献5、专利文献6以及专利文献7)。虽然上述叠层膜存在由于由脂肪族聚酰胺制成的层的贡献而提高了耐弯曲性或强韧性,另外,由于由芳香族聚酰胺制成的层的贡献提高了氧气隔离性的倾向,但是并没有显示出同时满足耐弯曲性和氧气隔离性、以及使用中不发生层间剥离的充分的层间粘接强度的水平。另外,再生使用在制造工序中产生的废胶(scrap)时,混合脂肪族聚酰胺和芳香族聚酰胺,有时会分别损害原来的原料的氧隔离性、耐弯曲性等,成为不能发挥本来的功能的叠层膜。即,如果要兼备氧气隔离性和耐弯曲性、强韧性,可以通过在两外层仅配置脂肪族聚酰胺,在中间层配置芳香族聚酰胺来达到目的,但在芳香族聚酰胺层和脂肪族聚酰胺层的边界上容易发生剥离,作为袋子使用中存在容易袋破裂的缺点。因此,通过向脂肪族聚酰胺中混合芳香族聚酰胺或混合了脂肪族聚酰胺和芳香族聚酰胺的废胶,提高层间粘接强度,但是,另一方面,耐弯曲针孔性大幅度降低。上述的专利文献3和专利文献4的叠层膜具有耐热性,可以使用于将包装物放入温度为100℃左右的热水中进行处理的蒸煮食品用包装中。但是,这样的叠层膜在含有氧的空气和温度超过120℃的高温的蒸汽的气体氛围下的高度蒸煮处理中,由于氧化而劣化,存在由于膜本身的强度降低而产生产品的袋破裂的问题。该现象是由于在蒸煮时釜中存在的空气中的氧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氧化聚酰胺并使之劣化。通常在蒸煮处理操作中,为防止产品的袋破裂,通过压缩机进行加压,此时向槽内导入了空气,因此成为氧化劣化的原因。即,已知以芳香族聚酰胺为原料的膜与脂肪族聚酰胺相比较耐受由于氧化而产生的劣化的能力强,但在脂肪族聚酰胺或与脂肪族聚酰胺混合的膜的情况,或者制成与脂肪族聚酰胺膜的叠层膜的情况下,当脂肪族聚酰胺部分曝露于含有空气的高温的蒸汽中时由于氧化而产生劣化从而产生产品的袋破裂。专利文献1专利第2917401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3-313321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昭57-51427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昭56-155762号公报专利文献5特开平6-255054号公报专利文献6特开平8-224844号公报专利文献7特开平11-25461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以往技术中的问题点,提供一种聚酰胺类叠层膜,该聚酰胺类叠层膜没有脂肪族聚酰胺层和芳香族聚酰胺层的层间剥离,氧气隔离性、耐弯曲性、透明性、耐热性以及强韧性等或者耐热水性或与其他塑料膜的粘接性均优异。本专利技术者们为达到上述目的而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制成将由脂肪族聚酰胺和芳香族聚酰胺的特定组成的混合物制成的粘接层邻接于脂肪族聚酰胺层和/或芳香族聚酰胺层的5层或5层以上的叠层结构,可以得到气体隔离性、耐弯曲性以及叠层膜的层间剥离强度得以平衡,且具有优异特性的聚酰胺类叠层膜,另外,在至少任意一层上形成含有受阻酚类抗氧剂的聚酰胺类树脂层,并通过将含有该抗氧剂的层的厚度设定在特定范围,可以得到具有优异的耐热水性以及与其他的塑料膜的粘接性的聚酰胺类叠层膜,于是实现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聚酰胺类叠层膜。(1)一种聚酰胺类叠层膜,其特征在于,该叠层膜含有(a)芳香族聚酰胺层、(b)脂肪族聚酰胺层以及(c)芳香族聚酰胺和脂肪族聚酰胺以重量比计为5∶95~20∶80的混合层,并具有(c)层邻接于(a)层和/或(b)层的5层或5层以上的叠层结构,同时,在温度为23℃、相对湿度为50%的条件下用Gelboflex测定仪测定的反复弯曲3000个循环后的针孔数为5个/497cm2或5个/497cm2以下。(2)按照(1)所述的聚酰胺类叠层膜,该叠层膜含有以(b)层/(c)层/(a)层的顺序叠层的层结构。(3)按照(2)所述的聚酰胺类叠层膜,该叠层膜含有(b)层/(c)层/(a)层/(c)层/(b)层的顺序叠层的层结构。(4)按照(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酰胺类叠层膜,该叠层膜具有组成不同的2层或2层以上的(c)层。(5)按照(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酰胺类叠层膜,其中,上述(a)层含有0.1~10重量%的耐弯曲针孔性改良材料。(6)按照(5)所述的聚酰胺类叠层膜,其中,(c)层和/或(b)层还含有0.1~10重量%的耐弯曲针孔性改良材料。(7)按照(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酰胺类叠层膜,其中,该叠层膜至少在单轴方向以2~8倍的拉伸倍率进行拉伸。(8)按照(7)所述的聚酰胺类叠层膜,其中,该叠层膜在纵横双轴方向分别以2.5~5倍的拉伸倍率进行拉伸。(9)按照(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酰胺类叠层膜,其中,(a)层是含有0~5重量%的脂肪族聚酰胺的芳香族聚酰胺层。(10)按照(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酰胺类叠层膜,其中,(b)层是含有0~5重量%的芳香族聚酰胺的脂肪族聚酰胺层。(11)按照(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酰胺类叠层膜,其中,至少任意一层是含有0.01~0.5重量%的受阻酚类抗氧剂的聚酰胺类树脂层,上述聚酰胺类树脂层的厚度为总厚度的10%或10%以上且不足80%。(12)按照(11)所述的聚酰胺类叠层膜,其中,受阻酚类抗氧剂是选自N,N’-六亚甲基双(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酰胺)、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二乙酯、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以及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酰胺类叠层膜,其特征在于,该叠层膜含有(a)芳香族聚酰胺层、(b)脂肪族聚酰胺层以及(c)芳香族聚酰胺和脂肪族聚酰胺以重量比计为5∶95~20∶80的混合层,并具有(c)层邻接于(a)层和/或(b)层的5层或5层以上的叠层结构,同时,在温度为23℃、相对湿度为50%的条件下用Gelboflex测定仪测定的反复弯曲3000个循环后的针孔数为5个/497cm↑[2]或5个/497cm↑[2]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健次宫下和久秦博司石井和秀杉山政义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