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麻醉剂及浸膏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还涉及含有该浸膏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用水对中药组合物进行了提取和活性研究,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得到的中草药提取物在抗菌,特别是麻醉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草药组合物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这种提取物作为药物的用途。
技术介绍
川乌(RadixAconiti),为毛茛科植物卡氏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的母根。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根、须根及泥沙,晒干。一般于栽培第二年6月中旬采挖,除去地上茎叶,吸取泥沙,将母根与子根分开,母根晒干后称为“川乌”。根呈不规则圆锥形,稍弯曲,顶端常有残莖,中部多向一侧膨大,长2~7.5cm,直径1.2~2.5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有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后的痕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气微,味辛、麻舌。总生物碱含量2.3%,酯1.0%,乌头碱0.3%。主要含乌头碱(acon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tine)、塔技乌头胺(talatisamine)、杰斯乌头胺(jasaconitine)、苯甲酰乌头胺(benzoylaconine)、苯甲酰中乌头胺(benzoyImesaconine)和苯甲酸下乌头胺(benzoylhypaconine)等。这类成分的分子结构中,因8位羟基的乙酰化和14位的羟基芳酰化,因而呈现强烈的毒性,是乌头中的主要毒性成分。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病症。一般炮制后内服。生川乌酊外用能刺激皮肤,继而产生麻木感,故外用作某些神经痛及风湿的镇痛剂。生品内服宜慎。不宜与贝母类、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萎类同用。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多在炮制后用。一般在中药的配方里,川乌的用量多为15-30g。剂量最好不要超过60g.使用的关键是久煎,最好煎煮两个小时以上,可以有效地降低毒性。另外同干姜、甘草同用,也可降低毒性生品内服宜慎。不宜与贝母类、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萎类同用。置通风干燥处,防蛀。草乌,别名五毒根。蓝軏艱花(黑龙江、吉林、辽宁)。Aconitum kusnezoffiiReichb.(A.kusnezoffii var.gibbiferum (Reichb.) Rgl., A.manshuricum Nak., A.wulingense Nak.)-毛莫科Ranunculaceae多年生草本,高70~150cm。块根通常2,偶有3个,倒圆锥形,长2.5~5cm,直径I~1.5cm,外皮黑褐色。茎直立,粗壮。叶互生,具柄,叶片坚纸质,轮廓卵圆形,长6~14cm,宽8~19cm, 3全 裂几达基部,裂片菱形,再作深浅不等的羽状缺刻状分裂,最终裂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先端尖,两面均无毛或上面疏被短毛。花序总状,或有时近窄圆锥花序,花序轴光滑无毛,或偶在花根上部被很稀疏的短毛;花萼蓝紫色,上萼片盔形,高1.5~2.5cm,宽0.9~1.3cm,嘴稍向前平伸,侧萼片倒卵状圆形,稍偏斜,长1.3~1.7cm,下萼片长圆形,长I~1.5cm;蜜叶2,有长爪,距拳卷;雄蕊多数;心皮通常5,罕为3~4,无毛。瞢莢果长1.3~1.6cm。种子多数。花期7~9月,果期8~10月。生于山地、丘陵草坡、林下或林缘。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区。细辛(Asarum sieboldi),又名华细辛。其名兼指植物和药材。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的泛称,是一种带“剧毒”的中草药,常用量药剂内一般不过一钱(3g)。此为《温病派》的观点。《神农本草》说无毒,《经方派》倒是常用药,用量临证调整。多年生草本,有细长芳香的根状茎,先端生叶一二片。花单生叶腋,贴近地面,常紫色,钟形。中国约有35种,习知的如细辛、北细辛等。全草入药(因其地上部分马兜铃酸含量过高,而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故2005版《中国药典》已改为根及根茎入药),性温,味辛,功能温经散寒、化饮、祛风止痛,主治风寒头痛、痰饮咳喘、风湿痹痛、牙痛、鼻渊等症。其它名称小辛,细草,少辛,独叶草,金盆草,山人参。细辛又名细参、烟袋锅花。属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因其根细、味辛,故得名。细辛根茎上生多数细长的根,呈丛状。根茎顶部分歧,每分歧上生2— 3枚鳞片及1一2枚具有长柄的叶;鳞片圆形、膜质,长7—10余晕米,先端纯圆。叶柄长10—23厘米,有短柔毛或无毛;叶片心脏形,长4一8厘米,宽5 —10厘米。花单一,紫红色,由两叶间抽出,花梗在花期长3— 5厘米多,近花被筒处成直角状弯曲,状如烟袋锅。花被裂片为3,三角状广椭圆形,长9毫米,宽11毫米,稍尖,由基部反卷。果为 假浆果,半球形,长10 —15毫米,宽15 — 20毫米,顶端有残存花被,成熟后不裂开,腐烂后不规则破裂。花期5月,果期6月。细辛生于林下腐植层深厚稍阴温处。常见于针阔叶混交林及阔叶林下,密集的灌木丛中,山沟底稍湿润处,林缘或山坡疏林下的温地,吉林东部长白山区、半山区各县有出产。全省年产15万斤左右。细辛全草含挥发油2.65%。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甲基丁香酚、黄樟脑油、优香芹酮、冰片等。细辛性喜湿润阴凉环境,耐严寒,因此以选疏林地、腐殖多、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为宜,或带有轻沙性阴凉湿润的背阴坡栽培为佳。用野生细辛苗、种子、根状茎繁殖。5— 8月采收阴干。全草入药,用为解热、利尿、镇痛、镇静药。治头痛,有发汗、祛痰之效。(由于细辛中含马兜铃酸等毒性成分,05版药典规定细辛改为根及根茎入药)。本专利技术人通过对中草药进行长期开发研究,并结合药理学试验验证发现,通过改进提取和精制工艺,得到的中草药提取物的药理活性明显提高,并发现这种中草药提取物具有新的疗效。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中草药提取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制备中草药提取物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了中草药提取物用于制备抗菌、麻醉的药物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了含有本专利技术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方法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人分别对中草药的不同药用部位进行了研究,对中草药全草、中草药地上部分、叶、种子、茎和根部分别进行了提取和活性研究,本专利技术人发现,中草药的叶、种子、茎和根部分的药学活性是有差别的,抗炎活性以叶提取物为最佳;抗菌活性的强弱顺序是种子〉叶〉茎〉根。本专利技术人从这一发现中得到启示,用中草药的地上部分代替传统使用的中草药全草进行提取,这样既保持和提高了提取浸膏的药学活性,又避免使用中草药的根部。由于中草药是本草植物,不使用其根部,可以避免在采集中草药时将其根部拔起,这样,中草药可以再生,既保护了植物资源,有保护了土地植被,这对保护资源和环境都有重要意义。【具体实施方式】一、提取物制备 本专利技术的中草药提取物是通过下列方法得到的: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规定,以制成品量1000g为单位来计算中草药药材的用量。根据原标准中中草药药材的用量,最终确定制成中药颗粒(含蔗糖)1000g,中药颗粒(无糖型)500g所需中草药药材量为1250g。中药颗粒原质量标准没有明确规定干燥方法。故对干燥方法进行了研究确定。中草药提取物原主要采用烘箱干燥的方式,主要有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麻醉剂浸膏,其特征在于,按质量比1:1:1,取川乌、生草乌、细辛的鲜品或干品用水分1?3次煎煮,每次1?2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浓缩至85℃时的相对密度为1.25~1.5时,得到浸膏,然后经喷雾干燥,得到浸膏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麻醉剂浸膏,其特征在于,按质量比1:1:1,取川乌、生草乌、细辛的鲜品或干品用水分1-3次煎煮,每次1-2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浓缩至85°C时的相对密度为1.25~1.5时,得到浸膏,然后经喷雾干燥,得到浸膏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膏,其特征在于喷雾干燥前加入辅料淀粉。3.根据权利要求1-2之一的浸膏,过滤液浓缩至85°C时的相对密度为1.3~1.4。4.根据权利要求1的浸膏,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