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0798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基部、自基部同向向前延伸的顶壁和底壁、以及形成在顶壁和底壁之间的中央插槽。所述底壁向前延伸超出顶壁。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加强片。所述金属加强片包括固定在基部上的第一加强部以及与第一加强部相连接并固定在底壁上的第二加强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以插接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卡缘连接器作为电连接器的一种,主要用以焊接于一母电路板上,并供一子电路板插接,从而将母电路板与子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种卡缘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固定在绝缘本体两侧以固定子电路板的两个耳扣机构。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用以插接子电路板的中央插槽以及位于中央插槽上下两侧并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所述导电端子设有伸入中央插槽内以连接子电路板的接触部以及延伸出绝缘本体以连接母电路板的焊接部。所述绝缘本体的底壁向前延伸超出顶壁,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两组,其中一组自后向前安装固定至绝缘本体后方,且其接触部靠近顶壁设置;另一组自前向后安装并固定在底壁上。但是,随着电子产品的薄型化及小型化发展,上述卡缘连接器做得越来越薄,从而使得底壁的厚度也逐渐减薄,进而导致底壁强度变弱且容易变形,影响卡缘连接器的性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固的电连接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基部、自基部同向向前延伸的顶壁和底壁、以及形成在顶壁和底壁之间的中央插槽,所述底壁向前延伸超出顶壁,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加强片,所述金属加强片包括固定在基部上的第一加强部以及与第一加强部相连接并固定在底壁上的第二加强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加强片镶埋成型在绝缘本体上,其中第一加强部镶埋在基部内,第二加强部镶埋在底壁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加强部与底壁相平行,并且沿绝缘本体宽度方向延伸贯穿整个所述底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加强部上设有若干上下贯穿的固定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孔的内径自下向上逐渐减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加强部与底壁相平行,所述第一加强部与第二加强部相垂直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若干固定在基部上的第一端子及固定在底壁上的第二端子,所述基部设有若干前后贯穿并与中央插槽相连通的第一端子槽,所述第一加强部设有若干与第一端子槽相连通的让位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子槽呈U型,其包括设置于基部后方并竖直延伸的第一固定槽、以及上下间隔设置并与第一固定槽前后连通的第二固定槽和第三固定槽;所述第一端子也呈U型并固定在第一端子槽中,所述第一端子设有收容在第一固定槽内的第一主体部、自第一主体部上下端分别向前延伸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接触部收容在第二固定槽内并延伸入中央插槽,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在第三固定槽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加强部位于第一固定部的前方及第一接触部的下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壁上设有若干与中央插槽相连通的第二端子槽,所述第二端子设有固定在第二端子槽内的第二固定部、自第二固定部一端延伸入中央插槽内的第二接触部、以及自第二固定部另一端延伸出底壁前端的第二焊接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电连接器通过在绝缘本体上固定设置一金属加强片,其中该金属加强片包括固定在绝缘本体的基部上的第一加强部以及与第一加强部相连接并固定在绝缘本体的底壁上的第二加强部,可有效增强底壁的强度,避免在底壁厚度减小后发生变形,提高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结构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2另一角度的视图;图4是图1中电连接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100用以焊接至一母电路板上(未图示),并供一子电路板(未图示)插接,从而将母电路板与子电路板电性连接。本技术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固定在绝缘本体I上的若干导电端子2、固定在绝缘本体I上的金属加强片3、以及固定在绝缘本体I相对两侧的一对金属扣持件4。请参照图2至图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I设有基部11、自基部11同向向前延伸的顶壁12和底壁13、形成在顶壁12和底壁13之间的中央插槽10、突伸入中央插槽10内的分隔部14、以及自基部11两端向前延伸的一对固持壁15。所述中央插槽10朝前开放,以使子电路板自绝缘本体I前侧插入中央插槽10内。所述分隔部14将中央插槽10分隔成大小不一的左右两部分,从而可防止子电路板反插或误插。所述底壁13向前延伸超出顶壁12。所述基部11设有若干前后贯穿并与中央插槽10相连通的第一端子槽。所述第一端子槽呈U型,其包括设置于基部11后方并竖直延伸的第一固定槽111、以及上下间隔设置并与第一固定槽111前后连通的第二固定槽112和第三固定槽113。所述第二固定槽112和第三固定槽113均呈水平状延伸贯穿基部11。所述底壁13上设有若干与中央插槽10相连通的第二端子槽130。所述第二端子槽130自朝向顶壁12的一侧表面凹陷形成,并沿前后方向延伸。每一所述固持壁15设有一前后贯穿以安装所述金属扣持件4的安装槽151。每一所述金属扣持件4包括固定在安装槽151内的固定部41、自固定部41延伸的基部42、自基部42前端向前倾斜延伸的弹性臂43、自基部42下端弯折并向前水平延伸的水平臂44、以及自水平臂44前端弯折延伸的限制体46。所述弹性臂43前端延伸至限制体46内。所述弹性臂43设有经撕破并向内折弯而成以抵压所述子电路板一侧表面的抵压体431。在本技术中,当退出插入本技术电连接器100时,可通过向外扳动抵压体431以使得弹性臂43向外移动,从而方便子电路板的插入。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若干固定在基部11上的第一端子21及固定在底壁13上的第二端子22。所述第一端子21自绝缘本体I后端向前安装至基部11的第一端子槽内,所述第二端子22自绝缘本体I前侧向后安装至底壁13的第二端子槽130内。所述第一端子21也呈U型,其设有收容在第一固定槽111内的第一主体部211、自第一主体部211上下端分别向前延伸的第一接触部212和第一固定部213、以及自第一主体部211向后延伸的第一焊接部214。所述第一接触部212收容在第二固定槽112内并延伸入中央插槽10,所述第一固定部213固定在第三固定槽113内。所述第一固定部213上形成有与第三固定槽113的内壁相扣持的倒刺。所述第一接触部212的延伸长度大于第一固定部213的延伸长度。所述第二端子22设有固定在第二端子槽130内的第二固定部221、自第二固定部221 —端延伸入中央插槽10内的第二接触部222、以及自第二固定部221另一端延伸出底壁13前端的第二焊接部223。所述金属加强片3镶埋成型在绝缘本体I上,并设有镶埋固定在基部11上的第一加强部31以及与第一加强部31相连接并镶埋固定在底壁13上的第二加强部32。所述金属加强片3整体呈L型,其中所述第二加强部32成平板状,并与底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基部、自基部同向向前延伸的顶壁和底壁、以及形成在顶壁和底壁之间的中央插槽,所述底壁向前延伸超出顶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加强片,所述金属加强片包括固定在基部上的第一加强部以及与第一加强部相连接并固定在底壁上的第二加强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基部、自基部同向向前延伸的顶壁和底壁、以及形成在顶壁和底壁之间的中央插槽,所述底壁向前延伸超出顶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加强片,所述金属加强片包括固定在基部上的第一加强部以及与第一加强部相连接并固定在底壁上的第二加强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加强片镶埋成型在绝缘本体上,其中第一加强部镶埋在基部内,第二加强部镶埋在底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部与底壁相平行,并且沿绝缘本体宽度方向延伸贯穿整个所述底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部上设有若干上下贯穿的固定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的内径自下向上逐渐减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部与底壁相平行,所述第一加强部与第二加强部相垂直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