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开式尾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0447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开式尾门,所述对开式尾门由左尾门和右尾门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尾门开启手柄;右尾门外开手柄、右尾门中锁体、用于控制锁定状态的右尾门锁芯、右尾门锁芯拉杆;多个拉索、多个锁体、多个锁扣;所述右尾门外开手柄和所述右尾门中锁体通过拉索连接,所述右尾门锁芯拉杆连接所述右尾门锁芯和所述右尾门中锁体,所述右尾门中锁体通过所述拉索连接设于右尾门上的锁体;所述左尾门开启手柄设置在左尾门上,所述左尾门开启手柄通过所述拉索连接设于右尾门上的锁体,车身上具有与所述锁体配合的锁扣,所述左尾门上设有左尾门锁扣,所述左尾门锁扣与所述右尾门中锁体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左尾门和右尾门固定紧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较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开式尾门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轻型客车领域,尤其涉及对开式尾门。
技术介绍
轻型客车尾门位于车身后部,具有行驶振动大、横向晃动幅度大的特点,现有的对开式尾门包括左尾门和右尾门,尾门的限位支架与车身上的限位板配合、限位支架与限位板的配合使用不能限制尾门在横向(左右)、纵向(前后)方向的晃动;现有的尾门仅在尾门上设置铰链加强板来增强尾门的整体结构强度。但现有的铰链加强板高度不足,尾门无纵向加强板和横向加强板,导致尾门竖直刚度和横向刚度不足。综上,竖直、横向、纵向方向的限位不足导致尾门锁系统存在晃动磨损,降低限位功能的尾门锁系统和尾门纵向横向刚度不足,加剧了左右尾门的晃动,左右尾门的晃动反过来加剧锁系统的功能失效,锁系统完全失效后左右尾门晃动幅度更大,进而导致尾门系统的失效。因此急需对尾门结构进行结构上的改进以增强尾门的整体抗振,延长尾门及尾门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尾门,其采用锁体和锁扣在左尾门和右尾门上的设置来提高左尾门和右尾门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对开式尾门,所述对开式尾门由左尾门和右尾门组成,其包括:左尾门开启手柄;右尾门外开手柄、右尾门中锁体、用于控制锁定状态的右尾门锁芯、右尾门锁芯拉杆;多个拉索、多个锁体、多个锁扣;所述右尾门外开手柄和所述右尾门中锁体通过拉索连接,所述右尾门锁芯拉杆连接所述右尾门锁芯和所述右尾门中锁体,所述右尾门中锁体通过所述拉索连接设于右尾门上的锁体;所述左尾门开启手柄设置在左尾门上,所述左尾门开启手柄通过所述拉索连接设于右尾门上的锁体,车身上具有与所述锁体配合的锁扣,所述左尾门上设有左尾门锁扣,所述左尾门锁扣与所述右尾门中锁体配合。可选择的,所述左尾门和/或所述右尾门包括:设于尾门铰链处的铰链加强板、与所述铰链加强板相对分布的纵向加强板、横向设置的横向加强板。可选择的,设于左尾门上的锁体个数为两个,两个锁体分别位于左尾门的上部右侧和下部右侧。可选择的,所述右尾门上的锁体位于右尾门的上部左侧。可选择的,所述右尾门和/或所述左尾门上设有限位销盒,所述车身具有与所述限位销配合的限位销。可选择的,所述右尾门包括外板和内板,手柄底座位于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之间,所述右尾门外开手柄通过所述手柄底座固定到所述外板的外侧,所述右尾门还包括手柄加强板,所述手柄加强板位于所述内板和所述手柄底座之间并与所述内板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左尾门和右尾门上采用锁体与车身上的锁扣配合来实现与车门的紧密固定;通过左尾门锁扣和右尾门中锁体实现了左尾门和右尾门之间的紧固,避免了左尾门和右尾门之间的相对运动,提闻了整体的抗振能力。进一步地,尾门采用铰链加强板、锁体加强板、横向加强板形成了受力的综合体,增强了尾门整体的结构强度,使尾门不易发生变形。进一步地,左尾门上的锁体位于上部右侧和下部右侧,使左尾门形成右上、右下两个固定点,对左尾门形成稳固支撑。进一步地,右尾门上的锁体位于右尾门的上左侧,同时,右尾门中锁体与左尾门锁扣配合,上述两锁体与锁扣的配合对右尾门形成了稳固支撑。进一步地,尾门上的限位销与车身上的限位销盒配合形成了限位,增强了车身的稳定性。更进一步地,设于右尾门外开手柄处的手柄加强板,避免了在乘客开启右尾门时因为拉动手柄引起的右尾门外板的外张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对开式尾门的结构示意图(内板、外板、加强板未示出);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锁体与锁扣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定位销与定位销盒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对开式尾门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右尾门的主视图(右尾门外板未示出);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右尾门的主视图(右尾门外板、右尾门内板未示出);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左尾门的主视图(左尾门外板未示出);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左尾门的主视图(左尾门外板、左尾门内板未示出);[0031 ] 附图标记说明:1-左尾门,11-左尾门开启手柄,12-左尾门锁扣,2-右尾门,21-右尾门外开手柄,22-右尾门中锁体,23-右尾门锁芯,24-右尾门锁芯拉杆,25-手柄底座,26-外板,27-内板,3-拉索,4-锁体,5-锁扣,6-限位销,7-限位销盒,81-铰链加强板,82-纵向加强板,83-横向加强板,84-手柄加强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对开式尾门由左尾门I和右尾门2组成,对开式尾门包括:左尾门开启手柄11、右尾门外开手柄21、右尾门中锁体22、用于控制锁定状态的右尾门锁芯23、右尾门锁芯拉杆24、多个拉索3、多个锁体4、多个锁扣5。右尾门外开手柄21和右尾门中锁体22通过拉索3连接,右尾门锁芯拉杆24连接右尾门锁芯23和右尾门中锁体22,右尾门中锁体22通过拉索3连接设于右尾门2上的锁体4 ;左尾门开启手柄21设置在左尾门I上,左尾门开启手柄11通过拉索3连接设于右尾门2上的锁体4,车身上具有与锁体4配合的锁扣5,左尾门2上设有左尾门锁扣12,左尾门锁扣12与右尾门中锁体22配合。车身上的锁扣5与左尾门I及右尾门2上相应的锁体4配合,锁体4能够位于左尾门I或右尾门2的任意合适位置。尾门左右和上下方向的限位不足,尾门晃动无法控制。优选的,设于左尾门I上的锁体4个数为两个,两个锁体4分别位于左尾门I的上部右侧和下部右侧,两个锁体4的位置分布使整个左尾门I被牢固固定。优选的,右尾门2上的锁体4位于右尾门2的上部左侧,使右尾门2被牢固固定,不易发生晃动。尾门能够通过增加加强板来改善尾门整体的强度和刚度,减少晃动,优选的,左尾门I和/或右尾门2包括:设于尾门铰链处的铰链加强板81、与铰链加强板81相对分布的纵向加强板82、横向设置的横向加强板83。对于右尾门2而言,纵向加强板82能够位于锁体连接处。铰链加强板81、纵向加强板82、横向加强板83均位于外板26和内板27之间,并与内板27连接。尾门上可增加其他的限位结构来增强尾门整体的稳定性,优选的,右尾门2和/或左尾门I上设有限位销盒7,车身具有与限位销6配合的限位销6,限位销6与限位销盒7配合,有效的限制了尾门在行驶中的晃动。优选的,右尾门2包括外板26和内板27,手柄底座25位于外板26和内板27之间,右尾门外开手柄21通过手柄底座25固定到外板26的外侧,右尾门2还包括手柄加强板84,手柄加强板84位于内板27和手柄底座25之间并与内板27固定连接。虽然本专利技术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构思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开式尾门,所述对开式尾门由左尾门和右尾门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尾门开启手柄;右尾门外开手柄、右尾门中锁体、用于控制锁定状态的右尾门锁芯、右尾门锁芯拉杆;多个拉索、多个锁体、多个锁扣;所述右尾门外开手柄和所述右尾门中锁体通过拉索连接,所述右尾门锁芯拉杆连接所述右尾门锁芯和所述右尾门中锁体,所述右尾门中锁体通过所述拉索连接设于右尾门上的锁体;所述左尾门开启手柄设置在左尾门上,所述左尾门开启手柄通过所述拉索连接设于右尾门上的锁体,车身上具有与所述锁体配合的锁扣,所述左尾门上设有左尾门锁扣,所述左尾门锁扣与所述右尾门中锁体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开式尾门,所述对开式尾门由左尾门和右尾门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左尾门开启手柄; 右尾门外开手柄、右尾门中锁体、用于控制锁定状态的右尾门锁芯、右尾门锁芯拉杆; 多个拉索、多个锁体、多个锁扣; 所述右尾门外开手柄和所述右尾门中锁体通过拉索连接,所述右尾门锁芯拉杆连接所述右尾门锁芯和所述右尾门中锁体,所述右尾门中锁体通过所述拉索连接设于右尾门上的锁体;所述左尾门开启手柄设置在左尾门上,所述左尾门开启手柄通过所述拉索连接设于右尾门上的锁体,车身上具有与所述锁体配合的锁扣,所述左尾门上设有左尾门锁扣,所述左尾门锁扣与所述右尾门中锁体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开式尾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尾门和/或所述右尾门包括:设于尾门铰链处的铰链加强板、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炳林刘少峰王大鹏赵云聪梅阳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