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洁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量水功能的灌溉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04099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灌区输水建筑物,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量水功能的灌溉终端,其IPC国际专利分类号为E02B13/00。该灌溉剅管系统,包括输水剅管、量水短管、前测压管、后测压管、尾水池和水尺,所述量水短管前端设承插口与所述输水剅管连接,所述量水短管内设有管径由大变小的变管径段,所述前测压管设于所述变管径段前面的量水短管中,所述后测压管设于所述变管径段后面的量水短管中;所述量水短管后端与尾水池连接,所述尾水池出口处的高程与量水短管出水口过水断面的顶部平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灌溉终端造价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可输水,还能直接量测剅管内的过水流量,且量测较准确。(*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量水功能的灌溉终端
本技术涉及一种灌区输水建筑物,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量水功能的灌溉终端,其IPC国际专利分类号为E02B13 / 00。
技术介绍
黄河滩区的农田灌溉中,往往存在大量的小面积灌溉区域,对于这种小面积的灌溉区域,适合采用灌溉到管作为灌溉终端,直接从渠道引水灌溉。对于灌溉到管来说,目前还尚无较理想的量水手段。有的灌区采用水表,但水表造价较高,且维护不方便;另一种替代方法是在到管后的渠道中进行量水,但到管与渠道量水点之间的水量损失无法计量。大型渠道或灌区,可以利用灌溉渠系上的配套水工建筑物,如闸、涵、渡槽、倒虹吸等量水,但对于尺寸、输水量小得多的灌溉到管,目前的量水建筑物,造价相对较高,而且结构形式也不适用。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易于维护、即可输水、又具有量水功能的灌溉终端,是水利灌概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造价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具有量水功能的灌溉终端。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量水功能的灌溉终端,包括输水到管、量水短管、前测压管、后测压管、尾水池和水尺,所述量水短管前端设承插口与所述输水到管连接,所述量水短管内设有管径由大变小的变管径段,所述前测压管设于所述变管径段前面的量水短管中,所述后测压管设于所述变管径段后面的量水短管中;所述量水短管后端与尾水池连接,所述尾水池出口处的高程与量水短管出水口过水断面的顶部平齐;所述水尺设置在所述尾水池侧壁上;所述变管径段尾部的截面圆直径d为所述变管径段首部的截面圆直径的I倍,前测压管到 2变管径段首部的距离为2d,后测压管到变管径段尾部的距离为2cm,变管径段的长度为2d。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的灌溉终端结构简单、巧妙,操作方便,造价低;2、本装置既可输水,还能直接量测到管内的过水流量3、巧妙设置变管径段尾部和首部截面圆直径的比例关系以及前后测压管的位置,使量测较准确。4、使尾水池出口处的高程与量水短管出水口过水断面的顶部平齐,使尾水池内的水流更加平稳,减少对量水短管内水流的影响,等于变相延长了量水短管出水段的长度,使后测压管的水头读数更加准确、稳定,增加了过水流量的量测的准确性,使尾水池做到了一物两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灌溉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灌溉终端的水力学计算示意图。其中,1-输水到管、2-量水短管、3-承插口、4_变管径段、5-前测压管、6_后测压管、7-尾水池,8-输水渠堤身,9-水尺,①断面为前测压管所在过水断面,②断面为后测压管所在过水断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本技术的具有量水功能灌溉终端,包括输水到管1、量水短管2、前测压管5和后测压管6、尾水池7和水尺9。所述量水短管2前端设有承插口 3,所述输水到管I通过所述承插口 3与所述量水短管2连接,所述量水短管2内设有管径由大变小的变管径段4,所述前测压管5设于所述变管径段4前面的量水短管2中,所述后测压管6设于所述变管径段4后面的量水短管2中。所述量水短管2后端与尾水池7连接。所述水尺9设置在所述尾水池7侧壁 上。所述尾水池7出口处的高程与量水短管2出水口过水断面的顶部平齐,这样,使尾水池内的水流更加平稳,减少对量水短管2内的水流的影响,等于变相延长了量水短管2出水段的长度,使后测压管6的水头读数更加准确、稳定,增加了过水流量的量测的准确性,使尾水池7做到了一物两用。本技术的灌溉终端,变管径段4尾部截面圆的直径d为首部截面圆直径的42倍,前测压管5到变管径段4首部的距离为2d,后测压管6到变管径段4尾部的距离为2cm,变管径段4的长度为2d。采用上述的比例和尺寸设置,是技术人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相关试验得到的。这样,一方面可以大大简化与结构相应的数学模型,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施工时更具有操作性。说明:本技术所述的“管径”和“直径”都是指内径。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参见图1,当正常工作时,通过前测压管5和后测压管6分别量取变管径段4前、后的水头,计算出变管径段4前后的水头差H,然后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到管内的过水流量。由于本技术的灌溉到管系统在满管状态下工作,变管径段前、后均被淹没。本系统的过水流量计算方法如下:参见图2,将前测压管5所在过水断面命名为①断面,后测压管6所在过水断面命名为②断面。根据伯努力方程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量水功能的灌溉终端,包括输水剅管(1)、量水短管(2)、前测压管(5)、后测压管(6)、尾水池(7)和水尺(9),所述量水短管(2)前端设承插口(3)与所述输水剅管(1)连接,所述量水短管(2)内设有管径由大变小的变管径段(4),所述前测压管(5)设于所述变管径段(4)前面的量水短管(2)中,所述后测压管(6)设于所述变管径段(4)后面的量水短管(2)中;所述量水短管(2)后端与所述尾水池(7)连接,所述尾水池(7)出口处的高程与量水短管(2)出水口过水断面的顶部平齐;所述水尺(9)设置在所述尾水池(7)的侧壁上;所述变管径段(4)尾部的截面圆直径d为所述变管径段(4)首部的截面圆直径的倍,前测压管(5)到变管径段(4)首部的距离为2d,后测压管(6)到变管径段(4)尾部的距离为2cm,变管径段(4)的长度为2d。FSA0000094614380000011.ti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量水功能的灌溉终端,包括输水到管(I)、量水短管(2)、前测压管(5)、后测压管(6)、尾水池(7)和水尺(9),所述量水短管(2)前端设承插口(3)与所述输水到管(I)连接,所述量水短管⑵内设有管径由大变小的变管径段(4),所述前测压管(5)设于所述变管径段(4)前面的量水短管(2)中,所述后测压管(6)设于所述变管径段(4)后面的量水短管(2)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洁董纪全于文堂于潇霈
申请(专利权)人:陈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