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主轴及具有该主轴的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03941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缝纫机主轴及具有该主轴的缝纫机,该缝纫机包括机壳、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缝纫机主轴、以及分别与所述缝纫机主轴连接的上弯针机构、剪布机构、机针机构、下弯针机构、差动机构和送布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主轴本体上的各控制件顺序与现有的相反,可以适用于反向缝制的缝纫机中,实现了缝纫机反向设置,可以适用于左手灵活的人使用,也可以反向缝制,更加人性化。(*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缝纫机主轴及具有该主轴的缝纫机
本技术涉及缝纫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缝纫机主轴及具有该主轴的缝纫机。
技术介绍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由于其存在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等优点,缝纫机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工业生产中。现有技术的缝纫机中,一般是缝纫机主轴分别通过连接件与差动机构、送布机构、下弯针机构、机针机构、剪布机构和上弯针机构连接并控制其动作,缝纫机主轴包括主轴本体、以及从左向右依次设置于主轴本体上的差动控制件、送布控制件、下弯针控制件、机针控制件、剪布控制件和上弯针控制件,传统缝纫机只适合右手灵活的人,而对于习惯左手的人来说,传统缝纫机就十分的不便,另一方面,传统缝纫机只能单向缝制,缝制结束后再反过来缝制,这样操作繁琐,且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缝纫机主轴及具有该主轴的缝纫机。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缝纫机主轴,包括主轴本体、以及从左向右依次设置于所述主轴本体上的上弯针控制件、剪布控制件、机针控制件、下弯针控制件、差动控制件和送布控制件。进一步的,所述上弯针控制件、剪布控制件、机针控制件、下弯针控制件、差动控制件和送布控制件分别为球状结构或多面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上弯针控制件与主轴本体轴心的偏心距为7.5?8.5mm,所述剪布控制件与主轴本体轴心的偏心距为2.5?3.5mm,所述机针控制件与主轴本体轴心的偏心距为7?8mm,所述下弯针控制件与主轴本体轴心的偏心距为6?6.5mm,所述差动控制件与主轴本体轴心的偏心距为I?2mm,所述送布控制件与主轴本体轴心的偏心距为0.1?Imm0进一步的,所述上弯针控制件与主轴本体轴向逆时针夹角95?105° ,所述剪布控制件与主轴本体轴向逆时针夹角50?60°,所述机针控制件与主轴本体轴向顺时针夹角100?115°,所述下弯针控制件与主轴本体轴向逆时针夹角60?70°,所述差动控制件与主轴本体轴向平行,所述送布控制件与主轴本体轴向顺时针夹角130?140°。进一步的,包括机壳、缝纫机主轴、上弯针机构、剪布机构、机针机构、下弯针机构、差动机构和送布机构,所述缝纫机主轴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上弯针机构与缝纫机主轴的上弯针控制件连接,所述剪布机构与缝纫机主轴的剪布控制件连接,所述机针机构与缝纫机主轴的机针控制件连接,所述下弯针机构与缝纫机主轴的下弯针控制件连接,所述差动机构与缝纫机主轴的差动控制件连接,所述送布机构与缝纫机主轴的送布控制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弯针机构包括上弯针轴、第一上弯针连接件、第二上弯针连接件和上弯针,所述上弯针轴设置于所述机壳内并通过第一上弯针连接件与所述上弯针控制件连接,所述上弯针轴还通过第二上弯针连接件与所述上弯针连接,所述上弯针设置于所述机壳外侧左端。进一步的,所述剪布机构包括上刀架轴、上刀组件、上刀连接件和下刀组件,所述上刀架轴设置于所述机壳内并通过上刀连接件与所述剪布控制件连接,所述上刀组件设置于所述上刀架轴上,所述下刀组件与所述上刀组件竖直对应设置并设置于所述机壳右端下方。进一步的,所述机针机构包括上轴、第一机针连接件、第二机针连接件和机针,所述上轴设置于所述机壳内并通过第一机针连接件与所述机针控制件连接,所述上轴还通过第二机针连接件与所述机针连接,所述机针设置于所述机壳右端下方。进一步的,所述下弯针机构包括下弯针轴、第一下弯针连接件、第二下弯针连接件和下弯针,所述下弯针轴设置于所述机壳内并通过第一下弯针连接件与所述下弯针控制件连接,所述下弯针轴还通过第二下弯针连接件与所述下弯针连接,所述下弯针设置于所述机针下方。进一步的,所述送布机构包括送布轴、送布连接件、针矩调节组件和送布齿组件,所述送布轴设置于所述机壳内并通过针矩调节组件与所述送布控制件连接,所述送布齿组件通过送布连接件分别与所述送布轴、差动控制件连接,所述送布齿组件设置于所述机针下方;所述差动机构包括偏心轴和设置于所述偏心轴上的差动齿组件,所述差动齿组件通过送布连接件分别与所述送布轴、差动控制件连接,所述差动齿组件设置于所述机针下方。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中主轴本体上的各控制件顺序与现有的相反,可以适用于反向缝制的缝纫机中,实现了缝纫机反向设置,可以适用于左手灵活的人使用,也可以反向缝制,更加人性化;本技术缝纫机的上弯针设置于机壳外侧左端,机针设置于机壳右端下方,与现有技术的缝纫机相反,可以适用于左手灵活的人使用,并且可以实现缝纫机的反向缝制,更加方便。【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缝纫机主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A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B向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C-C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图1中D-D向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图1中E-E向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图1中F-F向剖视图。其中:1、主轴本体,2、上弯针控制件,3、剪布控制件,4、机针控制件,5、下弯针控制件,6、差动控制件,7、送布控制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7所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缝纫机主轴,包括主轴本体1、以及从左向右依次设置于主轴本体I上的球状结构的上弯针控制件2、剪布控制件3、机针控制件4、下弯针控制件5、差动控制件6和送布控制件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中主轴本体I上的各控制件顺序与现有的相反,可以适用于反向缝制的缝纫机中,实现了缝纫机反向设置,可以适用于左手灵活的人使用,也可以反向缝制,更加人性化。本实施方式中的上弯针控制件2、剪布控制件3、机针控制件4、下弯针控制件5、差动控制件6和送布控制件7也可以为八面体结构,具体不作限定。本技术中上弯针控制件2与主轴本体I轴心的偏心距为7.5?8.5mm,剪布控制件3与主轴本体I轴心的偏心距为2.5?3.5mm,机针控制件4与主轴本体I轴心的偏心距为7?8mm,下弯针控制件5与主轴本体I轴心的偏心距为6?6.5mm,差动控制件6与主轴本体I轴心的偏心距为I?2mm,送布控制件7与主轴本体I轴心的偏心距为0.1?Imm,本实施方式优选上弯针控制件2与主轴本体I轴心的偏心距为8mm,剪布控制件3与主轴本体I轴心的偏心距为3mm,机针控制件4与主轴本体I轴心的偏心距为7.5mm,下弯针控制件5与主轴本体I轴心的偏心距为6.2mm,差动控制件6与主轴本体I轴心的偏心距为1.7mm,送布控制件7与主轴本体I轴心的偏心距为0.4mm。本技术中上弯针控制件2与主轴本体I轴向逆时针夹角95?105°,剪布控制件3与主轴本体I轴向逆时针夹角50?60°,机针控制件4与主轴本体I轴向顺时针夹角100?115°,下弯针控制件5与主轴本体I轴向逆时针夹角60?70°,差动控制件6与主轴本体I轴向平行,送布控制件7与主轴本体I轴向顺时针夹角130?140°,本实施方式优选上弯针控制件2与主轴本体I轴向逆时针夹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主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本体、以及从左向右依次设置于所述主轴本体上的上弯针控制件、剪布控制件、机针控制件、下弯针控制件、差动控制件和送布控制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纫机主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本体、以及从左向右依次设置于所述主轴本体上的上弯针控制件、剪布控制件、机针控制件、下弯针控制件、差动控制件和送布控制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弯针控制件、剪布控制件、机针控制件、下弯针控制件、差动控制件和送布控制件分别为球状结构或多面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弯针控制件与主轴本体轴心的偏心距为7.5~8.5mm,所述剪布控制件与主轴本体轴心的偏心距为2.5~3.5mm,所述机针控制件与主轴本体轴心的偏心距为7~8mm,所述下弯针控制件与主轴本体轴心的偏心距为6~6.5mm,所述差动控制件与主轴本体轴心的偏心距为I~2mm,所述送布控制件与主轴本体轴心的偏心距为0.1~1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弯针控制件与主轴本体轴向逆时针夹角95~105°,所述剪布控制件与主轴本体轴向逆时针夹角50~60°,所述机针控制件与主轴本体轴向顺时针夹角100~115°,所述下弯针控制件与主轴本体轴向逆时针夹角60~70° ,所述差动控制件与主轴本体轴向平行,所述送布控制件与主轴本体轴向顺时针夹角130~140°。5.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缝纫机主轴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缝纫机主轴、上弯针机构、剪布机构、机针机构、下弯针机构、差动机构和送布机构,所述缝纫机主轴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上弯针机构与缝纫机主轴的上弯针控制件连接,所述剪布机构与缝纫机主轴的剪布控制件连接,所述机针机构与缝纫机主轴的机针控制件连接,所述下弯针机构与缝纫机主轴的下弯针控制件连接,所述差动机构与缝纫机主轴的差动控制件连接,所述送布机构与缝纫机主轴的送布控制件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缝纫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航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巨康缝制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