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氨水回收处理系统,结构包括:氨吸收冷却器、稀氨水贮槽、稀氨水输送泵和电厂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吸收冷却器、稀氨水贮槽、稀氨水输送泵和电厂烟气脱硫系统通过管道依次相连接;所述氨吸收冷却器连接有氮气供应管道、冷却水供应管道及富含氨气的脱盐水供应管道;所述氨吸收冷却器内部设置有凹凸面结构和喷淋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廉、能耗降低且氨水利用率高,系统增设有多处散热结构和喷淋结构,提升系统安全性,系统终端与电厂烟气脱硫系统连接,提升废氨水利用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电厂硫化物的排放。(*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氨水回收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氨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废氨水回收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化工企业尿素及三胺类产品合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氨水,主要包括:①来自氨回收工艺产生的废氨水;@尿素合成过程中含有废弃氨气的低压放空气;③尿素合成过程产生的废弃稀氨水;?三胺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稀氨水。这些废氨水的直接排放不仅会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而且会对人类自身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因此对废氨水进行有效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很多废氨水处理系统不能对尿素及三胺类产品合成过程产生的废氨水进行有效处理;即便涉及能够对废氨水进行处理的系统,其同样存在不能对稀氨水进行回收利用,处理条件苛刻等缺陷,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廉、能耗降低且氨水利用率高的废氨水回收处理系统,解决化工企业尿素及三胺类产品合成过程中废氨水污染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废氨水回收处理系统,结构包括:氨吸收冷却器(T4)、稀氨水贮槽(T3)、稀氨水输送泵(T1)和电厂烟气脱硫系统(T2),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吸收冷却器(T4)、稀氨水贮槽(T3)、稀氨水输送泵(T1)和电厂烟气脱硫系统(T2)通过管道依次相连接;所述氨吸收冷却器(T4)连接有氮气供应管道(E5)、冷却水供应管道(E6)及富含氨气的脱盐水供应管道(E7);所述氨吸收冷却器(T4)内部设置有凹凸面结构(C1)和喷淋结构(C2)。进一步,所述氨吸收冷却器(T4)底部连接有三胺生产工艺的废稀氨水输送管道(E1)、氨回收工艺的废氨水输送管道(E2)、尿素合成工艺中含有废氨气的空放空气输送管道(E3)和尿素生产工艺的废氨水输送管道(E4)。进一步,所述氨吸收冷却器(T4)顶部设置有散热孔(P1)。进一步,所述稀氨水贮槽(T3)顶部设置有散热孔(P2)。本技术涉及废氨水回收处理系统,系统主体由氨吸收冷却器(T4)、稀氨水贮槽(T3)和稀氨水输送泵(T1)构成,有益效果体现在于:1、本技术涉及的废氨水回收处理系统,氨吸收冷却器(T4)和稀氨水贮槽(T3)为不锈钢材料制备的密闭结构,系统前端直接与废氨水输入管El、E2、E3及E4相连接,构成封闭系统,降低氨气外泄,减少环境污染。2、本技术涉及的氨吸收冷却器(T4)内部设置有凹凸面结构(C1)和喷淋结构(C2),有助于氨气在氨吸收冷却器(T4)内均匀分布,提升系统的正常运行。3、本技术涉及的氨吸收冷却器(T4)连接有氮气供应管道(E5)和冷却水供应管道(E6),同时氨吸收冷却器(T4)和稀氨水贮槽(T3)顶部设置有散热孔(P1)和散热孔(P2),有助于氨气溶解过程中产生热量的及时释放,提升系统的安全性。4、本技术涉及的废氨水回收处理系统,其终端连接有电厂烟气脱硫系统(T2),尿素及三胺类产品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废氨水经该系统处理后,用于电厂脱硫,提升了废氨水的利用率,同时避免了电厂硫化物的过量排放。5、本技术涉及的废氨水回收处理系统,其前端连接有富含氨气的脱氨水供应管道(E7),当系统中没有废氨水输入时,系统与富含氨气的脱盐水供应管道(E7)连通,将已储备的氨水供应至电厂烟气脱硫系统(T2),同样可以达到脱硫目的,提升系统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废氨水回收处理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附图1所示,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氨水回收处理系统,结构包括:氨吸收冷却器(T4)、稀氨水贮槽(T3)、稀氨水输送泵(T1)和电厂烟气脱硫系统(T2),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吸收冷却器(T4)、稀氨水贮槽(T3)、稀氨水输送泵(T1)和电厂烟气脱硫系统(T2)通过管道依次相连接;所述氨吸收冷却器(T4)连接有氮气供应管道(E5)、冷却水供应管道(E6)及富含氨气的脱盐水供应管道(E7);所述氨吸收冷却器(T4)内部设置有凹凸面结构(C1)和喷淋结构(C2)。所述氨吸收冷却器(T4)底部连接有三胺生产工艺的废稀氨水输送管道(E1)、氨回收工艺的废氨水输送管道(E2)、尿素合成工艺中含有废氨气的空放空气输送管道(E3)和尿素生产工艺的废氨水输送管道(E4)。所述氨吸收冷却器(T4)顶部设置有散热孔(P1)。所述稀氨水贮槽(T3)顶部设置有散热孔(P2)。采用本技术进行废氨水回收处理时,将来自氨回收工艺产生的废氨水、尿素合成过程中含有废弃氨气的低压放空气、尿素合成过程产生的废弃稀氨水和三胺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稀氨水,由生产车间直接通过对应的管道E1、E2、E3和E4进入氨吸收冷却器(T4),废氨水中的重金属及部分难溶物在废水收集槽(TK100)和稀氨水贮槽(T3)中得以过滤和沉淀,沉淀后的废氨水进入稀氨水贮槽(T3 )后,由稀氨水输送泵(T1)输送至电厂烟气脱硫系统(T2)中,回收处理后的氨水在电厂烟气脱硫系统(T2)中得以利用,同时,将电厂产生的硫化物还原为硫酸及硫酸盐,得以再次利用。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①本技术涉及的废氨水回收处理系统,氨吸收冷却器(T4)和稀氨水贮槽(T3)为不锈钢材料制备的密闭结构,系统前端直接与废氨水输入管El、E2、E3及E4相连接,构成封闭系统,降低氨气外泄,减少环境污染。②本技术涉及的氨吸收冷却器(T4)内部设置有凹凸面结构(C1)和喷淋结构(C2),有助于氨气在氨吸收冷却器(T4)内均匀分布,提升系统的正常运行。③本技术涉及的氨吸收冷却器(T4)连接有氮气供应管道(E5)和冷却水供应管道(E6),同时氨吸收冷却器(T4)和稀氨水贮槽(Τ3)顶部设置有散热孔(Ρ1)和散热孔(Ρ2),有助于氨气溶解过程中产生热量的及时释放,提升系统的安全性。t本技术涉及的废氨水回收处理系统,其终端连接有电厂烟气脱硫系统(T2),尿素及三胺类产品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废氨水经该系统处理后,用于电厂脱硫,提升了废氨水的利用率,同时避免了电厂硫化物的过量排放。⑤本技术涉及的废氨水回收处理系统,其前端连接有富含氨气的脱氨水供应管道(E7),当系统中没有废氨水输入时,系统与富含氨气的脱盐水供应管道(E7)连通,将已储备的氨水供应至电厂烟气脱硫系统(T2),同样可以达到脱硫目的,提升系统的利用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氨水回收处理系统,结构包括:氨吸收冷却器(T4)、稀氨水贮槽(T3)、稀氨水输送泵(T1)和电厂烟气脱硫系统(T2),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吸收冷却器(T4)、稀氨水贮槽(T3)、稀氨水输送泵(T1)和电厂烟气脱硫系统(T2)通过管道依次相连接;所述氨吸收冷却器(T4)连接有氮气供应管道(E5)、冷却水供应管道(E6)及富含氨气的脱盐水供应管道(E7);所述氨吸收冷却器(T4)内部设置有凹凸面结构(C1)和喷淋结构(C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氨水回收处理系统,结构包括:氨吸收冷却器(T4)、稀氨水贮槽(T3)、稀氨水输送泵(T1)和电厂烟气脱硫系统(T2),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吸收冷却器(T4)、稀氨水贮槽(T3)、稀氨水输送泵(T1)和电厂烟气脱硫系统(T2)通过管道依次相连接;所述氨吸收冷却器(T4)连接有氮气供应管道(E5)、冷却水供应管道(E6)及富含氨气的脱盐水供应管道(E7);所述氨吸收冷却器(T4)内部设置有凹凸面结构(C1)和喷淋结构(C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忠良,万鸿,李传江,林华勇,先中国,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