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袋/输液瓶与输液导管的固定贴结构,包括胶贴本体,该胶贴本体的一面为粘贴面,另一面为非粘贴面;胶贴本体包括沿其轴向一体相接的第一胶贴片和第二胶贴片,且第二胶贴片分设为左胶贴片和右胶贴片,供左胶贴片和右胶贴片通过交叉并配合第一胶贴片将输液导管粘固于输液袋/输液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对输液袋/输液瓶与输液导管之间进行固定,避免输液过程中,因输液导管发生意外脱离而造成药液浪费并影响治疗效果,以及输液导管被污染而需重新更换的不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袋/输液瓶与输液导管的固定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输液袋/输液瓶与输液导管的固定贴结构。
技术介绍
输液袋/输液瓶与输液导管是临床使用最为广泛和普通的医用设备之一,但目前仍存在以下不足,且长期未能得到解决:输液导管的一端针头插入输液袋/输液瓶的出液接头后,输液导管的针头与输液袋/输液瓶的出液接头之间未能紧固连接,导致输液导管极易被拉扯掉或者碰掉,进而导致输液袋或输液瓶中的药液流出而造成药液浪费并影响治疗效果;另外,输液导管脱落后,如被污染则要重新更换,而若在当时没有新的输液导管可更换,则将给患者带来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输液袋/输液瓶与输液导管的固定贴结构,它能够对输液袋/输液瓶与输液导管之间进行固定,避免输液过程中,因输液导管发生意外脱离而造成药液浪费并影响治疗效果,以及输液导管被污染而需重新更换的不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液袋/输液瓶与输液导管的固定贴结构,包括胶贴本体,该胶贴本体的一面为粘贴面,另一面为非粘贴面;胶贴本体包括沿其轴向一体相接的第一胶贴片和第二胶贴片,且第二胶贴片分设为左胶贴片和右胶贴片,供左胶贴片和右胶贴片通过交叉并配合第一胶贴片将输液导管粘固于输液袋/输液瓶。还包括胶纸,所述胶贴本体的粘贴面贴附于该胶纸。所述胶贴本体呈长条形,所述胶纸包括依次与所述胶贴本体的第一胶贴片、左胶贴片和右胶贴片相适配的第一胶纸片、左胶纸片和右胶纸片。所述第一胶贴片端部的粘贴面、所述左胶贴片端部的粘贴面和所述右胶贴片端部的粘贴面全部或部分向内翻折,形成未贴附于所述胶纸的非粘贴面。所述第一胶贴片端部的两面、所述左胶贴片端部的两面和所述右胶贴片端部的两面全部或部分为非粘贴面。所述第一胶纸片的外端、所述左胶纸片的外端和所述右胶纸片的外端全部或部分沿其轴向向外延伸一未贴附有所述胶贴本体的第二胶纸片。所述第二胶纸片呈三角形、方形或伞形。所述第一胶贴片的末端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翼片,所述胶纸对应设有用于与所述胶贴本体的两第一翼片相贴合的两第二翼片。所述胶贴本体的长度为8厘米,宽度为2厘米。本技术的一种输液袋/输液瓶与输液导管的固定贴结构,使用时,先将胶贴本体的第一胶贴片贴附于输液袋或输液瓶的出液接头的侧壁上,再将胶贴本体的左胶贴片和右胶贴片分别绕过出液接头底面,并相互交叉,将输液导管的一端针头夹紧和粘固于出液针头,最后,将胶贴本体的左胶贴片和右胶贴片分别贴附于出液接头的另一侧的侧壁,以此完成输液导管与输液袋或输液瓶的固定过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采用胶贴本体,且胶贴本体包括第一胶贴片、左胶贴片和右胶贴片,左胶贴片和右胶贴片通过交叉并配合第一胶贴片将输液导管粘固于输液袋/输液瓶,使得本技术固定牢靠,能够避免输液过程中输液导管发生意外脱离,造成药液浪费并影响治疗效果,以及输液导管被污染而需重新更换的不便;2.由于采用胶纸对胶贴本体进行保护,使得本技术的胶贴本体便于使用、携带和储藏;3、本技术还具有操作方便、材料来源广、制作工艺简单、经济实用等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输液袋/输液瓶与输液导管的固定贴结构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本技术的胶贴本体与胶纸的分离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本技术的应用状态示意图一;图4是实施例一本技术的应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5是实施例二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三本技术的胶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四本技术的胶纸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五本技术的胶贴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六本技术的胶纸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请参见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输液袋/输液瓶与输液导管的固定贴结构,包括胶贴本体1,该胶贴本体I的一面为粘贴面,另一面为非粘贴面。胶贴本体的长度为8厘米,宽度为2里面,该胶贴本体I包括沿其轴向一体相接的第一胶贴片11和第二胶贴片,且第一胶贴片11和第二胶贴片的长度分别为4厘米;第二胶贴片又分成宽度各为I厘米的左胶贴片12和右胶贴片13,供左胶贴片12和右胶贴片13通过交叉并配合第一胶贴片11将输液导管粘固于输液袋/输液瓶。作为一种优选,本技术还包括胶纸2,上述胶贴本体I的粘贴面贴附于该胶纸2,利用该胶纸2对胶贴本体I进行保护,并使胶贴本体I方便携带,当然,为了使胶贴本体I方便携带,还可以采用将数张的胶贴本体I依次相互贴附,而只将首张的胶贴本体I贴附于胶纸2或其他类似产品上,如此,使用时,只需依次将贴附于最外端的胶贴本体I揭下即可。上述胶贴本体I呈长条形,胶纸2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与该胶贴本体I的长度和宽度相等,且胶纸2包括依次与胶贴本体I的第一胶贴片11、左胶贴片12和右胶贴片13相适配的第一胶纸片21、左胶纸片22和右胶纸片23。当然,胶纸2也可以是一整片结构。本技术的一种输液袋/输液瓶与输液导管的固定贴结构,本实施例一与输液袋3为例说明其使用方法,使用前,如图2所示,先将胶纸的第一胶贴片11、左胶贴片12和右胶贴片13分别揭去,使胶贴本体I的粘贴面露出来。使用时,如图3、图4所示,使输液导管4 一端的针头插入输液袋3的出液接头5后,先将胶贴本体I的第一胶贴片11的端部朝上,并贴附于输液袋的出液接头5的侧壁上,再将胶贴本体I的左胶贴片12和右胶贴片13分别绕过出液接头5底面,并相互交叉,将输液导管4的一端针头夹紧和粘固于出液接头5,最后,将胶贴本体I的左胶贴片12和右胶贴片13分别贴附于出液接头5的另一侧的侧壁,以此完成输液导管4与输液袋3的固定过程。输液袋3与输液导管4相互粘固后,两者保持相对固定,不容易发生脱离现象。当需要更换输液袋3时,只需先将胶贴本体I的左胶贴片12和右胶贴片13揭开,将输液导管4的一端针头拔出输液袋的出液接头5,待换上新的输液袋后,再采用一片的新的胶贴本体进行粘固,或者将上一次使用过的胶贴本体揭下,并重复使用一次。本技术的一种输液袋/输液瓶与输液导管的固定贴结构,适用于任意一种输液袋或输液瓶的出液接头和任意一种输液导管的针头;其胶贴本体的材料来源广泛,制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便于临床使用,使用效果安全可靠、无菌。实施例二:请参见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输液袋/输液瓶与输液导管的固定贴结构,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其胶贴本体I的第一胶贴片11的两侧(优选为第一胶贴片11的端部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翼片14,对应的,胶纸2的第一胶纸片24的端部两侧也设有用于与胶贴本体I的两第一翼片14相贴合的两第二翼片24。该实施例二中,在胶贴本体I的第一胶贴片11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翼片14,可以使第一胶贴片11与输液袋或输液瓶的出液接头粘接更加牢固。实施例三:请参见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输液袋/输液瓶与输液导管的固定贴结构,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其胶贴本体I的左胶贴片12端部的粘贴面和右胶贴片13端部的粘贴面分别向内翻折,形成未贴附于胶纸2的非粘贴面15。如此,该胶贴本体I的左胶贴片12和右胶贴片13的端部分别相对胶纸2呈翘起状态,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液袋/输液瓶与输液导管的固定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胶贴本体,该胶贴本体的一面为粘贴面,另一面为非粘贴面;胶贴本体包括沿其轴向一体相接的第一胶贴片和第二胶贴片,且第二胶贴片分设为左胶贴片和右胶贴片,供左胶贴片和右胶贴片通过交叉并配合第一胶贴片将输液导管粘固于输液袋/输液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袋/输液瓶与输液导管的固定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胶贴本体,该胶贴本体的一面为粘贴面,另一面为非粘贴面;胶贴本体包括沿其轴向一体相接的第一胶贴片和第二胶贴片,且第二胶贴片分设为左胶贴片和右胶贴片,供左胶贴片和右胶贴片通过交叉并配合第一胶贴片将输液导管粘固于输液袋/输液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袋/输液瓶与输液导管的固定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胶纸,所述胶贴本体的粘贴面贴附于该胶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袋/输液瓶与输液导管的固定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贴本体呈长条形,所述胶纸包括依次与所述胶贴本体的第一胶贴片、左胶贴片和右胶贴片相适配的第一胶纸片、左胶纸片和右胶纸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袋/输液瓶与输液导管的固定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贴片端部的粘贴面、所述左胶贴片端部的粘贴面和所述右胶贴片端部的粘贴面全部或部分向内翻折,形成未贴附于所述胶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平侠,李孟杰,沈七襄,黄莺,
申请(专利权)人:沈七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