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乌龙茶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99428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2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乌龙茶发酵装置,包括:壳体、抽湿装置、温度调节装置、推车,所述壳体上装有抽湿装置和温度调节装置,推车置于壳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乌龙茶发酵时间长、品质不稳定和出茶率低的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乌龙茶发酵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具体是指一种乌龙茶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乌龙茶,亦称青茶,属于半发酵茶。形成乌龙茶的优异品质,首先是选择优良品种茶树鲜叶作原料,严格掌握采摘标准;其次是极其精细的制作工艺,在乌龙茶的制作工艺中,把控茶的品质主要因素是发酵工艺,这与绿茶的加工不同,加工乌龙茶的原料,因产地气候、地理条件、品种、茶叶采摘的季节不同而所有不同,本技术应用现代恒温恒湿工艺进行乌龙茶做青发酵,解 决了传统工艺“看天做茶”的技术难题,使夏暑天亦能制出好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乌龙茶发酵时间短、品质高、出茶率高的发酵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乌龙茶发酵装置,包括:壳体、抽湿装置、温度调节装置、推车和换气扇,所述壳体上装有抽湿装置、温度调节装置和换气扇,推车置于壳体内。所述推车由托架、支架和车轮组成,所述支架底部装有车轮,托架末端与支架相连。所述抽湿装置的抽湿口穿过壳体置于装置外。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的温度调节口穿过壳体置于装置外。所述壳体的高度为3.5m至4m。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采用了封闭的壳体,避免了传统发酵过程出现的污染;在壳体内加装了抽湿装置,可迅速吸收被蒸发出来的水份,降低了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使茶青失水快,从而保证了茶叶的发酵时间和质量;还增设温度调节装置,解决了在阴天或下雨时没有太阳的情况下不间断的工作,提高了出茶率;排气扇的开启,可以置换房内的空气,补充发酵所需的氧气,从而提高乌龙茶品质,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推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壳体2抽湿装置21抽湿口3温度调节装置 31温度调节口4推车41托架42支架43车轮5换气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和图2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乌龙茶发酵装置包括:壳体1、抽湿装置2、温度调节装置3、推车4、换气扇5,壳体I上装有抽湿装置2、温度调节装置3和换气扇5,推车4置于壳体I内;推车4由托架41、支架42和车轮43组成,支架42底部装有车轮43用来方便移动推车,托架41末端与支架42相连;抽湿装置2的抽湿口 21穿过壳体I置于装置外;温度调节装置3的温度调节口 31穿过壳体I置于装置外;壳体I的高度为3.5m至4m。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需发酵的乌龙茶放入推车内,开启抽湿装置、温度调节装置,将温度设置18°C -22°C,相对湿度设置55-65%,工作时间为12-15小时,抽湿装置将被蒸发出来的水份迅速吸出,温度调节装置提供乌龙茶发酵所需的适宜温度,同时换气扇的开启,可以置换房内的空气,补充发酵所需的氧气,从而保证了乌龙茶发酵的质量和出茶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乌龙茶发酵装置,包括:壳体、抽湿装置、温度调节装置、推车和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装有抽湿装置、温度调节装置和换气扇,推车置于壳体内;所述推车由托架、支架和车轮组成,所述支架底部装有车轮,托架末端与支架相连;所述抽湿装置的抽湿口穿过壳体置于装置外;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的温度调节口穿过壳体置于装置外;所述壳体的高度为3.5m至4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乌龙茶发酵装置,包括:壳体、抽湿装置、温度调节装置、推车和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装有抽湿装置、温度调节装置和换气扇,推车置于壳体内;所述推车由托架、支架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福茂
申请(专利权)人:廉江市劳福茂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