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98751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2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在太阳能电池板(16)上的直流转交流逆变器(14)与延伸到交流电网的交流电力电缆(12)之间形成交流电力连接的电连接器组件(8)以及引线组件(88),该电连接器组件(8)包括逆变器上的三触点式插座(52)和电缆上的三触点式电连接器(10),该引线组件(88)在电缆中的导线(96、94)与电缆一侧上的接触件(148、142)之间形成电连接。该电连接器可以以两种位置中的任何一种位置连接到插座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太阳能电池板上的直流转交流(DC-to-AC)逆变器与延伸到交流电网的交流电力电缆之间形成交流电力连接的电连接器组件和一种用于此类电缆连接器的引线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光伏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电力。大量的电池板被布置成场或者阵列的形式。电力电缆将电池板的输出端连接至电网。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直流电力。直流转交流逆变器安装在每个电池板上以将直流电力输出转换为交流电。电连接器组件在逆变器中的交流输出接触件与连接至电网的三线交流电力电缆的导线之间形成三个电连接。该电连接器组件包括与逆变器上的接线插座可拆卸地接合的低构形电缆电连接器。该电缆连接器包括与电缆中的三根导线形成电连接并且将这三根导线连接至三个间隔开的插针的内部模块,这三个插针在沿着电缆间隔开的三个接触筒体中沿着电缆连接器的一侧延伸。接触筒体围绕插针并且延伸到逆变器中的三个间隔开的凹部中,使得插针接合逆变器中的输出端。电缆连接器任一端上的位于低水平面的锁卡件延伸到逆变器中位于接线插座的该端的的锁卡凹部中,以形成将电缆连接器保持在插座上的可拆卸的锁卡连接。锁卡部件位于筒体下方,以降低电缆连接器的高度。锁卡部件一体地模制在电缆连接器中并且包括刚性的X形支撑件以及接合插座上的锁卡表面的反向弯曲的锁卡臂部。每个支撑件上的肋部均能够防止支撑锁卡臂部的过度弯曲。电缆连接器包括一体的引线组件,该引线组件具有连接在电缆导线上并且跨过导线延伸到插针的金属引线。电缆中的电力传输导线沿电缆的长度延伸并且不横向变形,以形成与沿电缆连接器的长度而间隔开的插针的连接。电缆连接器上的三个插针沿电缆的长度间隔开并且可以以两种位置中的任一种位置连接至逆变器上的接线插座,以便于根据逆变器的位置进行电缆的布线。【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若干以阵列形式排列的太阳能电池板,电池板上具有连接至交流电力电缆的直流转交流逆变器;图2是电连接器组件和释放工具的透视图;图3是电缆连接器的前侧透视图;图4是逆变器上的接线插座的透视图;图5是释放工具的透视图;图6是穿过接线插座截取的竖直剖视图;图7是穿过直角接线端子与逆变器主体之间的界面截取的水平剖视图;图8是局部剖开的电连接器组件的俯视图;图9是穿过组件且示出了插座与电缆连接器的锁卡接合的水平剖视图;图10是电缆连接器的分解图;图11是电力电缆上的引线框架组件的俯视图;图12是电力电缆上的引线框架组件的仰视图;图13是引线框架组件的局部底侧透视图;图14、图15和图16是示出了组件的电缆连接器的后侧透视图;图17是沿图14的线17-17截取的剖视图;以及图18是沿图16的线18-18截取的竖直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件8沿三线交流电力电缆12间隔开。电缆将光伏太阳能电池板16产生的交流电流输送到交流电网。每个组件8均包括电缆12上的电连接器10和构成交流转直流逆变器14的一部分的接线插座(有时也被称为电连接器)52。逆变器14安装在电池板16上。每个组件8均在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板16上的逆变器14的输出接触件与电缆中的三根导线之间形成电连接。输出接触件容纳在逆变器上的接线插座52中。电池板16所产生的直流电力被逆变器14转换成三相交流电力,并且从连接器10中的插座52流至电缆12中的导线并通过电缆流至电网的配电点。电缆连接器10包括细长中空塑料主体或壳体18以及盖件20,该壳体具有敞开的背部,该盖件20封闭壳体的敞开背部。壳体18具有远离盖件20的平坦的前表面22。矩形的前突起部24从前表面22向外延伸至前向表面26。三个中空的接触筒体28从前向表面26向外延伸并且沿前向表面26的长度而间隔开。三肋式弹性密封垫圈30围绕每个筒体28。前突起部24位于表面22的中央。一体式塑料锁卡部件32在前突起部24的端壁40的两侧从表面22向外延伸。每个锁卡部件32均包括从表面22向外延伸至整圆的端部36的X形臂部支撑件34以及平直且具有弹性的锁卡臂部38。臂部38从端部36以一定角度朝向表面22并接近壁部40地向内延伸。锁卡表面42位于臂部38的邻近表面22的内侧自由端上。锁卡部件32是塑料壳体18的一体成型部分。锁卡部件32设计成在刚性地一体连接在连接器壳体18上的同时具有弹性的锁卡臂部38。前突起部24的大且平坦的上下表面27使锁卡部件32的扭转载荷最小化。支撑件34包括从表面22延伸到端部36的平坦肋部46。平坦肋部46具有与臂部38相同的宽度并且与壁部40平行。垂直肋部48在平坦肋部46的远离臂部38的侧面的中央处从表面22延伸到端部36。垂直肋部48具有向内倾斜的引导表面44。较窄的垂直肋部50在平坦肋部46的朝向臂部38的侧面的中央处从表面22延伸到距端部36 —半的高度处。肋部46、48和50为臂部38形成了强有力的交叉形支撑件。在连接器10与逆变器14上的插座52进行锁卡接合的期间及在解锁期间,肋部50允许臂部38向内进行有限的弯曲。肋部50防止臂部38的过度弯曲并防止臂部38受到损伤。如图4所示,接线插座52是逆变器14的一部分并且具有细长的矩形塑料主体54,塑料主体54具有细长的矩形中央突起凹部56和两个相似的端部锁卡凹部58。在凹部56的底部开有三个圆筒形开口 60,以在连接器10与插座52接合时接纳接触筒体28。位于中央凹部56的内壁上且位于每个开口 60的一侧的引导肋部62将筒体引导到开口中。锁卡凹部58和/或中央凹部56包括底板57,以保护太阳能电池板免遭连接器打开期间插入物体的意外损坏。如图6所示,逆变器14包括内部电路板80。直角接线端子82在插座52处安装在电路板80的边缘上。接线端子82中的三个直角接触件83连接至电路板80上的电力输出引线,并且具有用于接合组件8上的插针的输出接触件84。每个接触件84均位于开口 60的中央。图7是穿过直角接线端子82的竖直前表面170与逆变器主体上的竖直内表面172之间的界面在插座52处的水平剖视图。逆变器主体上的竖直三角形肋部174向表面172的内部延伸并且紧贴地安装在接线端子82中的竖直凹槽176中。在插座52的组装过程中,将直角接线端子牢固地安装在电路板80上,并且将接线端子和电路板宽松地定位在逆变器14的内部。然后,在将肋部174配合到凹槽176中的情况下使接线端子上的表面170接合逆变器表面172,使得肋部174安装在凹槽176中。肋部与凹槽之间的接合使接线端子横向地定位在接线插座上,使得输出接触件84恰当地位于开口 60的中央,即在电缆连接器10插入逆变器时与插针相接合的位置。在将直角接线端子恰当地横向定位在接线插座中之后,一般通过螺钉紧固件将电路板80固定到逆变器主体上,以保持电路板和直角接线端子的恰当定位。肋部和凹槽位于两个筒体28之间。如图9所示,为容纳锁卡部件32,锁卡凹部58在插座52中延伸到比中央凹部56更深的位置。锁卡部件32从表面22向外延伸比前突起部24的高度更大的距离。表面22上的锁卡部件32在前向表面26之下的位置将筒体28和锁卡部件32的端部定位在距表面22上方大约相同的距离处。锁卡部件32具有足够的高度以允许臂部38挠曲。凹进的表面22允许锁卡部件32增加的高度增加了臂部38的长度和弹性并且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8),包括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10、52),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10)包括第一模制塑料主体(18)和位于所述第一主体(18)上的多个第一电接触件(136、142、148),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52)包括第二模制塑料主体(54)和位于所述第二主体(54)上的多个第二电接触件(84),当所述两个连接器部件(10、52)接合时,所述多个第一和第二电接触件(136、142、148;84)成对地彼此接合,所述第一主体(18)包括锁卡部件(32),所述锁卡部件(32)具有:臂部支撑件(34),其朝所述第二主体(54)延伸,所述臂部支撑件(34)具有与所述第一主体(18)间隔开的外端部(36)和从所述外端部(36)向内朝所述第一主体(18)延伸到自由端的弹性臂部(38);第一肋部(46);第二肋部(48),其位于所述支撑件(34)的远离所述臂部(38)的侧面上且垂直于所述第一肋部(46);以及窄的肋部(50),其位于所述支撑件(34)的邻近所述臂部(38)的侧面上,从而使得所述臂部支撑件(34)具有大致x形的形状,所述锁卡臂部(38)在所述臂部支撑件(34)的所述外端部(36)处与所述第一肋部(46)结合;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52)限定了具有口部的锁卡凹部(58)、在所述口部处向内延伸的突起部(65)、以及背对所述口部的锁卡表面(42),所述锁卡凹部(58)对准所述锁卡部件(32),由此,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10、52)移动到一起以在各对第一和第二接触件(136、142、148;84)之间形成电连接期间,所述锁卡部件(32)移动到所述凹部(58)中,所述锁卡臂部(38)与所述突起部(65)接合并跨过所述突起部(65),然后回弹到所述凹部中以使得所述臂部(38)的所述自由端与所述锁卡表面(42)形成锁卡接合,从而将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10、52)保持在一起,并且所述窄的肋部(50)防止所述臂部(38)的过度弯曲。...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6.07 US 61/494,004;2011.12.06 US 13/311,690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8),包括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10、52),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10)包括第一模制塑料主体(18)和位于所述第一主体(18)上的多个第一电接触件(136、142、148),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52)包括第二模制塑料主体(54)和位于所述第二主体(54)上的多个第二电接触件(84),当所述两个连接器部件(10、52)接合时,所述多个第一和第二电接触件(136、142、148 ;84)成对地彼此接合,所述第一主体(18)包括锁卡部件(32),所述锁卡部件(32)具有:臂部支撑件(34),其朝所述第二主体(54)延伸,所述臂部支撑件(34)具有与所述第一主体(18)间隔开的外端部(36)和从所述外端部(36)向内朝所述第一主体(18)延伸到自由端的弹性臂部(38);第一肋部(46);第二肋部(48),其位于所述支撑件(34)的远离所述臂部(38)的侧面上且垂直于所述第一肋部(46);以及窄的肋部(50),其位于所述支撑件(34)的邻近所述臂部(38)的侧面上,从而使得所述臂部支撑件(34)具有大致X形的形状,所述锁卡臂部(38)在所述臂部支撑件(34)的所述外端部(36)处与所述第一肋部(46)结合;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52)限定了具有口部的锁卡凹部(58)、在所述口部处向内延伸的突起部(65 )、以及背对所述口部的锁卡表面(42 ),所述锁卡凹部(58)对准所述锁卡部件(32),由此,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10、52)移动到一起以在各对第一和第二接触件(136、142、148 ;84)之间形成电连接期间,所述锁卡部件(32)移动到所述凹部(58)中,所述锁卡臂部(38)与所述突起部(65)接合并跨过所述突起部(65),然后回弹到所述凹部中以使得所述臂部(38)的所述自由端与所述锁卡表面(42)形成锁卡接合,从而将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10、52)保持在一起,并且所述窄的肋部(50)防止所述臂部(38)的过度弯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8),其中,所述窄的肋部(50)与所述突起部(65)之间在所述凹部(58)的口部处的距离大于所述锁卡臂部(38)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件(8),包括所述第二主体(54)中的位于所述臂部(38)上方的锁卡释放开口(68),其中,能够穿过所述开口(68)插入释放部件(70),以使所述释放部件(70)接合所述臂部(38)并且使所述臂部(38)以远离所述突起部(65)的方式弯曲。4.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组件(8),其中,所述突起部(65)的外端是整圆的。5.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组件(8),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的主体(18)包括位于所述锁卡部件(32)的一侧的突起部和从所述突起部向外延伸的第一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主体(54)包括邻近所述锁卡凹部(58)的突起凹部(56),并且所述第二接触件(84)邻近所述突起凹部(56),其中,当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10、52)接合时,突起部(24)置于所述突起凹部(56)中,并且所述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彼此接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8),其中,所述第二主体(54)中的所述突起凹部(50)包括辅助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10、52)之间的接合的引导肋部(62)。7.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组件(8),包括所述第二主体(54)中的电路板(80)、所述电路板(80)上的直角接线端子(82)、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主体(54)与所述直角接线端子(82)之间的对准装置(174、176),所述直角接线端子(82)包括所述第二接触件(84),所述第二接触件(84)中的每一个均位于所述第二主体(54)的通向所述突起凹部(56)的开口(60)中,所述对准装置(174、176)用于在所述第二主体(54)中定位所述第二接触件(84 ),以使所述第二接触件(84 )接合所述第一接触件(136、142、14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件(8),其中,所述对准装置(174、176)包括位于所述直角接线端子(82)与所述第二主体(54)之间的肋部(174)与凹槽(176)的连接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8),包括所述第二主体(54)上的肋部(174)和所述直角接线端子(82)上的凹槽(176)。10.—种电连接器组件(8 ),其用于在太阳能电池板(16 )上的逆变器(14 )与电力电缆(12)中的导体之间形成电连接,所述组件(8)包括所述电缆(12)上的电连接器(10)和所述逆变器(14)上的接线插座(52);所述电连接器(10)包括第一模制塑料主体(18)和一对锁卡部件(32),所述第一模制塑料主体(18)具有前表面(22)、从所述前表面(22)向外延伸的前突起部(24)、以及在所述前突起部(24)上的多个第一电接触件(136、142、148),每个锁卡部件(32)均从所述前表面(22)向外延伸并且邻近所述前突起部(24),所述前突起部(24)位于所述锁卡部件(32)之间,每个锁卡部件(32)均具有臂部支撑件(34)和弹性的反向弯曲的锁卡臂部(38),所述臂部支撑件(34)带有自由端(36),所述自由端(36)位于所述前表面(22)的上方,所述锁卡臂部(38)从所述自由端(36)向内朝所述表面(22)延伸;所述接线插座(52)包括具有两个间隔开的锁卡凹部(58)和位于所述锁卡凹部(58)之间的中央突起凹部(56)的第二模制塑料主体(54)、位于每个锁卡凹部(58)的口部上的向内延伸的锁卡突起部(65)、位于所述突起凹部(56)中的多个第二电接触件(84),其中,朝所述接线插座(52)移动所述电缆连接器(10)将使得:所述前突起部(24)置于所述突起凹部(56)中,在所述第一接触件(136、142、148)与第二接触件之间形成电连接,并且所述锁卡部件(32)延伸到所述锁卡凹部(58)中以实现所述锁卡臂部(38)与所述锁卡突起部(65)的锁卡接合。11.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8),包括位于突起凹部的各端部处的壁部(64),所述壁部(64)将所述突起凹部(56)和与之相邻的锁卡凹部(58)分隔开,其中,所述锁卡突起部(65)位于所述壁部(64)上。12.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8),包括在每个锁卡凹部(58)处延伸穿过所述第二主体(54)的锁卡释放开口(68)。13.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8),其中,所述第二主体(54)包括位于所述突起凹部(56)的底部中的多个开口(60),所述第二接触件(84)位于所述开口(60)中,所述第一接触件(136、142、148)从所述前突起部(24)向外延伸以接合所述第二接触件(84)。14.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8),其中,所述锁卡臂部(38)邻近所述前突起部(24)。15.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8),其中,所述臂部支撑件(34)中的每一个均包括位于所述锁卡臂部(38)下方的肋部(50),所述肋部(50)防止所述锁卡臂部(38)的过度弯曲。16.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8),其中,所述臂部支撑件(34)为X形,并且包括:具有外端部(36)的平坦肋部(46),所述锁卡臂部(38)的内端部与所述外端部(38)结合;垂直肋部(48),其在所述平坦肋部(46)的远离所述锁卡臂部(38)的侧面上延伸为远离所述平坦肋部(46);以及窄的肋部(50),其在所述锁卡臂部(38)的下方垂直地延伸为远离所述平坦肋部(46)。17.一种电连接器组件(8),其用于将交流电力电缆(12)连接至太阳能电池板(16)上的直流转交流逆变器(14),所述连接器组件(8)包括: 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10、52),所述第一连接器部件(10)包括第一塑料主体(18)和位于所述第一塑料主体(18)中的多个第一电接触件(136、142、148),其中,所述交流电力电缆(12)的电力导线(92、94、96)的端部(158)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塑料主体(18)中的具有第一电接触件(136、142、148)的对应引线(126、128、130),所述第二连接器部件包括第二塑料主体(54)和位于所述第二塑料主体(54)中的多个第二电接触件(84),其中,所述第二电接触件(84)电连接至所述直流转交流逆变器(14),其中,当所述两个连接器部件(10、52)接合时,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接触件(136、142、148 ;84)成对地彼此接合,以将所述交流电力电缆(12)的所述电力导线(92、94、96)电连接至所述直流转交流逆变器(14), 锁卡装置(32、58),其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10、52)之间,用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10、52)接合时可释放地锁卡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部件(10、52)。18.一种用于电缆连接器(10)的引线组件(88),所述组件(88)包括:绝缘主体(108),所述绝缘主体(108)具有顶部、底部、以及延伸为远离主体侧部的对置且间隔开的主体部分(110、112);第一和第二金属引线(130、128),所述第一和第二金属引线(1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恩·维斯特戈特利布·奥伊斯特凯文·沃克约翰·P·小哈斯阿恩特·沙夫迈斯特塞巴斯蒂安·舍费尔
申请(专利权)人: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