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形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98709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2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形成不仅耐受电池内部压力的上升的能力强,而且无需考虑电极组的卷绕错位的电池,并且能够防止电极组相对于电池壳体的松动,能够抑制极板的活性物质的脱落而防止充放电性能的劣化,具备:呈圆筒状的电池壳体(2);电极组(3),其配置在电池壳体(2)内,由正极(31)、负极(32)及隔板(33)构成,且相互对置的一对外侧面呈平面状;间隔件(6),其用于将电极组(3)固定,间隔件(6)设置在电池壳体(2)的内侧周面与电极组(3)的呈平面状的外侧面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圆筒形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圆筒形电池。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圆筒形电池,有专利文献I所示那样的结构:在呈圆筒状的电池壳体内收容隔着带状的隔板将带状的正极板及负极板卷成涡旋状而成的圆柱状的电极组。然而,在将带状的正极板、负极板及隔板卷成涡旋状的结构中,在其卷绕工序中,会产生正极板及负极板的卷绕错位。这样的话,在圆筒形电池中无法得到所希望的电池容量,而且,会产生引起内部短路等问题。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857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因此,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作出,其主要的所期望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电极组的卷绕工序而无需考虑电极组的卷绕错位的圆筒形电池,并且在该圆筒形电池中,抑制极板的活性物质的脱落而防止充放电性能的劣化。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S卩,本专利技术的圆筒形电池的特征在于,具备:呈圆筒状的电池壳体;电极组,其配置在所述电池壳体内,由正极、负极及隔板构成,且相互对置的一对外侧面呈平面状;间隔件,其用于固定所述电极组,所述间隔件设置在所述电池壳体的内侧周面与所述电极组的呈平面状的外侧面之间。若为这种结构,由正极、负极及隔板构成且相互对置的一对外侧面呈平面状的电极组收容在电池壳体内,因此能够提供一种没有电极组的卷绕错位及附随于卷绕错位的各种问题的电池。而且,由于是圆筒状的电池壳体,因此耐受内部压力的上升的能力更强。而且,对于圆筒形的电池壳体,配置例如大致长方体形状等的相互对置的一对外侧面呈平面状的电极组,因此能够增大电池壳体内的空间,不仅能够防止电池内压的上升,而且也能够增多圆筒形电池内的电解液量。此外,在圆筒形的电池壳体内收容相互对置的一对外侧面呈平面状的电极组时,存在电极组相对于电池壳体松动、极板的活性物质脱落而充放电性能劣化的可能性,但是通过将间隔件设置在电池壳体的内侧周面与电极组的呈平面状的外侧面之间,能够防止电极组相对于电池壳体的松动,能够抑制极板的活性物质的脱落而防止充放电性能的劣化。优选的是,上述的圆筒形电池是二次电池,所述正极或负极具备集电基材和活性物质。通过具备集电基材,即使发生由充放电反应引起的极板体积的膨胀收缩,也能够抑制集电性能的下降。优选的是,所述间隔件按压所述电极组。通过如此按压电极组,能够向正极及负极施加按压,能够提高充放电性能。具体而言,优选的是,所述电极组呈将正极板及负极板隔着隔板层叠而成的形状,所述电极组以其层叠方向与所述电池壳体的中心轴方向正交的方式收容于所述电池壳体,所述间隔件以从所述电极组的层叠方向夹着所述电极组的方式设置两个以上。通过如此以从层叠方向夹着电极组的方式设置,能够有效地向正极板及负极板施加按压,能够提高充放电性能。为了防止由于向电极组整体施加按压而电极组整体的充放电效率的下降,优选的是,所述间隔件与所述电极组的层叠方向最外侧的面的大致整体接触。为了通过间隔件能够均匀地按压电极组,优选的是,所述间隔件以沿着中心轴方向的至少四边与所述电池壳体接触或者以沿着中心轴方向的至少六边与所述电池壳体接触。为了使间隔件与电池壳体的接触可靠而将电极组牢固地向电池壳体按压,优选的是,与所述电池壳体的内侧周面接触的所述间隔件的接触部具有与所述电池壳体的内侧周面的曲面大致相同的曲面。在使用间隔件将电极组相对于电池壳体进行了定位固定之后,为了能够将电极组焊接于电池壳体,优选的是,所述间隔件形成用于将所述电极组焊接于所述电池壳体的焊接空间。具体而言,优选的是,所述间隔件形成供用于将所述电极组焊接于所述电池壳体的焊条插入的上下连通的空间。所述电极组与所述壳体的焊接部位面向所述空间。优选的是,所述间隔件设置在所述电池壳体的内侧周面与所述一对外侧面的各个外侧面之间,各个所述间隔件具有:在一面具有与所述电极组接触的接触面的平板状的电极接触部;从该电极接触部的另一面延伸出而与所述电池壳体的内侧周面接触的壳体接触部。这样的话,通过电极接触部的另一面、壳体接触部的侧面、电池壳体的内表面能够形成上下连通的空间。此时,优选的是,与所述电极组未接触的状态的所述电极接触部的接触面,以在俯视下该接触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位于比其宽度方向中央部靠一面侧前方的方式呈凹状地弯曲或折曲。这样的话,电极接触部的接触面以在俯视下该接触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位于比其宽度方向中央部靠一面侧前方的方式呈凹状地弯曲或折曲,因此,在利用间隔件按压电极组时,由该宽度方向两端部的弹性变形产生的复原力向电极组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施力口。由此,能够可靠地对按压容易减弱的电极组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进行按压,能够提高充放电效率。优选的是,所述间隔件以所述电极接触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成为比其宽度方向中央部靠一面侧前方的方式形成翘曲的形状,从而所述接触面呈凹状地弯曲或折曲。这样的话,除了上述的效果之外,间隔件的另一面以沿着电池壳体的内侧周面的方式弯曲或折曲,能够向电池壳体内容易插入间隔件,能够抑制间隔件插入时的插入不良。优选的是,在将所述电极组及所述间隔件配置于所述电池壳体内的状态下,所述间隔件的电极接触部的另一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与所述电池壳体的内侧周面接触。这样的话,通过宽度方向两端部与电池壳体的内侧周面接触,能够防止作用于电极组的电极接触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按压减弱的情况,并且通过从电池壳体承受的反力而能够增强作用于电极组的按压。优选的是,所述间隔件在向所述电池壳体配置之前的状态下,是以所述电极接触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位于比其宽度方向中央部靠另一面侧的方式翘曲的形状,在将所述电极组及所述间隔件配置于所述电池壳体内的状态下,所述间隔件的电极接触部的另一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与所述电池壳体的内侧周面接触。这样的话,在电极组的厚度因制作上的偏差等而减薄时,即使在通过壳体接触部无法将电极接触部充分地向电极组加压的情况下,由于另一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与电池壳体的内侧周面接触,因此通过电极接触部也能够可靠地按压电极组,从而能够提高充放电效率。即,通过另一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与电池壳体的内侧周面的接触,将一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向电极组侧按压,从而通过该一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能够可靠地按压电极组。优选的是,在所述电极接触部的另一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形成有按压加强结构,该按压加强结构与所述电池壳体的内侧周面接触而将所述接触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向所述电极组的侧面按压。这样的话,由于在电极接触部的另一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形成有与电池壳体的内侧周面接触而将接触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向电极组的侧面按压的按压加强结构,因此在电极组的厚度因制作上的偏差等而减薄时,即使在通过壳体接触部无法将电极接触部充分地向电极组加压的情况下,由于另一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按压加强结构与电池壳体的内侧周面接触,因此通过电极接触部也能够可靠地按压电极组,从而能够提高充放电效率。优选的是,所述壳体接触部在所述电极接触部的另一面上沿着中心轴方向并列地形成至少两个。具体而言,优选的是,两个壳体接触部以夹着中心轴的方式对称设置。这样的话,通过与电池壳体的内侧周面接触的壳体接触部能够对电极接触部向电极组施加均匀的按压,能够提高充放电效率。而且,当从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离而形成时,能够较大地获取电极接触部及电池壳体之间的空间,因此能够将集电端子容易焊接于电池壳体,且容易注入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筒形电池,其具备:呈圆筒状的电池壳体;电极组,其配置在所述电池壳体内,由正极、负极及隔板构成,且相互对置的一对外侧面呈平面状;间隔件,其设置在所述电池壳体的内侧周面与所述电极组的呈平面状的外侧面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7.20 JP 2011-158801;2011.08.08 JP 2011-17261.一种圆筒形电池,其具备: 呈圆筒状的电池壳体; 电极组,其配置在所述电池壳体内,由正极、负极及隔板构成,且相互对置的一对外侧面呈平面状; 间隔件,其设置在所述电池壳体的内侧周面与所述电极组的呈平面状的外侧面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形电池,其中, 该圆筒形电池是二次电池, 所述正极或负极具备集电基材和活性物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形电池,其中, 所述间隔件对所述电极组进行按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形电池,其中, 所述电极组呈将正极板及负极板隔着隔板层叠而成的形状, 所述电极组以其层叠方向与所述电池壳体的中心轴方向正交的方式收容于所述电池壳体, 所述间隔件以从所述电极组的层叠方向夹着所述电极组的方式设置两个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筒形电池,其中, 所述间隔件与所述电极组的层叠方向最外侧的面的大致整体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筒形电池,其中, 所述间隔件以沿着中心轴方向的至少四边与所述电池壳体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筒形电池,其中, 所述间隔件以沿着中心轴方向的至少六边与所述电池壳体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形电池,其中, 与所述电池壳体的内侧周面接触的所述间隔件的接触部具有沿着所述电池壳体的内侧周面的曲面这样的曲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形电池,其中, 所述间隔件形成供用于将所述电极组焊接于所述电池壳体的焊条插入的上下连通的空间。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形电池,其中, 所述间隔件设置在所述电池壳体的内侧周面与所述一对外侧面中的各个外侧面之间,各个所述间隔件具有:在一面具有与所述电极组接触的接触面的平板状的电极接触部;从该电极接触部的另一面延伸出而与所述电池壳体的内侧周面接触的壳体接触部。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圆筒形电池,其中, 与所述电极组未接触的状态的所述电极接触部的接触面以在俯视下该接触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位于比其宽度方向中央部靠一面侧前方的方式呈凹状地弯曲或折曲。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圆筒形电池,其中, 所述间隔件以所述电极接触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成为比其宽度方向中央部靠一面侧前方的方式形成为翘曲的形状,从而所述接触面呈凹状地弯曲或折曲。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圆筒形电池,其中, 在将所述电极组及所述间隔件配置于所述电池壳体内的状态下,所述间隔件的电极接触部的另一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与所述电池壳体的内侧周面接触。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圆筒形电池,其中, 所述间隔件在向所述电池壳体配置之前的状态下,是以所述电极接触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位于比其宽度方向中央部靠另一面侧的方式翘曲的形状, 在将所述电极组及所述间隔件配置于所述电池壳体内的状态下,所述间隔件的电极接触部的另一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与所述电池壳体的内侧周面接触。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圆筒形电池,其中, 在所述电极接触部的另一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形成有按压加强结构,该按压加强结构与所述电池壳体的内侧周面接触而将所述接触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向所述电极组的侧面按压。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圆筒形电池,其中, 所述壳体接触部在所述电极接触部的另一面上沿着中心轴方向并列地形成至少两个。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形电池,其中, 所述间隔件将所述电极组固定在从所述电池壳体的中心位置偏心的位置。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圆筒形电池,其中, 在横向放倒的状态下,所述电极组的重心位置位于比所述电池壳体的中心位置靠铅垂下侧的位置。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圆筒形电池,其中, 所述间隔件是以夹着所述电极组的方式设置的一对间隔件, 所述一对间隔件在从所述电池壳体的中心轴方向观察下相对于所述电极组呈非对称形状。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圆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本学儿玉充浩挂谷忠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