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电梯监控装置的电梯竖井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9746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2 0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竖井终端(1)的门框(14),所述门框具有空腔(16),在所述空腔中设置电梯监控装置(18、28、38、48)。所述电梯竖井终端(1)将建筑物的电梯竖井(11)与建筑物的楼层(9)分开。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电梯监控装置(18、28、38、48)包括电梯控制单元(20)和至少一个能够连接到电梯马达(100)的功率电子单元(21、21A、21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电梯监控装置的电梯竖井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竖井终端的门框,其中,在门框的空腔中设置电梯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EP1518815A1公开了一种建筑物中的电梯竖井终端,具有固定在建筑物中的门框和可移动的门。电梯竖井终端将建筑物的电梯竖井与建筑物的楼层分开,其中,在门框的空腔内设置电梯监控装置。门框内的电梯监控装置的布置主要如下实现:电梯监控装置现今可以较小地构造且能耗以及所产生的热量可以减小,因此,比如不需要耗费空间的通风设备。如EP1518815A1公开的那样,电梯监控装置包括电梯控制举元和用于安装及保护电梯控制单元的机构。因此,电梯监控装置作为具有几个把手的整体构件能够被安装到电梯设备中。电梯控制单元基本上包括一些组件,其针对电梯设备的控制和/或调节是必要的。此外,此类电梯控制单元可以包括电梯设备的服务和诊断所需的接口和输入模块以及用于供电的电源。电梯设备的门框元件基于其尺寸不应该被明显看到且因此具有非常小的横截面。在现有的电梯设备中,该横截面的尺寸很少大于0.1mx0.15m。在电梯设备中,其电梯马达大多设置在电梯竖井本身中。为了运行电梯马达,还需要功率电子设备,其通过电梯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来操控。设置在电梯竖井中的电梯马达通过功率电子设备与电网连接。大多数情况下,在此类电梯设备中,电梯监控装置位于电梯竖井终端的区域中。功率电子单元通常是变频器的部件,变频器大多在电梯竖井中设置在电梯马达附近。这是因为功率电子单元发热量较大。此外,功率电子单元的电场和/或磁场以及电波和/或磁波影响电梯控制单元。此外,在电梯竖井中,在功率电子单元与电网之间设置电磁接触器,其产生巨大的接通噪音。功率电子单元的扼流线圈也产生巨大的运行噪音,因此,由于这种噪音将功率电子单元优选设置在电梯竖井中。但这种设置方式需要较高的安装成本和材料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电梯监控装置的门框,其维护和监控简单且需要较小的安装成本和材料消耗。该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通过具有电梯监控装置的门框以及通过具有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门框的电梯竖井终端实现以及通过具有至少一个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竖井终端的电梯设备实现。门框(其中设置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监控装置)的优选的改进通过各从属权利要求限定。电梯竖井终端的门框具有空腔,在该空腔内设置电梯监控装置。电梯竖井终端将建筑物的电梯竖井与建筑物的楼层分开。按照本专利技术,电梯监控装置具有电梯控制单元和至少一个功率电子单元,其能够连接到电梯马达上。空腔的设计取决于异型件横截面的选择,其具有门框元件。只要门框由管件形成,则空腔就设置在门框异型件的内部。如果门框由角件和/或U形件形成,则空腔的侧壁还可以通过建筑物的砌砖形成。为了使得维护更加方便,电梯监控装置通常安装在竖直的门框元件中或门柱中。空腔容积通过门框的较小的横截面限制在小于或等于0.lm*0.15m。下面描述的缺点形成了偏见,即在本领域应该尽可能避免将功率电子单元集成在设置在门框的空腔中的电梯监控装置中。电梯监控装置的各电子构件、特别是功率电子单元的电子构件在门框的空间上狭小的空腔内的散热可能会导致这些电子构件以及电梯监控装置的其他电子构件的可靠性受到影响。比如这些电子构件可能会通过蓄热而产生过热且被损坏或者这些热量可能会导致这些电子构件在允许的工作温度外工作且这会导致信号处理中的故障。此外,对电梯设备的经营者、建筑物居住着以及使用者来说,接触器和扼流线圈的过大的运行噪音在其可在楼层上被听到时是非常不受欢迎的。但将功率电子单元集成在电梯监控装置中的优点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成本大大减小,因为仅需将马达的线缆与电梯监控装置连接以及将电梯监控装置与电网连接。此外,不需要电梯监控装置与电网之间的单独的供电管线,因为电梯监控装置的电源供给电梯控制单元和功率电子单元。其次,在电梯监控装置安装结束时就可以将电梯控制单元与功率电子单元相互进行协调和调节。此外,整个电梯监控装置可以在制造车间进行检测。这导致了可以取消安装、维修或养护电梯设备时耗费的调节工作。通过很少的手动操作就可以更换整个电梯监控装置且由此更换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电梯控制单元和功率电子单元。按照本专利技术,将功率电子单元集成到电梯监控装置中克服了如下技术偏见:功率电子单元的发热及其干扰辐射太大,从而不能与电梯控制单元设置在门框的空腔的狭小的空间内。由于热量通过合适的手段被导出到电梯竖井中且这些单元在利用周边的构件的情况下灵活地在电梯监控装置中相互设置,使得这种集成成为可能。此外,通过在利用周边的构件的情况下灵活地设置这些构件,使得在电梯竖井中存在的气流被用于导出热量。这种气流特别是通过一个或多个电梯轿厢和平衡重在电梯竖井中的运动产生。热量的导出应该尽可能不通过门框本身实现,因为其否则会被加热。通过将热量导出到电梯竖井中,门框具有接近室温的温度且用户不会被加热的门框所影响。当然还可以将电梯控制单元的热量导出到电梯竖井中。优选电梯监控装置还可以从电梯竖井接近。为此,门框可以在空腔的区域中具有向电梯竖井定向的开口。电梯监控装置具有主支架,在其上设置电梯控制单元和功率电子单元。在安装好的状态下,开口通过主支架封闭。该开口必须被封闭,从而不会有易燃气体渗入且在发生火灾时不会通过电梯竖井和门框中的开口扩散到楼层。特征“设置在主支架上”表示,该单元靠近主支架设置。因此,功率电子单元和电梯控制单元不必强制地位于主支架表面上。其可以借助于间距保持件与壁部连接或者比如通过固定在主支架上的安装角件以定义的间距平行于壁部保持。将热量导出到电梯竖井中的第一种可能性在于,在主支架中设置至少一个穿通孔。通过这些穿通孔,当主支架安装在门框中时,功率电子单元、电梯控制单元的电子构件的冷却体或冷却系统的散热器伸入到电梯竖井中。为了防止易燃气体通过电梯竖井扩散,主支架的所述至少一个穿通孔通过伸过的冷却体、散热器或通过密封元件被气密地封闭。将热量导出到电梯竖井中的第二种可能性在于,功率电子单元、电梯控制单元的电子构件的至少一个冷却体或冷却系统的冷却器与主支架导热连接且其热量传递到主支架上。主支架本身具有较高的导热能力且包括冷却肋,当主支架安装在门框中时,冷却肋面向电梯竖井定向。为了使得热量不传递到面向楼层的门框部分上,可以在面向楼层的门框部分的接触面与主支架之间设置绝缘材料、比如隔热的、环围开口的边缘的密封装置。电子构件的冷却体或冷却系统的冷却器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其适用于将热量传递到主支架上。比如冷却体或冷却器可以具有平的、光滑的接触面,其通过合适的固定机构压到主支架的平的、光滑的接触面上。在冷却体和散热器穿过主支架伸出的情况下,冷却体或冷却器当然还可以具有伸入电梯竖井的冷却片。在本专利技术中,冷却系统被理解为一种设备,其设置在空腔中且有助于将电梯监控装置的电子构件的热量传输到主支架上以及传输到穿过主支架伸出的散热器上。优选采用尽可能噪音小的冷却系统。此类冷却系统可以比如是热管、通过泵运行的冷却器循环或珀耳帖元件(Peltier-Element)。该珀耳帖元件可以比如利用电梯马达的制动能量运行,否则该能量通过制动阻力被消灭。当然,还可以向主支架集成连接到建筑物水网的穿流冷却系统,但其出于生态和经济上的原因意义不大。由于主支架的冷却肋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竖井终端(1)的门框(14),所述电梯竖井终端将建筑物的电梯竖井(11)与建筑物的楼层(9)分开,其中,在所述门框(14)的空腔(16)中设置电梯监控装置(18、28、38、48),所述电梯监控装置(18、28、38、48)包括电梯控制单元(20)和至少一个能够连接到电梯马达(100)的功率电子单元(21、21A、21B),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腔(16)的区域中包括向电梯竖井(11)定向的开口,所述电梯监控装置(18、28、38、48)具有主支架(16.2、26.2、36.2、46.2),在所述主支架上设置电梯控制单元(20)和功率电子单元(21、21A、21B),其中,所述开口由所述主支架(16.2、26.2、36.2、46.2)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5.30 EP 11168022.91.一种电梯竖井终端(I)的门框(14),所述电梯竖井终端将建筑物的电梯竖井(11)与建筑物的楼层(9)分开,其中,在所述门框(14)的空腔(16)中设置电梯监控装置(18、28、38、48),所述电梯监控装置(18、28、38、48)包括电梯控制单元(20)和至少一个能够连接到电梯马达(100)的功率电子单元(21、21A、21B),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腔(16)的区域中包括向电梯竖井(11)定向的开口,所述电梯监控装置(18、28、38、48)具有主支架(16.2、26.2、36.2、46.2),在所述主支架上设置电梯控制单元(20)和功率电子单元(21、21A、21B),其中,所述开口由所述主支架(16.2、26.2、36.2、46.2)封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框(1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支架(16.2,26.2,36.2,46.2)中设置至少一个穿通孔(65、66、67),当所述主支架(16.2、26.2、36.2、46.2)安装在所述门框(14)中时,所述功率电子单元(21、21A、21B)和所述电梯控制单元(20)的电子构件(20.3)的冷却体(20.2,40.2)或冷却系统(60)的散热器(62.1)穿过所述穿通孔(65、66、67)伸入到电梯竖井(11)中,其中,所述主支架(16.2,26.2,36.2,46.2)的所述至少一个穿通孔(65、66、67)通过穿过的冷却体(20.2,40.2)、散热器(62.1)或通过密封元件气密地被封闭。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框(14),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电子单元(21、21A、21B)和所述电梯控制单元(20)的电子构件(20.3)的至少一个冷却体(20.2、40.2)或冷却系统(50)的冷却器(52.1)与所述主支架(16.2,26.2,36.2,46.2)导热地连接,所述主支架(16.2,26.2,36.2,46.2)具有较高的热传导能力且包括冷却肋(16.8,26.8),当所述主支架(16.2,26.2,36.2,46.2)安装在所述门框(14)中时,所述冷却肋向电梯竖井(11)定向。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门框(14),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50、60)是热管、利用泵工作的冷却剂循环或珀耳帖元件。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框(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16.2、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曼·霍普曼努埃尔·泰克塞拉·平托·迪亚斯克里斯蒂安·吕蒂
申请(专利权)人: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