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装置、旋转筒状部件和驱动单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96862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2 05:07
插入装置具有:通道规定部,其规定如下通道,该通道在插入部的内部向前端方向延伸设置到基部,在所述基部的外周部的开口部处向所述插入部的外部开口;和驱动单元,其以驱动轴为轴中心延伸设置到所述通道内部,通过被驱动而能够在绕驱动轴方向上旋转。所述插入装置具有:驱动力承受部,其在所述通道的所述开口部处与齿轮部连接;和支撑单元,其支撑所述驱动单元,使得在所述齿轮部中所述驱动轴相对于所述长度轴成为平行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插入装置、旋转筒状部件和驱动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沿着长度轴延伸设置的插入部和能够相对于插入部在绕长度轴方向上旋转的旋转筒状部件的插入装置、设置在该插入装置上的旋转筒状部件、和传递使该旋转筒状部件旋转的旋转驱动力的驱动单元。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I的某一例子中,公开了如下插入装置:在沿着长度轴延伸设置的插入部上安装有能够相对于插入部在绕长度轴方向上旋转的旋转筒状部件。在该插入装置中,在插入部的基部上安装有旋转筒状部件。并且,在插入部的内部,部件通道朝向前端方向延伸设置到基部。部件通道在基部的外周部的开口部处向插入部的外部开口。在部件通道的内部,驱动单元以驱动轴为中心延伸设置。驱动单元具有:驱动轴部(shaft),其是沿着驱动轴延伸设置的线状部件;和齿轮部,其设置在与驱动轴部相比靠前端方向侧。驱动单元通过被驱动而在绕驱动轴方向上旋转。并且,在旋转筒状部件上设置有作为驱动力承受部的内周齿轮部。内周齿轮部在部件通道的开口部与齿轮部啮合。对驱动单元进行驱动,使齿轮部在绕驱动轴方向上旋转,从而使得旋转筒状部件相对于插入部在绕长度轴方向上旋转。在驱动单元上,在与齿轮部相比靠前端方向侧设置有被支撑部。并且,在基部上设置有支撑被支撑部的支撑部。支撑部在驱动单元可在绕驱动轴方向上旋转的状态下,支撑被支撑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002981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所述专利文献I的作为所述一例的插入装置中,驱动单元仅在位于与齿轮部相比靠前端方向侧的被支撑部处由支撑部支撑。即,驱动单元在与齿轮部相比靠基端方向侧的部位不被支撑。因此,可能在驱动单元的驱动轴与长度轴不平行的状态下,支撑驱动单元。在驱动单元的驱动轴与长度轴不平行的情况下,可在绕驱动轴方向上旋转的驱动单元的齿轮部和可在绕长度轴方向上旋转的旋转筒状部件的内周齿轮部不能适当地啮合。即,作为驱动力承受部的内周齿轮部与驱动单元的齿轮部不适当地连接,不能将使旋转筒状部件旋转的旋转驱动力适当地传递给旋转筒状部件的内周齿轮部。因此,旋转筒状部件相对于插入部的旋转性能下降。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插入装置、旋转筒状部件和驱动单元,能够从驱动单元的齿轮部向旋转筒状部件的驱动力承受部适当地传递旋转驱动力,确保旋转筒状部件相对于插入部的旋转性能。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某个方式的插入装置具有:插入部,其以长度轴为轴中心,沿着所述长度轴延伸设置;旋转筒状部件,其在贯穿插入有所述插入部的状态下安装在所述插入部上,能够相对于所述插入部在绕长度轴方向上旋转;基部,其设置在所述插入部上,安装有所述旋转筒状部件,所述旋转筒状部件能够旋转;通道规定部,其规定如下通道,该通道在所述插入部的内部向前端方向延伸设置到所述基部,在所述基部的外周部的开口部处向所述插入部的外部开口 ;驱动单元,其以驱动轴为轴中心延伸设置到所述通道的内部,通过被驱动而能够在绕驱动轴方向上旋转,所述驱动单元具有沿着所述驱动轴延伸设置的线状部件、和设置在与所述线状部件相比靠所述前端方向侧并经由所述线状部件被传递驱动力的齿轮部;驱动力承受部,其设置在所述旋转筒状部件上,由于所述齿轮部被驱动而被传递使所述旋转筒状部件旋转的旋转驱动力,在所述通道的所述开口部处与所述齿轮部连接;以及支撑单元,其支撑所述驱动单元,使得在所述齿轮部中所述驱动轴相对于所述长度轴成为平行的状态。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插入装置、旋转筒状部件和驱动单元,能够从驱动单元的齿轮部向旋转筒状部件的驱动力承受部适当地传递旋转驱动力,确保旋转筒状部件相对于插入部的旋转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第I实施方式涉及的内窥镜装置的概略图。图2是示出第I实施方式涉及的内窥镜装置的操作部的与图1相反侧的侧面的概略图。图3是概略地示出第I实施方式涉及的插入部的第2中继连接部的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图3的IV — IV线剖视图。图5是图3的V — V线剖视图。图6是概略地示出第I实施方式涉及的第2中继连接部的齿轮配置空洞附近的结构的剖视图。图7是概略地示出在第I实施方式涉及的驱动单元在部件通道的内部的移动中,驱动单元的基端侧被支撑部通过通道规定部的第2通道半径设定部的内部的状态的剖视图。图8是概略地示出第I变形例涉及的第2中继连接部的齿轮配置空洞附近的结构的剖视图。图9A是概略地示出第2变形例涉及的第2中继连接部的齿轮配置空洞附近的结构的剖视图。图9B是概略地示出第3变形例涉及的第2中继连接部的齿轮配置空洞附近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0是示出参照例涉及的操作部的部件插入部和电机的结构的概略图。图11是示出参照例涉及的电机和防水帽的结构的概略图。【具体实施方式】(第I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7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作为第I实施方式涉及的插入装置的内窥镜装置I的图。如图1所示,内窥镜装置I具有:插入部(内窥镜插入部)2,其沿着长度轴C延伸设置;和操作部(内窥镜操作部)3,其设置在与插入部2相比靠基端方向侧。插入部2以长度轴C为轴中心在内窥镜装置I的使用时被插入到体腔内。通用缆线5的一端与操作部3连接。通用缆线5的另一端与周边单元(peripheral unit) 10连接。周边单元10具有:图像处理部11、光源部12、驱动控制部13、驱动操作输入部15和显示部16。另外,将与长度轴C平行的方向的一方设为前端方向(图1的箭头Cl的方向),将与前端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基端方向(图1的箭头C2的方向)。插入部2具有:前端硬性部21,其设置在最前端方向侦彳;弯曲部(bandingsection) 22,其设置在与前端硬性部21相比靠基端方向侧;第I蛇管部(first flexiblesection) 23,其设置在与弯曲部22相比靠基端方向侧;和第2蛇管部25,其设置在与第I蛇管部23相比靠基端方向侧。弯曲部22和第I蛇管部23之间通过第I中继连接部26连接。并且,第I蛇管部23和第2蛇管部25之间通过第2中继连接部27连接。 在插入部2的外周方向侧设置有管部件30。在管部件30内贯穿插入有插入部2。管部件30在第I中继连接部26和第2中继连接部27之间沿着长度轴C延伸设置。并且,管部件30可相对于插入部2在绕长度轴方向上旋转。管部件30具有:管主体部31 ;和翼片32,其沿着长度轴C呈螺旋状延伸设置在管主体部31的外周部上。图2是示出操作部3的与图1相反一侧的侧面的图。如图2所示,在操作部3的外表面设置有作为用于被输入弯曲部22的弯曲操作的弯曲操作输入部的弯曲操作旋钮33。图3是示出第2中继连接部27的结构的图。并且,图4是图3的IV — IV线剖视图,图5是图3的V — V线剖视图。如图4和图5所示,在插入部2的内部,弯曲线35A、35B沿着长度轴C延伸设置。在操作部3的内部,弯曲线35A、35B的基端与弯曲操作旋钮33连接。弯曲线35A、35B的前端与弯曲部22的前端部连接。通过使用弯曲操作旋钮33进行的弯曲操作,牵引弯曲线35A或弯曲线35B,弯曲部22弯曲。弯曲线35A、35B分别被贯穿插入到对应的线圈36A、36B内。线圈36A、36B的基端被固定在操作部3的内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入装置,其中,所述插入装置具有:插入部,其以长度轴为轴中心,沿着所述长度轴延伸设置;旋转筒状部件,其在贯穿插入有所述插入部的状态下被安装在所述插入部上,能够相对于所述插入部在绕长度轴方向上旋转;基部,其设置在所述插入部上,安装有所述旋转筒状部件,所述旋转筒状部件能够旋转;通道规定部,其规定如下通道,该通道在所述插入部的内部向前端方向延伸设置到所述基部,在所述基部的外周部的开口部处向所述插入部的外部开口;驱动单元,其以驱动轴为轴中心延伸设置到所述通道的内部,通过被驱动而能够在绕驱动轴方向上旋转,所述驱动单元具有沿着所述驱动轴延伸设置的线状部件、和设置在与所述线状部件相比靠所述前端方向侧并经由所述线状部件被传递驱动力的齿轮部;驱动力承受部,其设置在所述旋转筒状部件上,由于所述齿轮部被驱动而被传递使所述旋转筒状部件旋转的旋转驱动力,在所述通道的所述开口部处与所述齿轮部连接;以及支撑单元,其支撑所述驱动单元,使得在所述齿轮部中所述驱动轴相对于所述长度轴成为平行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3.30 JP 2012-0827461.一种插入装置,其中,所述插入装置具有: 插入部,其以长度轴为轴中心,沿着所述长度轴延伸设置; 旋转筒状部件,其在贯穿插入有所述插入部的状态下被安装在所述插入部上,能够相对于所述插入部在绕长度轴方向上旋转; 基部,其设置在所述插入部上,安装有所述旋转筒状部件,所述旋转筒状部件能够旋转; 通道规定部,其规定如下通道,该通道在所述插入部的内部向前端方向延伸设置到所述基部,在所述基部的外周部的开口部处向所述插入部的外部开口; 驱动单元,其以驱动轴为轴中心延伸设置到所述通道的内部,通过被驱动而能够在绕驱动轴方向上旋转,所述驱动单元具有沿着所述驱动轴延伸设置的线状部件、和设置在与所述线状部件相比靠所述前端方向侧并经由所述线状部件被传递驱动力的齿轮部; 驱动力承受部,其设置在所述旋转筒状部件上,由于所述齿轮部被驱动而被传递使所述旋转筒状部件旋转的旋转驱动力,在所述通道的所述开口部处与所述齿轮部连接;以及 支撑单元,其支撑所述驱动单元,使得在所述齿轮部中所述驱动轴相对于所述长度轴成为平行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单元具有:前端侧被支撑部,其位于与所述齿轮部相比靠所述前端方向侧的位置;和基端侧被支撑部,其位于与所述齿轮部相比靠基端方向侧的位置, 所述支撑单元具有:前端侧支撑部,其设置在所述通道规定部上,支撑所述驱动单元的所述前端侧被支撑部;和基端侧支撑部,其设置在所述通道规定部上,支撑所述驱动单元的所述基端侧被支撑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装置,其中, 所述插入装置还具有基端侧引导部,该基端侧引导部设置在所述通道规定部上,能够将所述驱动单元引导成所述基端侧被支撑部被所述基端侧支撑部支撑的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入装置,其中,所述通道规定部具有: 第I通道半径设定部,其设置有所述基端侧支撑部,距所述驱动轴的通道半径尺寸为第I通道半径尺寸; 第2通道半径设定部,其设置在与所述第I通道半径设定部相比靠所述基端方向侧的位置,距所述驱动轴的所述通道半径尺寸为比所述第I通道半径尺寸大的第2通道半径尺寸;以及 通道半径变化部,其作为所述基端侧引导部设置在所述第I通道半径设定部和所述第2通道半径设定部之 间,距所述驱动轴的所述通道半径尺寸随着朝向所述基端方向而变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入装置,其中, 所述基端侧被支撑部位于所述驱动单元的外周部, 在通过所述基端侧被支撑部的与所述驱动轴垂直的截面中的从所述驱动轴到所述基端侧被支撑部的驱动单元半径尺寸与所述第I通道半径尺寸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装置,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具有: 驱动主体部,其设置有所述齿轮部和所述线状部件,能够与所述齿轮部一体地在所述绕驱动轴方向上旋转;和环部件,其贯穿插入有所述驱动主体部,能够相对于所述驱动主体部在绕所述驱动轴方向上旋转,该环部件在外周部设置有所述基端侧被支撑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入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主体部和所述环部件之间的第I摩擦阻力比所述环部件和所述通道规定部的所述基端侧支撑部之间的第2摩擦阻力小。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装置,其中, 所述插入装置还具有前端侧引导部,该前端侧引导部设置在所述通道规定部上,能够将所述驱动单元引导成所述前端侧被支撑部被所述前端侧支撑部支撑的状态。9.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藤公彦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