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接地棒线路端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95668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2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接地棒线路端线夹,解决了现有装置线夹开口小、张合能力弱,容易受安装角度限制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卡头、上夹片、下卡头、下夹片、转角端头、操作杆连接头,下卡头在上卡头上滑动,上卡头通过转角调节螺栓连接转角端头,转角端头上设置接地线柱、并连接操作杆连接头;上、下卡头分别设有上卡头拐角、下卡头拐角,上、下卡头内设置上夹片弹力装置,上、下夹片通过夹片固定销钉活动连接在上、下卡头内,上、下夹片依靠夹片弹力装置的伸缩弹力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满足大小不同、角度不同设备的挂设点的需求;操作方便、快速,缩短接地线的挂设时间,杜绝了因脱落而重新挂设地线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接地棒线路端线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地线挂设装置,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高空线路、电气设备停电或安装检修的接地线挂设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城市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为保障供电可靠性,每年都有大量的输配电线路技改和大修工程。防止停电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感应电和反送电对施工人员带来伤害,接地线是保护施工人员的一道安全屏障,是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的重要工具。而在停电的输配电线路施工中,分支线、隔离刀闸、真空开关、变压器等下线点在停电状态下均需挂设接地线。而现场施工接地线挂设装置位置相对困难。传统的接地棒线路端线夹针对导线和验电接地环设计,线夹开口小、张合能力弱,容易受安装角度限制;无法正常满足停电设备上桩头、设备线夹、过渡铜排等装设接地线的需要,造成挂设接地线时间较长,一定程度上也延长了停电时间,费时且不牢靠,极易在风力影响下摆动或工作人员误碰时就会出现脱落的情况,给工作现场安全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接地棒线路端线夹,在接地线上下90度、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情况下实现多角度的接地线挂设,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包括上卡头、上夹片、下卡头、下夹片、转角端头、操作杆连接头,所述的下卡头上设置滑动螺丝并套在上卡头上,所述的上卡头通过转角调节螺栓连接转角端头,转角端头上设置接地线柱、并连接操作杆连接头;所述的上卡头、下卡头分别设有上卡头拐角、防脱落的下卡头拐角,上卡头拐角、下卡头拐角之间距离5-20cm ; 所述的上卡头内部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上夹片弹力装置,所述的上夹片弹力装置包括直杆和盘绕在直杆上的两根扭转弹簧,直杆穿过并固定在上卡头壁上,扭转弹簧的直线端紧贴在上卡头内壁上,扭转弹簧的弯曲端接触上夹片的底面; 所述的下卡头内部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下夹片弹力装置,所述的下夹片弹力装置包括直杆和盘绕在直杆上的两根扭转弹簧,直杆穿过并固定在下卡头壁上,扭转弹簧的直线端紧贴在下卡头内壁上,扭转弹簧的弯曲端接触下夹片的底面; 所述的上夹片的一端通过上夹片固定销钉活动连接在上卡头内,另一端带有凹平台,凹平台在上卡头拐角内活动,上夹片依靠上夹片弹力装置的伸缩弹力活动; 所述的下夹片的一端通过下夹片固定销钉活动连接在下卡头内,另一端带有凹平台,凹平台在下卡头拐角内活动,下夹片依靠下夹片弹力装置的伸缩弹力活动。所述的上夹片带凹平台的端部与上卡头之间、下夹片带凹平台的端部与下卡头之间设有金属编织带,所述的金属编织带与下卡头之间、下卡头之间与接地线柱之间连有连接线。所述的操作杆连接头连接操作杆,延长作业长度。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调节滑动螺丝的松紧使下卡头在上卡头上滑动,从而调整上夹片、下夹片的开口,通过调节转角调节螺栓的松紧可把上卡头弯曲,从而调整上卡头与转角端头之间的角度,而且,上夹片、下夹片闭合位置接触良好,接触面大,可满足大小不同、角度不同设备的挂设点的需求;2、操作方便、快速,缩短接地线的挂设时间,杜绝了因脱落而重新挂设地线的现象,减少接地棒脱落带来的安全隐患,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右视图。图3是图1中上、下夹片弹力装置的左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上、下夹片的主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上、下夹片的左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上、下夹片的俯视图。图中,1.上卡头,2.上夹片,3.上夹片固定销钉,4.上夹片弹力装置,5.金属编织带,6.下卡头,7.下夹片,8.下夹片固定销钉,9.下夹片弹力装置,10.滑动螺丝,11.转角调节螺栓,12.转角端头,13.接地线柱,14.操作杆连接头,15.连接线; 21.上卡头拐角,22.下卡头拐角,23.直杆,24.扭转弹簧的直线端;25.扭转弹簧的弯曲端,26.凹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上卡头1、上夹片2、下卡头6、下夹片7、转角端头12、操作杆连接头14等。所述的下卡头6套在上卡头I上,下卡头6上设置滑动螺丝10,通过调节滑动螺丝的松紧可使下卡头6在上卡头I上滑动,从而调节上夹片2、下夹片7之间的距离。所述的上卡头I通过转角调节螺栓11连接转角端头12,调节转角调节螺栓11的松紧可调整上卡头I与转角端头12的角度;转角端头12上设置接地线柱13、并连接操作杆连接头14 ;所述的上卡头1、下卡头6分别设有上卡头拐角21、防脱落的下卡头拐角22 ;上卡头I比下卡头6略大,在未挂设设备且上夹片2、下夹片7贴合时,上卡头拐角21、下卡头拐角22之间距离5-20cm,可满足不同设备桩头大小的挂设。所述的上卡头I内部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上夹片弹力装置4。结合图3所示,所述的上夹片弹力装置4包括直杆23和盘绕在直杆23上的两根扭转弹簧,直杆23穿过并固定在上卡头I壁上,扭转弹簧的直线端24紧贴在上卡头I内壁上,扭转弹簧的弯曲端25接触上夹片2的底面; 所述的下卡头6内部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下夹片弹力装置9。结合图3所示,所述的下夹片弹力装置9包括直杆23和盘绕在直杆23上的两根扭转弹簧,直杆23穿过并固定在下卡头6壁上,扭转弹簧的直线端24紧贴在下卡头6内壁上,扭转弹簧的弯曲端25接触下夹片7的底面。所述的上夹片2的一端通过上夹片固定销钉3活动连接在上卡头I内,该端可围绕上夹片固定销钉3转动;结合图4、5、6所示,另一端带有凹平台26,凹平台26在上卡头拐角21内活动,上夹片2依靠上夹片弹力装置4的伸缩弹力活动; 所述的下夹片7的一端通过下夹片固定销钉8活动连接在下卡头6内,该端可围绕下夹片固定销钉8转动;结合图4、5、6所示,另一端带有凹平台26,凹平台26在下卡头拐角22内活动,下夹片7依靠下夹片弹力装置9的伸缩弹力活动。所述的上夹片2、下夹片7之间接电气设备,所述的上夹片弹力装置4作用力朝后,下夹片弹力装置9作用力朝前。在上夹片弹力装置4、下夹片弹力装置7的作用下,上夹片2、下夹片7相互契合。结合图2所示,所述的上夹片2带凹平台26的端部与上卡头I之间、下夹片7带凹平台26的端部与下卡头6之间设有金属编织带5,以保证接触良好。所述的金属编织带5与下卡头6之间、下卡头6与接地线柱13之间连有连接线15,保证接触严实牢固。所述的操作杆连接杆14连接操作杆,延长作业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接地棒线路端线夹,特征在于:包括上卡头(1)、上夹片(2)、下卡头(6)、下夹片(7)、转角端头(12)、操作杆连接头(14),所述的下卡头(6)上设置滑动螺丝(10)并套在上卡头(1)上,所述的上卡头(1)通过转角调节螺栓(11)连接转角端头(12),转角端头(12)上设置接地线柱(13)、并连接操作杆连接头(14);所述的上卡头(1)、下卡头(6)分别设有上卡头拐角(21)、防脱落的下卡头拐角(22),上卡头拐角(21)、下卡头拐角(22)之间距离5?20cm;所述的上卡头(1)内部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上夹片弹力装置(4),所述的上夹片弹力装置(4)包括直杆(23)和盘绕在直杆(23)上的两根扭转弹簧,直杆(23)穿过并固定在上卡头(1)壁上,扭转弹簧的直线端(24)紧贴在上卡头(1)内壁上,扭转弹簧的弯曲端(25)接触上夹片(2)的底面;所述的下卡头(6)内部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下夹片弹力装置(9),所述的下夹片弹力装置(9)包括直杆(23)和盘绕在直杆(23)上的两根扭转弹簧,直杆(23)穿过并固定在下卡头(6)壁上,扭转弹簧的直线端(24)紧贴在下卡头(6)内壁上,扭转弹簧的弯曲端(25)接触下夹片(7)的底面;所述的上夹片(2)的一端通过上夹片固定销钉(3)活动连接在上卡头(1)内,另一端带有凹平台(26),凹平台(26)在上卡头拐角(21)内活动,上夹片(2)依靠上夹片弹力装置(4)的伸缩弹力活动;所述的下夹片(7)的一端通过下夹片固定销钉(8)活动连接在下卡头(6)内,另一端带有凹平台(26),凹平台(26)在下卡头拐角(22)内活动,下夹片(7)依靠下夹片弹力装置(9)的伸缩弹力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接地棒线路端线夹,特征在于:包括上卡头(I)、上夹片(2)、下卡头(6)、下夹片(7)、转角端头(12)、操作杆连接头(14),所述的下卡头(6)上设置滑动螺丝(10)并套在上卡头(I)上,所述的上卡头(I)通过转角调节螺栓(11)连接转角端头(12),转角端头(12)上设置接地线柱(13)、并连接操作杆连接头(14);所述的上卡头(I)、下卡头(6)分别设有上卡头拐角(21)、防脱落的下卡头拐角(22),上卡头拐角(21)、下卡头拐角(22)之间距离5_20cm ; 所述的上卡头(I)内部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上夹片弹力装置(4),所述的上夹片弹力装置⑷包括直杆(23)和盘绕在直杆(23)上的两根扭转弹簧,直杆(23)穿过并固定在上卡头(I)壁上,扭转弹簧的直线端(24)紧贴在上卡头(I)内壁上,扭转弹簧的弯曲端(25)接触上夹片(2)的底面; 所述的下卡头(6)内部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下夹片弹力装置(9),所述的下夹片弹力装置(9)包括直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梅刘朝成宋京兴戴礼良刘岩闫李玲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淮北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