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测定水中致嗅物质总量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93709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1 0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测定水中致嗅物质总量的方法和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蠕动泵、富集柱和水量表,富集柱包括管体、两层丝网和一层活性炭,两层丝网分设于管体内两端,活性炭设置在管体内两丝网之间,富集柱上端有输水管连接水龙头或储水箱,富集柱的下端有排水管与蠕动泵连通,通过蠕动泵驱动管道中水样排出,水量表设在排水管上。测定时,蠕动泵吸取水样,活性炭对水中有机物进行富集,经干燥、氯仿抽取,得到水中致嗅物质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活性炭对水中致嗅物质优异的吸附性能,利用索氏提取法洗脱活性炭,采用称重法定量,有效解决了常规方法只能测定水中某一种致嗅物质的缺陷,实现了对水中致嗅物质总量的测定,其结果更具有指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测定水中致嗅物质总量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测定水中致嗅物质总量的方法及装置,属于城市供排水

技术介绍
饮用水嗅味问题是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人们对饮用水的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水中的嗅味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1850年,美国首次发现了水体异味。1969年5月,日本的琵琶湖发生严重饮用水异味事件,影响了日本京都、大阪、神户地区的居民供水。一般情况下,水中的嗅味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但人及其它生物通过感知这些不良嗅味而避免饮用。饮用水中的异嗅和异味不仅影响水的可饮性,损害饮用水的质量,而且产生不良嗅味的某些化合物还会直接损害人体健康。在我国,许多城镇都以湖泊、河流作为主要的供水水源。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增加,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与废水排入天然水体,饮用水异味的报道越来越多。2007年5月,太湖蓝藻爆发,饮用水中嗅味问题严重,影响了无锡市几十万市民的正常饮水,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我国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明确将嗅味列入了出厂水、管网水的必测项目。水体中嗅味产生的来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发生的嗅味,主要由水中生物如藻类、菌类引起的嗅味;一类是人为产生的嗅味,主要由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所引起的嗅味或水厂进行水处理时投加药剂所引起的嗅味。目前,饮用水源水中主要的致嗅物质是人为产生的有机物。常规的检测手段仅能测定某一种物质的含量,测定致嗅物质总量的方法尚未建立,而致嗅物质总量对水中的嗅味问题更加具有指向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没有致嗅物质总量测定方法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测定水中致嗅物质总量的装置,实现对龙头水或水源水的现场富集;建立一种用于测定水中致嗅物质总量的方法,实现对水中致嗅物质总量的测定。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测定水中致嗅物质总量的装置,包括蠕动泵、富集柱和水量表,所述富集柱包括管体、两层丝网和一层活性炭,两层丝网分设于管体内两端,活性炭设置在管体内两丝网之间,富集柱的上端设有输水管连接水龙头或储水箱,富集柱的下端设有排水管与蠕动泵连通,通过蠕动泵驱动管道中水样排出,水量表设置在排水管上。所述管体为不锈钢管或玻璃管。所述输水管和排水管为PVC管。所述活性炭依次为12?30目活性炭层、30?40目活性炭层、12?30目活性炭层组成。所述不同目数的活性炭的质量为:12?30目活性炭2.5g、30?40目活性炭5g、12?30目活性炭2.5g。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装置测定水中致嗅物质总量的方法,测定步骤如下: a.装柱:按照12~30目活性炭2.5g、30~40目活性炭5g、12~30目活性炭2.5g依次装入管体(4)内的两丝网(5)之间; b.将输水管(7)的进水口置于水源或龙头水中,调节蠕动泵(I),使水样流速为100~150ml/min,吸取水样由输水管进入富集柱(2 ),水样内大颗粒物质被管体(4 )内的丝网(5)留置,活性炭(6)对水中致嗅物质进行富集,处理后的水样通过排水管(8)排出; c.取出活性炭(6),置于温度为35~40°C真空干燥箱中风干; d.将风干后的活性炭(6)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入氯仿350ml,用氯仿抽取活性炭24小时; e.取玻璃表面皿,称重记录为IV将氯仿过滤并转移至玻璃表面皿中; f.将上述装有氯仿的玻璃表面皿置于鼓风干燥箱中,以35~4(TC蒸发至干,称重记录为Hi1,用活性炭抽取的水中致嗅物质质量为m = IIi1- m0 ; g.计算,水中致嗅物质总量浓度以mg/L计: 单位体积致嗅物质的总含量=水中致嗅物质质量m /水样体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基于活性炭对水中致嗅物质优异的吸附性能,利用索氏提取法洗脱活性炭,采用称重法定量,有效解决了常规方法只能测定水中某一种致嗅物质的缺陷,实现了对水中致嗅物质总量的测定,其结果更具有指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测定水中致嗅物质总量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蠕动泵、2富集柱、3水量表、4管体、5丝网、6活性炭、7输水管、8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 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测定水中致嗅物质总量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蠕动泵1、富集柱2和水量表3。所述富集柱2包括管体4、两层丝网5和一层活性炭6,两层丝网5分设于管体4内两端,活性炭6设置在管体4内两丝网5之间。所述富集柱2的上端设有输水管7连接水龙头或储水箱,富集柱2的下端设有排水管8与蠕动泵I连通,通过蠕动泵I驱动管道中水样排出。所述水量表3设置在排水管8上。所述管体4为不锈钢管或玻璃管。所述输水管7和排水管8为PVC管。所述活性炭6由依次为12~30目活性炭层、30-40目活性炭层、12~30目活性炭层组成。所述不同目数的活性炭的质量为:12~30目活性炭2.5g、30~40目活性炭5g、12~30目活性炭2.5g。实施例2 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测定水源水中致嗅物质总量的方法,测定步骤如下: a.装柱:按照12~30目活性炭2.5 g、30~40目活性炭5 g、12~30目活性炭2.5 g依次装入不锈钢管体4内的两丝网5之间; b.将输水管7的进水口置于某地表水水源中,调节蠕动泵I,使水样流速为100~150ml/min,吸取100L水样由输水管进入富集柱2,水样内大颗粒物质被不锈钢管体4内的丝网5留置,活性炭6对水中致嗅物质进行富集,处理后的水样通过排水管8排出; c.取出活性炭6,置于温度为35~40°C真空干燥箱中风干; d.将风干后的活性炭6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入氯仿350mL,用氯仿抽取活性炭24小时; e.取玻璃表面皿,称重记录为11^=24.345g,将氯仿过滤并转移至玻璃表面皿中; f.将上述装有氯仿的玻璃表面皿置于鼓风干燥箱中,以35~4(TC蒸发至干,称重记录11^=24.403g,用活性炭抽取的水中致嗅物质质量为m = Hi1- m0=24.403-g24.345g=58mg ; g.计算,水中致嗅物质总量浓度以mg/L计: 单位体积致嗅物质的总含量=水中致嗅物质质量/水样体积=58mg / IOOL=0.58mg/L0通过实测得到该地表水水源地的致嗅物质总量为:0.58mg/L 实施例3 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测定某办公楼龙头水中致嗅物质总量的方法,测定步骤如下: a.装柱:按照12~30目活性炭2.5 g、30~40目活性炭5 g、12~30目活性炭2.5 g依次装入不锈钢管体4内的两丝网5之间; b.取龙头水水样,置于干净的搪瓷桶中。将输水管7的进水口置于搪瓷桶中,调节蠕动泵1,使水样流速为100~150mL/min,吸取100L水样由输水管进入富集柱2,水样内大颗粒物质被不锈钢管体4内的丝网5留置,活性炭6对水中致嗅物质进行富集,处理后的水样通过排水管8排出; c.取出活性炭6,置于温度为35~40°C真空干燥箱中风干; d.将风干后的活性炭6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入氯仿350mL,用氯仿抽取活性炭24小时; e.取玻璃表面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测定水中致嗅物质总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蠕动泵(1)、富集柱(2)和水量表(3),所述富集柱(2)包括管体(4)、两层丝网(5)和一层活性炭(6),两层丝网(5)分设于管体(4)内两端,活性炭(6)设置在管体(4)内两丝网(5)之间,富集柱(2)的上端设有输水管(7)连接水龙头或储水箱,富集柱(2)的下端设有排水管(8)与蠕动泵(1)连通,通过蠕动泵(1)驱动管道中水样排出,水量表(3)设置在排水管(8)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测定水中致嗅物质总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蠕动泵(I )、富集柱(2 )和水量表(3 ),所述富集柱(2 )包括管体(4 )、两层丝网(5 )和一层活性炭(6 ),两层丝网(5)分设于管体(4)内两端,活性炭(6)设置在管体(4)内两丝网(5)之间,富集柱(2 )的上端设有输水管(7 )连接水龙头或储水箱,富集柱(2 )的下端设有排水管(8 )与蠕动泵(I )连通,通过蠕动泵(I)驱动管道中水样排出,水量表(3 )设置在排水管(8 )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定水中致嗅物质总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4 )为不锈钢管或玻璃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定水中致嗅物质总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7 )和排水管(8 )为PVC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定水中致嗅物质总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6)依次为12?30目活性炭层、30?40目活性炭层、12?30目活性炭层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测定水中致嗅物质总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目数的活性炭(6)的质量为:12?30目活性炭2.5g、3(T40目活性炭5g、12?30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瑞宝孙韶华辛晓东王明泉周维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城市供排水水质监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