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挡泥板模具,包括若干浇口,其中浇口G8可沿与脱模方向相互垂直双向运动的设置在模具中。模具的型腔的主要部分(1)厚1.5mm,局部一(2)厚1.8mm、局部二(3)的厚2.5mm。本挡泥板模具生产的挡泥板主体料厚由2mm降低为1.5mm,单个零件的重量将降低300g,四个挡泥板重量降低1200g。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模具配套的注塑方法,采用“垂直热流道(针阀的开启方向与脱模方向垂直),顺序开启,先开先关”的新工艺,实现了如挡泥板这样的大型薄壁制件将锁模力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且零件无飞边毛刺顺利量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挡泥板模具及其注塑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塑
,具体涉及挡泥板模具及其注塑工艺。
技术介绍
汽车零部件轻量化是降低汽车制造成本和汽车能耗的主要方式。除了多数零件“以塑代钢”外,越来越多的零部件通过减小料厚的方式实现零件轻量化。特别是汽车上的大型零部件如挡泥板,汽车挡泥板是安装在车轮外框架后面的板式结构,其材料通常为通用塑料。主要更能:(1)为了防止泥土溅到车身上,导致车身不美观;(2)为了避免轮胎缝内夹带的小石子甩在车身上,崩掉本车外漆。另外,挡泥板还可以增加车身整体美观。 如果将该零件的主体料厚由2mm降低为1.5mm,单个零件的重量将降低300g,四个挡泥板重量降低1200g,这对整车重量的降低是非常可观的。在零件轻量化的同时会出现零件成型困难的问题。由于型腔较薄,流动距离过长,不但流动阻力增加,塑料在流动过程中还会因为温度降低而不能充满整个型腔,否则制件的飞边毛刺严重,给注塑工序增加额外的修饰工序,增加制造成本。重要的是,对于大型零件,由于在脱模方向投影面积大,通常需要较大的锁模力,这就对注塑机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通常挡泥板的料厚均为2mm,曾有项目将料厚减至1.8mm,但由于烧注系统和注塑工艺设计的不合理,导致注塑机锁模力无法满足生产要求,零件飞边毛刺严重,无法顺利进行量产,最终将料厚增加为2mm才完成生产。而A94挡泥板主体料厚为1.5mm,且注塑机锁模力限制在2300T,要完成顺利量产,需对浇注系统和注塑工艺仔细斟酌。在塑料熔体填充至型腔的过程中,为了克服型腔内熔体对模具的涨开力而有注塑机动模板施加给模具的力成为锁模力。注塑机的锁门单元必须提供足够的锁模力,否者,模具在填充过程中会被涨开或塑料零件会产生飞边毛刺。如图1所示,模具装在动模板和前模板之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挡泥板模具及其注塑工艺,以实现挡泥板需要轻量化,以及不超过现注塑机锁模力限制胜利轻量化挡泥板的目的。为达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挡泥板模具,包括型腔,所述型腔包括前部、中间的隆起结构和后部,分别对应挡泥板O的前部、中间的隆起结构和后部; 所述型腔在挡泥板O中间的隆起结构的上部设置有浇口 Gl ; 所述型腔在挡泥板O中间的隆起结构的上部与后部之间设置有浇口 G2 ; 所述型腔在挡泥板O中间的隆起结构的上部靠前处设置有浇口 G3 ; 所述型腔在挡泥板O中间的隆起结构的上部与前部之间设置有浇口 G4 ; 所述型腔在挡泥板O中间的隆起结构的后部靠外侧设置有浇口 G5 ; 所述型腔在挡泥板O中间的隆起结构的前部靠内侧设置有浇口 G6 ; 所述型腔在挡泥板O中间的隆起结构的后部靠内侧设置有浇口 G7 ; 所述型腔在挡泥板O中间的隆起结构的前部设置有浇口 G8 ; 所述型腔在挡泥板O的前设置有浇口 G9。所述模具包括塑料熔体流道;所述塑料熔体流道包括相互连接主流道衬套11和热流道板22,热流道板22设置有9个横向分支热流道;9个横向分支热流道分别向下与9个纵向热流道相连;其中,4个纵向热流道分别与浇口 GfG4相连,另4个纵向热流道分别通过冷流道与浇口 G5?G7,以及G9相连,浇口 G5?G7,以及G9为冷浇口 ;最后I个纵向热流道经过横向热流道与浇口 G8相连。所述浇口 G8可沿与脱模方向相互垂直双向运动的设置在模具中。所述Gl、G2、G3、G4、G5、G6、G7和G9可沿与脱模方向相互平行双向运动的设置在模具中。型腔的主要部分I厚1.5mm,局部一 2厚1.8mm、局部二 3的厚2.5mm ;主要部分I为前部,中间的隆起结构的前部、上部和后部;局部一 2为隆起结构的内侧部;局部二 3为后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注塑工艺,包括将塑料熔体填充至模具的型腔的过程, 各个浇口的针阀“顺序开启,先开先关”;各浇口的针阀的开启和持续时间如下: 浇口 Gl的针阀在O秒打开,持续4s后关闭;浇口 G2、G3的针阀在1.2s开启,持续2.8s后关闭;浇口 G4的针阀在1.9s开启,持续3.1s后关闭;浇口 G5、G6的针阀在2.8s时开启,持续2.8s后关闭;浇口 G7的针阀在2.9s开启,持续2.6s后关闭;浇口 G8、G9的针阀在2.5s时开启,持续1.5s后关闭。所述浇口 G8的开启方向与脱模方向相互垂直;烧口 G1、G2、G3、G4、G5、G6、G7和G9,开启方向与脱模方向平行。浇口 Gl流量为总流量的263/1385 ; 浇口 G2流量为总流量的162/1385 ; 浇口 G3流量为总流量的181/1385 ; 浇口 G4流量为总流量的169/1385 ; 浇口 G5流量为总流量的130/1385 ; 浇口 G6流量为总流量的129/1385 ; 浇口 G7流量为总流量的146/1385 ; 浇口 G8流量为总流量的118/1385 ; 浇口 G9流量为总流量的87/1385。所述塑料熔体为PP类材料,流长比取200。型腔的锁模力小于2300T。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挡泥板模具生产的挡泥板主体料厚由2mm降低为1.5mm,单个零件的重量将降低300g,四个挡泥板重量降低1200g,这对整车重量的降低是非常可观的。并且能保证整体强度和形状。满足了现在汽车零部件轻量化以降低汽车制造成本和汽车能耗的需求。2、本挡泥板模具提供了一种新的进浇方式——垂直热流道(针阀的开启方向与脱模方向垂直),并且各个浇口位置的设计保证了 PP类材料流长比取200。3、本专利技术的注塑工艺是结合模具提供的新的进浇方式和注塑工艺——“垂直热流道(针阀的开启方向与脱模方向垂直),顺序开启,先开先关”。对比而言,常规的方式热流道的成本较低,工艺调试简单,适用于料厚适中,零件尺寸较小,无锁模力限制的零件的进浇方式。新的进浇方式热流道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但适合料厚较薄的大尺寸零件,特别是对需要放浇口位置脱模角度过小的零件。4、本注塑工艺对控制其注塑压力及锁模力非常有效。对于新工艺中的“顺序开启,先开先关”方式可以避免型腔同时达到最大注塑压力,对于降低大尺寸薄壁零件的锁模力非常有用。使锁模力低于2300T,这样不用更换注塑机,结余了生产成本。5、本挡泥板模具及其注塑工艺实现了如挡泥板这样的大型薄壁制件将锁模力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且零件无飞边毛刺顺利量产的目的;并未类似的大型薄壁制件的制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附图说明】图1为注塑机锁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挡泥板O的结构不意图,图中也显不了挡泥板O的壁厚情况; 图3为浇注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也显示了挡泥板O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浇注系统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也显示了挡泥板O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浇注系统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也显示了挡泥板O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浇注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也显示了挡泥板O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 Al、后模板;A2、动模板;A3、前模板; O、挡泥板;1、主要部分;2、局部一 ;3、局部二 ; Gl?G9、浇口 Gl?浇口 G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挡泥板模具,包括型腔,所述型腔包括前部、中间的隆起结构和后部,分别对应挡泥板(0)的前部、中间的隆起结构和后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在挡泥板(0)中间的隆起结构的上部设置有浇口G1;所述型腔在挡泥板(0)中间的隆起结构的上部与后部之间设置有浇口G2;所述型腔在挡泥板(0)中间的隆起结构的上部靠前处设置有浇口G3;所述型腔在挡泥板(0)中间的隆起结构的上部与前部之间设置有浇口G4;所述型腔在挡泥板(0)中间的隆起结构的后部靠外侧设置有浇口G5;所述型腔在挡泥板(0)中间的隆起结构的前部靠内侧设置有浇口G6;所述型腔在挡泥板(0)中间的隆起结构的后部靠内侧设置有浇口G7;所述型腔在挡泥板(0)中间的隆起结构的前部设置有浇口G8;所述型腔在挡泥板(0)的前设置有浇口G9。
【技术特征摘要】
1.挡泥板模具,包括型腔,所述型腔包括前部、中间的隆起结构和后部,分别对应挡泥板(O)的前部、中间的隆起结构和后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型腔在挡泥板(O)中间的隆起结构的上部设置有浇口 Gl ; 所述型腔在挡泥板(O)中间的隆起结构的上部与后部之间设置有浇口 G2 ; 所述型腔在挡泥板(O)中间的隆起结构的上部靠前处设置有浇口 G3 ; 所述型腔在挡泥板(O)中间的隆起结构的上部与前部之间设置有浇口 G4 ; 所述型腔在挡泥板(O)中间的隆起结构的后部靠外侧设置有浇口 G5 ; 所述型腔在挡泥板(O)中间的隆起结构的前部靠内侧设置有浇口 G6 ; 所述型腔在挡泥板(O)中间的隆起结构的后部靠内侧设置有浇口 G7 ; 所述型腔在挡泥板(O)中间的隆起结构的前部设置有浇口 G8 ; 所述型腔在挡泥板(O)的前设置有浇口 G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熔体流道;所述塑料熔体流道包括相互连接主流道衬套(11)和热流道板(22),热流道板(22)设置有9个横向分支热流道;9个横向分支热流道分别向下与9个纵向热流道相连;其中,4个纵向热流道分别与浇口 Gf G4相连,另4个纵向热流道分别通过冷流道与浇口 G5~G7,以及G9相连,浇口 G5~G7,以及G9为冷浇口 ;最后I个纵向热流道经过横向热流道与浇口 G8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或 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G8可沿与脱模方向相互垂直双向运动的设置在模具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G1、G2、G3、G4、G5、G6、G7和G9可沿与脱模方向相互平行双向运动的设置在模具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型腔的主要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淑琼,徐静,曹建,杨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