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弹副翼操纵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6413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7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导弹操纵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弹副翼操纵机构。它包括一调零螺栓,所述调零螺栓的一端固定在舱体上,调零螺栓的另一端端面为叉口,叉口处固定舵机,舵机处的舵机活塞拉杆连接到副翼转臂上,副翼转臂在同一平面连接两个副翼拉杆,两个副翼拉杆的另一端连接副翼摇臂,副翼摇臂与副翼之间用副翼转轴连接。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传力方式简单可靠,可在有限的空间内将位移更有效的转化为角度。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两个副翼拉杆保持在同一个平面上,舵机活塞杆产生位移时,能保证两个副翼同时差动偏转角度一致,误差减到最小。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副翼转臂在转动时能带动两个副翼拉杆同时反方向转动,从而保证副翼同时反向偏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弹副翼操纵机构
本技术属于导弹操纵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导弹副翼操纵机构。
技术介绍
操纵机构是指导弹控制系统中,从舵机到操纵面转轴之间的一套机械传动装置。它的功用一是使操纵面产生与舵机位移相应的偏转角;二是传递舵机力矩,用以平衡操纵面得铰链力矩。为使导弹产生绕纵轴的滚转力矩,会设计一种副翼操纵机构,翼面始终同时反向偏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力方式简单可靠,可在有限的空间内将位移更有效的转化为角度的导弹副翼操纵机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弹副翼操纵机构,它包括一调零螺栓,所述调零螺栓的一端固定在舱体上,调零螺栓的另一端端面为叉口,叉口处固定舵机,这样可调整舵机的位置,并且可以解决舵机活塞杆伸缩时所产生的自身偏摆角度。舵机处的舵机活塞拉杆连接到副翼转臂上,副翼转臂在同一平面连接两个副翼拉杆,两个副翼拉杆的另一端连接副翼摇臂,副翼摇臂与副翼之间用副翼转轴连接。副翼转臂在转动时能带动两个副翼拉杆同时反方向转动,从而保证副翼同时反向偏转。所述副翼转臂中部设置有轴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传力方式简单可靠,可在有限的空间内将位移更有效的转化为角度。2、本技术两个副翼拉杆保持在同一个平面上,舵机活塞杆产生位移时,能保证两个副翼同时差动偏转角度一致,误差减到最小。3、本技术副翼转臂在转动时能带动两个副翼拉杆同时反方向转动,从而保证副翼同时反向偏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副翼转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副翼传动原理图(第一环节:摆动导杆机构)。图4为副翼传动原理图(第二环节:空间4连杆机构(I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2、3、4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一种导弹副翼操纵机构,它包括一调零螺栓1,所述调零螺栓I的一端固定在舱体上,调零螺栓I的另一端端面为叉口,叉口处固定舵机2,舵机2处的舵机活塞拉杆8连接到副翼转臂3上,副翼转臂3在同一平面连接两个副翼拉杆4,两个副翼拉杆4的另一端连接副翼摇臂5,副翼摇臂5与副翼7之间用副翼转轴6连接。在所述副翼转臂3中部设置有轴承9。导弹副翼整个操纵机构系统在进气道上方,该副翼操纵系统由I个摆动导杆机构与2个空间四杆机构两个环节串联得到,将操纵机构系统传动原理分解如图3、图4:第一环节的舵机活塞杆产生位移s,副翼转臂产生偏转角,偏转角又带动第二环节的副翼摇臂产生偏转角Φ2,副翼臂带动副翼拉杆及从动臂使翼面产生偏转角Ψ,从而得到整个机构的传动关系。为使2个空间四杆机构传动关系一致,现设计一种副翼转臂,见附图1、2。其中两个副翼拉杆保持在同一个平面上,舵机活塞杆产生位移时,能保证两个副翼同时差动偏转角度一致,误差减到最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弹副翼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调零螺栓(1),所述调零螺栓(1)的一端固定在舱体上,调零螺栓(1)的另一端端面为叉口,叉口处固定舵机(2),舵机(2)处的舵机活塞拉杆(8)连接到副翼转臂(3)上,副翼转臂(3)在同一平面连接两个副翼拉杆(4),两个副翼拉杆(4)的另一端连接副翼摇臂(5),副翼摇臂(5)与副翼(7)之间用副翼转轴(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弹副翼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调零螺栓(1),所述调零螺栓(I)的一端固定在舱体上,调零螺栓(I)的另一端端面为叉口,叉口处固定舵机(2),舵机(2)处的舵机活塞拉杆(8)连接到副翼转臂(3)上,副翼转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可人蒋若冰王再玉黄海龙毛端华刘慧慧孙启星杨皖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