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及应用该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的汽车,该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同时与汽车的发动机盖锁钩、发动机盖内板及发动机盖外板固定,该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包括与该发动机盖锁钩及该发动机盖内板固定的主体、二弯折段及二与该发动机盖外板固定的固接端,每一固接端均通过一所述弯折段与该主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可以很好的解决了传统的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刚度太大,行人保护头部碰撞试验中不易变形,导致头部HIC值较大,不满足性能要求的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及应用该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的汽车。
技术介绍
在我国大多数城市,人车混流的局面非常普遍,行人作为交通事故中的弱势群体,伤亡率相对较高,因此对行人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行人保护在欧美国家是强制性法规,也是欧洲新车评价规程中其中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在行人保护头部碰撞试验中,对头部的伤害指标(HIC)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一般情况下,在发动机盖锁钩区域,由于传统的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刚度较大,导致头部碰撞试验过程中,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不易变形,该区域容易出现头部伤害值较大的情形,不易通过行人保护碰撞试验。因此需要对该加强板进行优化,以降低头部保护碰撞试验中在发动机盖锁位置的头部伤害值。同时还需要满足发动机盖抗凹性能,以及发动机盖锁钩安装点强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的汽车。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该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同时与汽车的发动机盖锁钩、发动机盖内板及发动机盖外板固定,该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包括与该发动机盖锁钩及该发动机盖内板固定的主体、二弯折段及二与该发动机盖外板固定的固接端,每一固接端均通过一所述弯折段与该主体连接。优选的,所述二弯折段由所述主体的一侧的两端斜向上延伸形成,所述二固接端由每一弯折段沿着与所述主体平行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所述主体、所述二弯折段、所述固接端形成凹形结构。优选的,所述主体上开设有安装孔,该主体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于该发动机盖锁钩上。优选的,在所述安装孔的周边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的方式固定于该发动机盖锁钩。优选的,所述主体上对应于相应的所述弯折段的位置分别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直径为8_12mm。优选的,所述主体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于该发动机盖内板上。优选的,每一所述固接端都设有凹部,所述固接端通过所述凹部与该发动机盖外板粘接。优选的,所述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的厚度为1.2-1.8mm。优选的,所述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的厚度为1.5mm。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发动机盖锁钩、发动机盖内板及发动机盖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结构可以很好的解决了传统的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刚度太大,行人保护头部碰撞试验中不易变形,导致头部HIC值较大,不满足性能要求的问题,且改动较小,结构简单,制造要求低,同时不需要新增加零件,也不需要改变其他部位的结构关系;工艺方面,仅需开一个豁口即可,工艺易于实现,还起到了减小重量的效果。并且,本技术提供了强度合适的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结构简单紧凑,节省空间,能够同时满足行人保护碰撞碰撞性能,发动机盖抗凹性能,以及发动机盖锁钩安装点强度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应用于汽车上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的立体图;图3为图2所示本技术的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100,包括发动机盖锁钩20、发动机盖内板30、发动机盖外板40及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10,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10包括一与发动机盖锁钩20及发动机盖内板30固定的主体12、二弯折段14及二与发动机盖外板40固定的固接端16,每一固接端16均通过一所述弯折段与主体12连接。所述二弯折段14由所述主体12的一侧的斜向上延伸形成,所述二固接端16由每一弯折段14沿着与所述主体12平行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所述主体12、所述二弯折段14、所述固接端16形成凹形结构。请一并参阅图3,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10的主体12上设有避让孔121,当发动机盖处于关闭状态时,发动机盖锁体(发动机盖锁体与发动机盖锁钩相配合以锁合发动机盖)的一部分会穿过该避让孔121,避让孔1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孔122,安装孔122的直径为6-10_,主体12在安装孔122的周边处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的方式与发动机盖锁钩20连接,主体12再通过点焊的方式与发动机盖内板30连接。主体12在避让孔121的两侧各有一个直径为8-12mm的定位孔124,该定位孔124用于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10与发动机盖内板30之间的定位。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安装孔122的连线与两个所述定位孔124的连线相垂直,以保证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10的连接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122的直径为8.2mm,所述定位孔124的直径为10mm,所述定位孔124、安装孔122的直径的设定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为了不影响发动机盖外板40的外观,本实施例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10与发动机盖外板40采用粘接的方式连接。每一所述固接端16都设有凹部162,所述固接端16通过所述凹部162与发动机盖外板40粘接。所述凹部162内设置有用于将固接端16与发动机盖外板40粘结在一起的胶。本实施例中,为确保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10的强度合适,其材料优选为低碳钢DX52D+Z ;厚度可以为1.2-1.8mm,优选为1.5mm。本技术的结构可以很好的解决了传统的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10刚度太大,行人保护头部碰撞试验中不易变形,导致头部HIC值较大,不满足性能要求的问题,且改动较小,结构简单,制造要求低,同时不需要新增加零件,也不需要改变其他部位的结构关系;工艺方面,仅需在现有的加强板结构上与发动机盖外板连接的部位开一个豁口、以形成本实施例加强板的二弯折段和二固接端,工艺易于实现,还起到了减小重量的效果。并且,本技术提供了强度合适的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10,结构简单紧凑,节省空间,能够同时满足行人保护碰撞碰撞性能,发动机盖抗凹性能,以及发动机盖锁钩安装点强度的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该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同时与汽车的发动机盖锁钩、发动机盖内板及发动机盖外板固定,其特征在于,该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包括与该发动机盖锁钩及该发动机盖内板固定的主体、二弯折段及二与该发动机盖外板固定的固接端,每一固接端均通过一所述弯折段与该主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该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同时与汽车的发动机盖锁钩、发动机盖内板及发动机盖外板固定,其特征在于,该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包括与该发动机盖锁钩及该发动机盖内板固定的主体、二弯折段及二与该发动机盖外板固定的固接端,每一固接端均通过一所述弯折段与该主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弯折段由所述主体的一侧的两端斜向上延伸形成,所述二固接端由每一弯折段沿着与所述主体平行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所述主体、所述二弯折段、所述固接端形成凹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其特征在于:该主体上开设有安装孔,该主体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于该发动机盖锁钩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盖锁钩加强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孔的周边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的方式固定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昌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