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签打印装置用色带盒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75470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7 0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标签打印装置用色带盒,包括色带盒盒体,色带盒盒体内容纳有供打印的打印带,提供打印介质的介质带以及作为载体的载体带;打印带卷绕于打印带卷取轮上,色带盒盒体上设置有相对于色带盒盒体突出的导引臂,打印带沿着第一进给路径到达导引臂;介质带卷绕于介质带卷取轮上,介质带沿着第二进给路径到达导引臂;导引臂内设置有将位于第一进给路径的打印带和位于第二进给路径的介质带分开的分离部,分离部为分离柱。导引臂内第一进给路径和第二进给路径没有被完全隔开,具有较大的安装空间,有效的解决了由于通道狭窄导致的难以装配的问题,同时,由于分离部表面的摩擦系数,促使了打印带和介质带的走带顺畅。(*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标签打印装置用色带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标签打印装置用色带盒。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具有这样一种色带盒,所述的色带盒由上壳体、下壳体构成,所述的色带盒内容纳有供打印的打印带、提供打印介质的介质带和作为载体的载体带。所述的打印带沿着进给路径从排出口排出,且在排出口的上游侧设置有打印部,所述的打印带和介质带在打印部处会合,在打印装置热头的作用下将介质带上的打印信息热转印至打印带上,然后打印带与载体带在出口附近粘合,同时被排出色带盒,在标签打印装置的切刀位置处将粘合后的打印带切断,从而产生用户所需的标签。在专利文献EP1504916B1中提供了一种色带盒,其在导引臂(guide section)上还具有间隔壁(partition wall),其作用是分离打印带和介质带,防止两者在走带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作用相互影响。所述的间隔壁将导引壁分割成两个相邻的通道,打印带以及介质带沿着上述的两个相邻的通道进给至打印位置进行打印任务。然而,上述的导引臂的宽度并不大,具体来说,在6_左右,若分割成两个通道,那么每一个通道的宽度将更加的狭窄。显而易见的,在狭窄的通道中安装打印带和介质带是比较困难的,且所述的打印带和介质带是柔性带,更加严重的加剧了装配困难这一现象。设置的间隔壁,在实际的产品运作过程中虽然起到了分离打印带和介质带的作用,但由于打印带和介质带分别靠于间隔壁的两边壁上,反而加大了打印带和介质带与间隔壁之间的摩擦力,即增大了打印带和介质带的出带力。若打印带和介质带的出带力增大到一定的程度,则会影响打印带和介质带进给的流畅性,导致打印的字符不清晰、缺损、拥堵等不良现象。若出带力过大则会导致色带盒无法打印等严重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标签打印装置用色带盒,以解决现有标签打印装置用色带盒因设置于导引臂的分离不结构不合理而导致安装打印带和介质带困难和打印带及介质带进给的不流畅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标签打印装置用色带盒,包括色带盒盒体,所述色带盒盒体内容纳有供打印的打印带,提供打印介质的介质带以及作为载体的载体带;所述的打印带卷绕于打印带卷取轮上,所述色带盒盒体上设置有相对于色带盒盒体突出的导引臂,所述打印带沿着第一进给路径到达所述导引臂;所述的介质带卷绕于介质带卷取轮上,所述介质带沿着第二进给路径到达所述导引臂;所述导引臂内设置有将位于所述第一进给路径的打印带和位于所述第二进给路径的介质带分开的分离部,其特征是,所述的分离部为分离柱。所述分离柱有两个,分别靠近所述导引臂内的两端部。所述靠近所述导引臂内的两端部的两个分离柱之间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分离柱。所述分离柱为圆柱体。所述分离柱为截面为椭圆形的柱状体。在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后,由于分离部为分离柱,在导引臂内第一进给路径和第二进给路径没有被完全隔开,具有较大的安装空间,有效的解决了由于通道狭窄导致的难以装配的问题,同时,由于与打印带和介质带的接触不再是整个的壁,而只是分离柱的一个面,减小了分离部表面的摩擦系数,大大的降低了打印带与分离部之间的摩擦力,促使了打印带和介质带的走带顺畅。解决了现有标签打印装置用色带盒因设置于导引臂的分离不结构不合理而导致安装打印带和介质带困难和打印带及介质带进给的不流畅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涉及色带盒外观立体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涉及打印装置揭开顶盖后的俯瞰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涉及色带盒去掉上面盖后的俯视图。图3A所示为本技术涉及色带盒走带路径分段示意图。图3B所示为本技术涉及色带盒走带路径立体示意图。图3C所示为本技术图3B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涉及色带盒和打印装置配合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涉及色带盒下面盖正视图。图6所示为本技术涉及打印装置检测区检测柱位置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技术打印装置内部预定义信息的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图8所示为本技术涉及色带盒A视角在装入打印装置中但暂未与检测柱接触示意图。图9所示为本技术图8检测柱位置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所示为本技术打印带带宽度为9mm结构色带盒立体示意图。图11所示为本技术色带盒与打印装置配合示意图。图12所示为本技术色带盒装入打印装置后的打印过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图1所示为本技术涉及色带盒外观立体示意图,所述的色带盒包括色带盒盒体,色带盒盒体由上壳体7和下壳体8共同形成,在上下壳体之间形成可容纳供打印的打印带18,提供打印介质的介质带17和作为载体的载体带20的色带盒腔。一般来说该色带盒还包括介质带驱动轮12,载体带驱动轮13,介质带卷取轮14,打印带卷取轮15,载体带卷取轮16。在色带盒的一侧边缘处具有一个大致成矩形的上下通透的开口,所述开口即为容纳打印装置打印头27的打印区6,且所述的打印区6靠近色带盒的一角,该角部称为第一角部。在色带盒的两侧还具有与打印装置限位件33配合的插销筋32,在后面将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2所示为打印装置I揭开顶盖后的俯瞰图,2所指的区域即为打印装置容纳色带盒的带盒容纳腔。当一种所具有的打印带信息已定的色带盒装入打印装置时,色带盒的侦测部10所在区域的侦测柱11与打印装置的检测区5所在位置的检测柱XY相互作用,用户在打印装置I的输入区3处的键盘31输入所需要的信息,如打印内容,打印格式等。然后即可显示在打印装置I的显示区4处,用户可根据显示的内容检查输入是否有误,最终进行打印任务。[0031 ] 如图3所示为色带盒去掉上面盖后的俯视图,介质带17 —端卷绕于介质带卷取轮14上,一端卷绕于介质带驱动轮12上,在打印装置介质带驱动轴25与介质带驱动轮12相互啮合的情况下,上述的介质带驱动轮12沿着垂直于图纸方向看的逆时针转动,介质带17即由介质带卷取轮14沿着第二进给路径输送到介质带驱动轮12上。所述的第二进给路径是指起于介质带卷取轮14沿着介质带17止于介质带驱动轮12的路径。大体上可分为三段,如图3A所示,从介质带卷取轮14到导引臂22末端即带出口 51为R21段,从带出口 51到载体带驱动轮13为R22段,从载体带驱动轮13到介质带驱动轮12为R23段。所述的导引臂22是指色带盒外壁22a与色带盒内壁22b之间的部分,是突出于色带盒的。为防止介质带17在R23段与载体带20之间发生干涉,故设计了隔离板21b。如图3,打印带18 —端卷绕于打印带卷取轮15上,另一端从打印带卷取轮15所在的第二角部沿着第一进给路径经过色带盒的第三角部到达第一角部。所述的第一进给路径是指起于打印带卷取轮15沿着打印带18止于载体带驱动轮13下游侧的路径。大体上可分为三段,如图3A所示,从打印带卷取轮15到导引壁开始端即介质带卷取轮14所在位置为RU段,从介质带卷取轮14到导引臂22末端即带出口 51为R12段,从带出口 51到载体带驱动轮13下游侧为R13段。在经过第三角部时,为了防止上述的打印带18与介质带17之间发生干涉,故设计有导向板21a。载体带20 —端卷绕于载体带卷取轮16上,另一端沿着进给路径以剥离层面接触载体带驱动轮13的方式在第一角部与打印带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标签打印装置用色带盒,包括色带盒盒体,所述色带盒盒体内容纳有供打印的打印带,提供打印介质的介质带以及作为载体的载体带;所述的打印带卷绕于打印带卷取轮上,所述色带盒盒体上设置有相对于色带盒盒体突出的导引臂,所述打印带沿着第一进给路径到达所述导引臂;所述的介质带卷绕于介质带卷取轮上,所述介质带沿着第二进给路径到达所述导引臂;所述导引臂内设置有将位于所述第一进给路径的打印带和位于所述第二进给路径的介质带分开的分离部,其特征是,所述的分离部为分离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签打印装置用色带盒,包括色带盒盒体,所述色带盒盒体内容纳有供打印的打印带,提供打印介质的介质带以及作为载体的载体带;所述的打印带卷绕于打印带卷取轮上,所述色带盒盒体上设置有相对于色带盒盒体突出的导引臂,所述打印带沿着第一进给路径到达所述导引臂;所述的介质带卷绕于介质带卷取轮上,所述介质带沿着第二进给路径到达所述导引臂;所述导引臂内设置有将位于所述第一进给路径的打印带和位于所述第二进给路径的介质带分开的分离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泉吴刚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