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305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6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公开了一种混合槽,包括,筒体,固定在筒体内部的导流筒,混合槽中的螺旋桨叶穿过导流筒向下延伸至筒体底部。这样的结构将混合槽分为了两个功能区,导流筒内料浆下压区和混合槽底部湍流混合区,从而使料浆的混合更加均匀,提升肥料外观质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槽
本技术涉及化肥生产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高塔造粒复合肥的物料混合搅拌设备。
技术介绍
在高塔造粒复合肥生产工艺中,原料经过破碎称量以后熔融成料浆状再进入混合糟搅拌混合均匀为造粒做准备。现有的混合槽如图1所示,包括,筒体1,固定在筒体内的导流筒2,置于导流筒内部的螺旋桨叶3。因螺旋桨叶全部位于导流筒内部,料浆只能在导流筒内往下压,混合均匀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使料浆充分混合均匀的混合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混合槽,包括,筒体,固定在筒体内部的导流筒,混合槽中的螺旋桨叶穿过导流筒向下延伸至筒体底部。这样的结构将混合槽分为了两个功能区,导流筒内料浆下压区和混合槽底部湍流混合区,从而使料浆的混合更加均匀。优选的,所述的筒体底部和/或内壁上设置有折流板,这样的结构可使筒体底部的湍流扰动更加剧烈,进一步提升混合效果。优选的,所述的螺旋桨叶为两对,其中一对位于导流筒内部,另一对位于筒体底部。这样的结构可使导流筒内部区域的料浆形成的涡流转动更快,进一步提升混合效果。优选的,所述的折流板为6块时,筒体底部的湍流流态更适宜于料浆的充分混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提升肥料颗粒的外观质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混合槽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混合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从图2中可以看出本技术的混合槽包括,筒体4,固定在筒体内部的导流筒5,位于导流筒5内部的螺旋桨叶6,穿过导流筒5向下延伸至筒体4底部的螺旋桨叶7,位于所述筒体底部的折流板8。料浆进入混合槽筒体4后,在螺旋桨叶6及7的搅拌下充分混合,导流筒5内形成料浆螺旋下压区,筒体4底部形成湍流混合区。在两种不同流型和流态的区域内料浆混合更加均匀和彻底。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槽,包括筒体,固定在筒体内部的导流筒,其特征是,混合槽中的螺旋浆叶穿过导流筒向下延伸至筒体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槽,包括筒体,固定在筒体内部的导流筒,其特征是,混合槽中的螺旋浆叶穿过导流筒向下延伸至筒体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槽,其特征是,所述筒体底部和/或内壁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远红何明康马碧群马柳林李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眉山凯尔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