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制速度的搅拌容器结构,包含有一容器、一固定座、一转动装置、一致动件、一弹性体,其中转动装置设于固定座中且具有一转体,该转体设有一单转向带动件,该单转向带动件用以与容器组接,且使转体仅能以单转向地带动容器转动,致动件穿设于固定座且供可往复移动用以带动该转体,弹性体用以使致动件移动时复位用;俾可借致动件的移动而驱动容器转动,以施予容器内的物体(如液体)搅拌、降温等作用,且令致动件可以轻易地连续往复移动而使容器持续转动,进而可便捷地控制容器的搅拌速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控制速度的搅拌容器结构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搅拌容器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控制速度的搅拌容器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代人通常有冲泡饮品如咖啡、牛奶、茶等习惯,而大部分都会先将咖啡粉或牛奶粉装入容器中,再利用热水冲泡后进行搅拌的步骤,但要使咖啡粉或是牛奶粉等冲泡饮料完全溶合于水中,需要搅拌一段时间才会完全均匀溶合于水中,且冲泡后饮品的温度仍然烫口,仍然须要持续地搅拌以降低冲泡饮品的温度,以便于饮用。但是,因为一般都是以手持搅拌杆如筷子类、圆棒类或汤匙类等来进行搅拌,此一方式除了须另外准备搅拌杆之外,也会有搅拌施力不当而造成高温冲泡饮品溅出烫人之虞,另外饮用者的手部也容易酸痛疲劳,此实为不方便之举。相关饮品搅拌的构造技术,请见中国台湾专利第M405243号,虽然可借由按压装置带动容室内的搅拌棒转动,以对容室内所放置的粉状类与液体类的东西,进行混合搅拌均匀的功效,但其具有至少如下的缺失:1、其利用杯体底部所设的搅拌棒来对杯体内的物体进行搅拌,但其仅是搅拌棒于杯体底部搅拌,杯体为固定状没有转动,因此搅拌的效果有限,较理想状态应该是杯体也同时转动,以增进搅拌的效果。2、其按压装置、转动装置以齿条、齿轮的传动构造来带动搅拌棒转动,转动装置与搅拌棒间并没有设置单转向带动结构如单向轴承,所以当按压该按压装置使搅拌棒转动后,按压装置借弹力再反方向移动回复原来状态的过程中,因为转动装置与搅拌棒间仍然是啮合状态,若使用者要再进行按压动作使搅拌棒持续转动,则按压驱动的方向与搅拌棒转动方向相反,所以会产生阻力且容易发生有卡齿情形而无法轻易顺利按压该按压装置,因此无法控制搅拌棒的速度。3、承上述第2点所述,按压装置于回复原状的过程中,也带动了搅拌棒反向转动,所以搅拌棒无法持续地维持同方向转动。4、搅拌棒清洗不方便,容易藏污纳垢。因此习知饮品搅拌的构造技术仍未臻至于理想,实有待加以改善。爰是,本设计人基于产品不断改良创新的理念,乃本着多年从事产品设计开发的实务经验,以及积极潜心研发思考,经由无数次的实际设计实验,致有本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施予容器内的物体搅拌、降温等作用,且让使用者可轻易地控制容器持续进行搅拌动作的可控制速度的搅拌容器结构。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可控制速度的搅拌容器结构,包含有:一供放置欲搅拌的物体的容器;一用以承设容器的固定座,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一转动装置,包含有一枢设于容置空间中的转体,其中该转体设有一单转向带动件、一齿轮体,该单转向带动件用以与容器的底部组接,转体仅能以单转向地带动容器转动;一致动件,穿设于固定座且供可往复移动,致动件具有一用以使齿轮体转动的齿条;一用以使致动件往复移动时复位之用的弹性体,设于容置空间中。所述的容器的底部设有数套孔,而容器进一步包含有一转盘,该转盘表面设有数个供与套孔套设结合的组合柱,以便于更换不同的容器,该转盘底部设有一轴体,该轴体与单转向带动件相组接。所述的固定座由壳体、底板所构成,以于固定座内部形成该容置空间。[0021 ] 所述的固定座设有一可供手部握持的持拿部。所述的单转向带动件为单向轴承。所述的转动装置进一步包含有一齿轮单元,该齿轮单元包含有一位于上侧的齿盘及一位于下侧的传动齿轮,齿盘用以啮合、连动该齿轮体,而齿条啮合、连动该传动齿轮,进而使齿条经由齿轮单元啮合、连动该齿轮体。所述的致动件的一端设有一柄部。所述的固定座向上设有一周边部,以将容器部份包覆;而容器于上侧设有一可遮挡周边部上侧的凸檐。所述的弹性体为拉伸弹簧。所述的容器的底部设有一为预定形状的凸部,而该容器进一步包含有一转盘,该转盘表面设有数个配合凸部形状供与凸部套设结合的槽部,以便于更换不同的容器,该转盘底部设有一轴体,该轴体与单转向带动件相组接。所述的容器内部设有至少一用以搅拌该物体的突出状拌合体。所述的拌合体为弧形肋体状,且以数个状布设于容器内部环侧,使拌合体可构成螺旋状的搅拌作用。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借致动件的移动而驱动容器转动,以施予容器内的物体(如液体)搅拌、降温等作用,且令致动件可以轻易地连续往复移动而使容器持续转动,进而可便捷地控制容器的搅拌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容器、固定座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去掉容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座中的构造示意图;图3A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座中的构造平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实施例平面图;图6为本技术的使用实施例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9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拌合体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立体图;图11为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2为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其固定座中的构造平面图;图13为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其固定座中的使用状态平面图;图14为本技术容器、转盘的另一结合构造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图15为本技术拌合体的再一较佳实施例立体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容器 10轴体 101凸檐 102拌合体11套孔 12转盘 13组合柱131轴体 132槽部 133凸部 14`固定座20壳体 21周边部211底板 22持拿部221定位柱222导引部223转动装置30转体 31单转向带动件311齿轮体312齿轮单元32齿盘 321传动齿轮322致动件40齿条 41柄部 42弹性体 5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1、图2、图6所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一容器10、一固定座20、一转动装置30、一致动件40、一弹性体50 ;可借拉动致动件40而驱动容器10转动,以施予容器10内的物体(如液体)搅拌、降温等作用,且让使用者可轻易地连续拉动致动件40以使容器10持续进行搅拌动作,进而可便捷地控制容器10的搅拌速度。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容器10供容装物体如液体、粉末、固体其中之一或其混合者,于容器10内部的底侧设有至少一用以搅拌该物体且形状符合流体搅拌工学的突出状拌合体11,容器10外部的底侧设有数套孔12。容器10进一步包含有一转盘13,该转盘13表面设有数个供与套孔12套设结合的组合柱131,以使容器10、转盘13容易组拆,以便于更换不同的容器10,转盘13底部设有一轴体132。请再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固定座20用以承设该容器10,固定座20由壳体21、底板22所构成且可于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其中底板22设有一可供手部握持的持旱部221 ο请参阅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的转动装置30包含有枢设于固定座20容置空间中的一转体31、一齿轮单元32,其中该转体31枢设于底板22所设的一定位柱222,转体31上侧设有一单转向带动件311如单向轴承,转体31下侧设有一齿轮体312,该单转向带动件311与转盘13的轴体132相组接,且使转体31仅能以单转向地带动转盘13、容器10转动。该齿轮单元32包含有一位于上侧的齿盘321及一位于下侧的传动齿轮322,其中齿盘321用以啮合、连动该齿轮体312。该致动件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制速度的搅拌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供放置欲搅拌的物体的容器;一用以承设容器的固定座,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一转动装置,包含有一枢设于容置空间中的转体,其中该转体设有一单转向带动件、一齿轮体,该单转向带动件用以与容器的底部组接,转体仅能以单转向地带动容器转动;???一穿设于固定座且供可往复移动的致动件,致动件具有一用以使齿轮体转动的齿条;一用以使致动件往复移动时复位之用的弹性体,设于容置空间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制速度的搅拌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供放置欲搅拌的物体的容器; 一用以承设容器的固定座,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 一转动装置,包含有一枢设于容置空间中的转体,其中该转体设有一单转向带动件、一齿轮体,该单转向带动件用以与容器的底部组接,转体仅能以单转向地带动容器转动; 一穿设于固定座且供可往复移动的致动件,致动件具有一用以使齿轮体转动的齿条; 一用以使致动件往复移动时复位之用的弹性体,设于容置空间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速度的搅拌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容器的底部设有数套孔,而容器进一步包含有一转盘,该转盘表面设有数个供与套孔套设结合的组合柱,转盘底部设有一轴体,该轴体与单转向带动件相组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速度的搅拌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座由壳体、底板所构成,于固定座内部形成容置空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速度的搅拌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座设有一可供手部握持的持拿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速度的搅拌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单转向带动件为单向轴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速度的搅拌容器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珝筬,
申请(专利权)人:杨珝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