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文雄专利>正文

背带式施肥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0366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6 06:50
一种背带式施肥篮,包括篮筐、背带,所述篮筐中部设有连接桥架,连接桥架上设有固定背带的固定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使用背带,能解放使用者的双手,让使用者能够双手操作,提高施肥的效率,篮筐一侧内凹,能紧贴使用者的腹部,配合斜跨背带和平衡背带,化肥在篮筐内不会因颠簸而洒出。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很好的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带式施肥篮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用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背带式施肥篮。
技术介绍
化肥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人工制备的含有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肥料。在田间施用化肥时,往往是手工操作,需要一手拿化肥,一手施肥,化肥包装较大时尤为不便,由于是单手操作,施肥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带式施肥篮,以解决现有农田施肥时,一手拿化肥,一手施肥,单手操作效率低,施肥极不方便等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带式施肥篮,包括篮筐、背带,所述篮筐中部设有连接桥架,连接桥架上设有固定背带的固定环。作为优选,所述篮筐一侧边呈内凹状。作为优选,所述篮筐边缘对称设置有平衡背带的固定孔。作为优选,所述背带包括斜跨背带和平衡背带,所述斜跨背带两端聚合后与斜跨挂钩连接,该斜跨挂钩穿置在固定环内,所述平衡背带的两端部均设有平衡挂钩,该平衡挂钩穿置在固定孔内。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桥架的两端采用活动连接方式固定在篮筐上,该连接桥架两侧还设置有左侧连接支板和右侧连接支板,左、右侧连接板上均设有凸台,篮筐上有与凸台对应的凹槽,所述凸台扣合在凹槽内。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使用背带,能解放使用者的双手,让使用者能够双手操作,提高施肥的效率,篮筐一侧内凹,能紧贴使用者的腹部,配合斜跨背带和平衡背带,化肥在篮筐内不会因颠簸而洒出。该技术很好的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斜跨背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平衡背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使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斜跨背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平衡背带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该背带式施肥篮,包括篮筐1、背带等。背带包括斜跨背带3和平衡背带4。其篮筐I 一侧边呈内凹状,篮筐I中部设有连接桥架2,连接桥架2上设有一个至多个固定环27。篮筐I边缘对称设置有平衡背带4的第一固定孔29、第二固定孔28。斜跨背带3两端聚合后与斜跨挂钩31连接,该斜跨挂钩31穿置在固定环27内,平衡背带4的两端部均设有平衡挂钩41、42,平衡挂钩41、42分别穿置在第一固定孔29、第二固定孔28内。连接桥架2的两端可以采用活动连接方式,比如通过螺栓26、绳带、暗扣等方式固定在篮筐I上,该连接桥架2两侧还设置有左侧连接支板21和右侧连接支板22,左、右侧连接支板21、22上均设有凸台24,篮筐I上有与凸台24对应的凹槽25,凸台24扣合在凹槽25内。斜跨背带3和平衡背带4均可调整长度,方便使用者佩戴。篮筐I内可一次携带20KG左右的化肥。篮筐I 一侧内凹,能够与使用者身体紧贴。使用者在身体上固定好斜跨背带3和平衡背带4,篮筐I不会晃动,篮筐I内的化肥也不易洒出,使用者10可以双手施肥,效率大大提高。连接桥架2是可拆卸结构,便于多个篮筐I进行堆叠,方便篮筐的包装和运输。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技术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带式施肥篮,包括篮筐、背带,其特征是所述篮筐中部设有连接桥架,连接桥架上设有固定背带的固定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带式施肥篮,包括篮筐、背带,其特征是所述篮筐中部设有连接桥架,连接桥架上设有固定背带的固定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带式施肥篮,其特征是所述篮筐一侧边呈内凹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带式施肥篮,其特征是所述篮筐边缘对称设置有平衡背带的固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带式施肥篮,其特征是所述背带包括斜跨背带和平衡背带,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雄
申请(专利权)人:王文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