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视频译码的多区扫描次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0219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6 06:28
一种用于在视频编码过程中对变换系数进行编码的方法包含:将变换系数块划分成多个区;确定用于所述多个区中的每一者的扫描次序;以及根据所述多个区中的每一者的相应的所确定扫描次序对所述多个区中的每一者中的所述变换系数中的每一者执行扫描。在另一实例中,一种用于在视频编码过程中对变换系数进行解码的方法包含:接收变换系数的一维阵列;确定所述一维阵列的多个区段中的每一者的扫描次序,其中所述一维阵列的每一区段对应于界定变换系数块的多个区中的一者;以及根据区的所述一维阵列的所述区段中的每一者的相应所确定扫描次序对所述区段中的每一者中的所述变换系数中的每一者执行扫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视频译码的多区扫描次序本申请案主张2011年6月29日申请的第61/502,753号美国临时申请案和2011年11月I日申请的第61/554,380号美国临时申请案的权利,所述两个美国临时申请案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视频译码,且更明确地说涉及用于对通过视频译码过程产生的变换系数进行扫描和译码的技术。
技术介绍
数字视频能力可并入到广泛范围的装置中,包括数字电视、数字直播系统、无线广播系统、个人数字助理(PDA)、膝上型或桌上型计算机、数码相机、数字记录装置、数字媒体播放器、视频游戏装置、视频游戏控制台、蜂窝式或卫星无线电电话、视频电话会议装置及类似装置。数字视频装置实施视频压缩技术,例如通过MPEG-2、MPEG-4、ITU-T H.263、ITU-TH.264/MPEG-4第10部分高级视频译码(AVC)、目前正在开发的高效率视频译码(HEVC)标准和此些标准的扩展部分定义的标准中描述的技术,以便更有效地发射、接收和存储数字视频息。视频压缩技术包含空间预测及/或时间预测,以减少或移除视频序列中所固有的冗余。对于基于块的视频译码,一视频帧或切片可以分割成多个块。每一块可被进一步分害I]。使用相对于相同帧或切片中的相邻块中的参考样本的空间预测对经帧内译码(I)帧或切片中的块进行编码。经帧间译码(P或B)帧或切片中的块可使用相对于相同帧或切片中的相邻块中的参考样本的空间预测,或相对于其它参考帧中的参考样本的时间预测。空间或时间预测产生用于待译码块的预测性块。残余数据表示待译码原始块与预测性块之间的像素差。经帧间译码块是根据指向形成预测块的参考样本块的运动向量及指示经译码块与预测性块之间的差的残余数据编码的。经帧内译码块是根据帧内译码模式及残余数据编码的。为了进一步压缩,可将残余数据从像素域变换到变换域,从而产生残余变换系数,接着可对残余变换系数进行量化。可用特定次序扫描最初布置成二维阵列的经量化变换系数以产生变换系数的一维向量用于熵译码。
技术实现思路
一般来说,本专利技术描述用于对视频译码过程中的与残余视频数据块相关联的变换系数进行译码的装置和方法。本专利技术中所描述的技术、结构和方法适用于使用例如上下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译码(CABAC)译码等熵译码来对变换系数进行熵译码的视频译码过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提出一种用于在视频编码中对变换系数进行编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将变换系数块划分成多个区;确定用于所述多个区中的每一者的扫描次序;以及根据所述多个区中的每一者的相应的所确定扫描次序对所述多个区中的每一者中的所述变换系数中的每一者执行扫描,由此产生变换系数的一维阵列。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例中,提出一种用于在视频解码过程中对变换系数进行解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接收变换系数的一维阵列;确定所述一维阵列的多个区段中的每一者的扫描次序,其中所述一维阵列的每一区段对应于界定变换系数块的多个区中的一者;以及根据区的所述一维阵列的所述区段中的每一者的相应所确定扫描次序对所述区段中的每一者中的所述变换系数中的每一者执行扫描,由此产生所述变换系数块。随附图式及以下描述中陈述一个或一个以上实例的细节。其它特征、目标和优点将从所述描述和图式以及权利要求书而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有效性映射译码过程的概念图。图2是说明用于有效性映射译码的扫描模式和方向的概念图。图3是说明实例视频译码系统的框图。图4是说明实例视频编码器的框图。图5是说明用于视频编码中的多区扫描过程的概念图。图6是说明用于视频编码中的多区扫描过程的另一概念图。图7是说明实例视频解码器的框图。图8是说明用于视频解码中的多区扫描过程的概念图。图9是说明用于视频解码中的多区扫描过程的另一概念图。图10是说明实例视频编码过程的流程图。图11是说明实例视频解码过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数字视频装置实施视频压缩技术以更有效地发射和接收数字视频信息。视频压缩可应用空间(帧内)预测和/或时间(帧间)预测技术来减少或移除视频序列中固有的冗余。存在一种新的视频译码标准,即高效率视频译码(HEVC),其正由ITU-T视频译码专家组(VCEG)和IS0/IEC动画专家组(MPEG)的视频译码联合合作小组(JCT-VC)进行开发。称为“HEVC工作草案6”或“WD6”的HEVC标准的近期草案描述于布洛斯(Bross)等人的文档JCTVC-H1003 “高效率视频译码(HEVC)文本规格草案6 (High efficiency videocoding(HEVC)text specification draft6)” (ITU-T SG16WP3 和 IS0/IEC JTC1/SC29/WGll的视频译码联合合作小组(JCT-VC),第8次会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2012年2月)中,其从 2012 年 6 月 I 日起可从 http://phenix.1nt-evry.fr/jct/doc_end_user/documents/8_San% 20Jose/ffglI/JCTVC-H1003-v22.zip 下载。对于根据当前正在由JCT-VC开发的HEVC标准的视频译码,视频帧可分割成译码单元。译码单元(CU)大体上是指充当对其应用各种译码工具以进行视频压缩的基本单元的图像区域。CU通常具有可指示为Y的一个明度分量以及可指示为U和V的两个色度分量。取决于视频取样格式,就样本数目而言的U和V分量的大小可与Y分量的大小相同或不同。⑶通常为正方形的,且可认为类似于例如在其它视频译码标准(例如ITU-TH.264)下的所谓的宏块。为实现合乎需要的译码效率,CU可取决于视频内容而具有可变大小。另外,译码单元可分裂成较小块用于进行预测或变换。明确地说,每一译码单元可进一步分割成一个或一个以上预测单元(PU)和一个或一个以上变换单元(TU)。预测单元可认为是类似于根据例如H.264标准的其它视频译码标准的所谓的分割区。变换单元(TU)大体上是指残余数据块,变换被应用于所述残余数据块以产生变换系数。⑶通常具有指示为Y的一个明度分量以及指示为U和V的两个色度分量。取决于视频取样格式,就样本数目而言的U和V分量的大小可与Y分量的大小相同或不同。然而,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可适用于例如可使用其它类型的色彩坐标系统的其它标准或其它类型的视频块。为了对块(例如,视频数据的预测单元)进行译码,首先导出用于所述块的预测值。可经由帧内⑴预测(即空间预测)或帧间(P或B)预测(S卩,时间预测)来导出也称为预测性块的预测值。因此,一些预测单元可使用相对于相同帧(或切片)中的相邻参考块中的参考样本的空间预测来进行帧内译码(I),且其它预测单元可相对于其它先前经译码帧(或切片)中的参考样本块进行单向帧间译码(P)或双向帧间译码(B)。在每一情况下,参考样本均可用于形成用于待译码块的预测块。在识别出预测值之后,即刻计算原始视频数据块与其预测值之间的差。此差也称为预测残余,且是指待译码块的像素与参考块的对应参考样本(其可为整数精度像素或经内插分数精度像素)(即,预测值)之间的像素差。为实现较好压缩,通常例如使用离散余弦变换(DCT)、整数变换、Karhunen-Loeve (K-L)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视频编码过程中对变换系数进行编码的方法,其包括:将变换系数块划分成多个区;确定用于所述多个区中的每一者的扫描次序;以及根据所述多个区中的每一者的相应的所确定扫描次序对所述多个区中的每一者中的所述变换系数中的每一者执行扫描以产生变换系数的一维阵列。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6.29 US 61/502,753;2011.11.01 US 61/554,3801.一种用于在视频编码过程中对变换系数进行编码的方法,其包括: 将变换系数块划分成多个区; 确定用于所述多个区中的每一者的扫描次序;以及 根据所述多个区中的每一者的相应的所确定扫描次序对所述多个区中的每一者中的所述变换系数中的每一者执行扫描以产生变换系数的一维阵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所述多个区中的一个区所确定的所述扫描次序不同于针对所述多个区中的其它区所确定的所述扫描次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所确定的扫描次序对于所述多个区中的每一区是相同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扫描是上下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译码CABAC过程中的有效性映射扫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变换系数块划分成多个区包括基于块大小、预测模式或运动信息将所述变换系数块划分成多个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扫描次序为以下各者中的一者:前向水平扫描、前向垂直扫描、前向对角线扫描、逆水平扫描、逆垂直扫描,和逆对角线扫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区中的至少一者具有由边界线界定的三角形形状,所述边界线与所述变换系数块的顶部线具有交叉点且所述边界线相对于所述变换系数块的所述顶部线 形成角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变换系数块划分成多个区包括将所述变换系数块划分成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所述第一区所确定的所述扫描次序为水平扫描次序, 其中所述第一区具有第一边界线,其与所述变换系数块的所述顶部线具有由最大值6或(W/4+2)界定的交叉点,其中W为所述变换系数块的宽度, 其中所述第二区具有第二边界线,其与所述变换系数块的所述顶部线具有由最小值(W/2+4)或W界定的交叉点,且 其中所述第一边界线与所述第二边界线相对于所述变换系数块的所述顶部线形成30。角。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所述第一区所确定的所述扫描次序为垂直扫描次序, 其中所述第一区具有第一边界线,其与所述变换系数块的所述顶部线具有由最大值6或(H/4+2)界定的交叉点,其中H为所述变换系数块的高度, 其中所述第二区具有第二边界线,其与所述变换系数块的所述顶部线具有由最小值(H/2+4)或H界定的交叉点,且 其中所述第一边界线与所述第二边界线相对于所述变换系数块的所述顶部线形成60。角。11.一种用于在视频解码过程中对变换系数进行解码的方法,其包括: 接收变换系数的一维阵列; 确定所述一维阵列的多个区段中的每一者的扫描次序,其中所述一维阵列的每一区段对应于界定变换系数块的多个区中的一者;以及 根据所述一维阵列的每一区段的相应所确定扫描次序对所述区段中的所述变换系数中的每一者执行扫描以产生所述变换系数块。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所述一维阵列的一个区段所确定的所述扫描次序不同于针对一维阵列的其它区段所确定的所述扫描次序。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所确定的扫描次序对于所述一维阵列的每一区段是相同的。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扫描为上下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译码CABAC过程中的有效性映射扫描。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变换系数块的所述多个区是基于块大小、预测模式,或运动信息。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扫描次序为以下各者中的一者:前向水平扫描、前向垂直扫 描、前向对角线扫描、逆水平扫描、逆垂直扫描,和逆对角线扫描。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区中的至少一者具有由边界线界定的三角形形状,所述边界线与所述变换系数块的顶部线具有交叉点且所述边界线相对于所述变换系数块的所述顶部线形成角度。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变换系数的所述一维阵列具有三个区段,且其中所述多个区包含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对应于所述第一区的所述区段所确定的所述扫描为水平扫描次序, 其中所述第一区具有第一边界线,其与所述变换系数块的所述顶部线具有由最大值6或(W/4+2)界定的交叉点,其中W为所述变换系数块的宽度, 其中所述第二区具有第二边界线,其与所述变换系数块的所述顶部线具有由最小值(W/2+4)或W界定的交叉点,且 其中所述第一边界线与所述第二边界线相对于所述变换系数块的所述顶部线形成30。角。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对应于所述第一区的所述区段所确定的所述扫描次序为垂直扫描次序, 其中所述第一区具有第一边界线,其与所述变换系数块的所述顶部线具有由最大值6或(H/4+2)界定的交叉点,其中H为所述变换系数块的高度, 其中所述第二区具有第二边界线,其与所述变换系数块的所述顶部线具有由最小值(H/2+4)或H界定的交叉点,且 其中所述第一边界线与所述第二边界线相对于所述变换系数块的所述顶部线形成60。角。21.—种经配置以在视频编码过程中对变换系数进行编码的设备,其包括: 视频编码器,其经配置以: 将变换系数块划分成多个区; 确定用于所述多个区中的每一者的扫描次序;以及 根据所述多个区中的每一者的相应的所确定扫描次序对所述多个区中的每一者中的所述变换系数中的每一者执行扫描以产生变换系数的一维阵列。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中针对所述多个区中的一个区所确定的所述扫描次序不同于针对所述多个区中的其它区所确定的所述扫描次序。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所确定的扫描次序对于所述多个区中的每一区是相同的。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扫描是上下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译码CABAC过程中的有效性映射扫描。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视频编码器进一步经配置以基于块大小、预测模式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云非翔林·王马尔塔·卡切维奇
申请(专利权)人: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