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具有:设置有并联电连接的多个电容器元件(12)的单个电容器块(14),每个所述电容器元件(12)在每个端部上具有端子部(18a、18b);电连接电容器元件(12)的第一端子部(18a)的第一电极板(20a);电连接电容器元件(12)的第二端子部(18b)并且持续到有第一端子部(18a)的侧面的第二电极板(20b);以及电旁路第二电极板(20b)的至少一个旁路电极板(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用电容器块的电容器,电容器块由相互并联地电连接的多个电容器元件构成。
技术介绍
通常,具有超过100 μ F的大电容的电容器采用电容器块,为了提供所需的静电电容,通过预备各自具有小于100 μ F或者大约IOOyF的电容的多个电容器元件以及利用诸如扁股铜线等等的连接器使电容器元件互相并联连接,来制作电容器块。一些电容器具有互相并联连接的多个这种电容器块。当这种电容器用作诸如逆变器等等的电力转换器中的平滑电容器时,来自该逆变器的具有载频等等的脉动电流流经该电容器。此时,电容器元件和连接器自发热,并且易于使它们的使用寿命缩短。迄今为止,并联的平板已经被用作连接器,通过该连接器,电容器元件被互相并联连接,用于降低自感,提高高频特性以及减少电容器的自加热(参见日本第3771977号专利以及日本第3357314号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日本第3771977号专利公开了并联平板的各种连接结构。然而,因为图解的连接结构是绝缘设计的主体,所以对于折叠电极的连接长度没有给予充分的考虑,并且因此自感没有充分地降低。根据日本第3357314号专利,注意力被集中在流经电容器元件的电流上,而且连接结构由与该电流相反方向的并联平板构成,与电容器块(由以五行两列的多个电容器元件组装的电容器块)的侧面成包围关系。然而,如日本第3357314号专利的图2 (e)所示,因为该连接结构是一体化壳体结构,所以在将部件组装成为电容器中出现困难。具体地,根据日本第3357314号专利公开的结构,如图2 (e)所示,包围电容器块的侧面的两侧上的连接板6a和延长板6b是一体化结构。为了将部件组装成为电容器,连接板4a被连接到电容器块的一些端子,并且连接板4b被连接到电容器块的其它端子,之后延长板5被连接到连接板4a。此后,电容器块被插入由两个连接板6a以及单个延长板6b包围的空间中,并且两个连接板6a的端部被连接到连接板4b。利用日本第3357314号专利公开的结构,将电容器块插入由互相一体化的两个连接板6a和单个延长板6b所包围的空间中是麻烦的。此外,当连接板和延长板连接时难以保持部件,同样难以组装部件。此外,依据电容器块的尺寸,必需预备专用连接结构(壳体结构)。该专用连接结构不能处理规格变化,并且容易导致成本增加。尽管据说日本第3357314号专利中公开的电容器已经使它的自感减少到大约常规电容器的1/4,但是声明的自感减少并不充分。已经考虑到以上问题作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容器,该电容器并不要求预备专用连接结构,能够灵活地处理规格变化等等,具有减少的成本,并且使它的自感降低。[I]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有一种电容器,所述电容器采用由互相并联电连接的多个电容器元件构成的电容器块,每个所述电容器元件在其各个端部上具有端子,所述电容器包括:电连接电容器元件的端子中的各自的一个端子的第一电极板,电连接电容器元件的端子中的各自的另一个端子并且朝向端子中的一个端子延伸的第二电极板,以及电旁路第二电极板的至少一个旁路电极板,其中,第二电极板包括电连接电容器元件的端子中的各自的另一个端子的连接器、面对第一电极板的延伸部、以及使连接器和延伸部互相连接的接合部,连接器、延伸部以及接合部互相成一体,旁路电极板包括电连接到第二电极板的延伸部的第一接合部、电连接到第二电极板的连接器的第二接合部、和使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互相连接的第三接合部,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和第三接合部互相成一体,第二电极板的接合部位于电容器块的下表面下方,以及旁路电极板的所述第三接合部被安置成面对所述电容器块的侧面的关系。[2]在本专利技术中,旁路电极板包括至少两个旁路电极板,该至少两个旁路电极板被设置为电容器块插入它们之间的互相面对的关系。[3]在本专利技术中,旁路电极板包括沿着电容器块的一侧排列的至少两个旁路电极板。[4]在本专利技术中,至少一个旁路电极板具有基本上对准电容器块的上表面安置的上端。[5]在本专利技术中,电容器块的电容器元件沿着层叠方向被层叠,并且如果旁路电极板沿着电容器兀件的层叠方向的长度由L表不,电容器块的电容器兀件的数量由N表不,而且每个所述电容器元件沿着层叠方向的长度由m表示,那么长度L落在以下范围中:m〈L〈mXN。[6]在本专利技术中,长度L落在以下范围中:mX (N_l)〈L〈mXN。[7]在本专利技术中,至少一个旁路电极板的长度L落在以下范围中:m〈L〈2Xm。[8]在本专利技术中,电容器进一步包括复合的电容器块,复合的电容器块由具有相互面对的侧面的至少两个电容器块的排列构成。[9]在本专利技术中,电容器进一步包含用于冷却电容器块的端子中的一个端子和端子中的另一个端子中的至少一个端子的冷却构件,其中,该冷却构件被设置为面对排列电容器块的端子中的一个端子的区域和排列电容器块的端子中的另一个端子的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器并不要求预备专用连接结构,能够灵活地处理规格变化,具有减少的成本,并且它的自感降低。通常,当大于容许电流的电流流经电容器时,电容器的温度随时间而上升,超出对于电容器的容许温度,直到电容器最终可能产生烟和着火为止。然而,因为电容器具有冷却构件,所以即使当大于容许电流的电流流经电容器时,电容器的温度也不会超出其容许温度。因此,防止电容器遭受以上缺点。【附图说明】图1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第一电容器)的立体图;图1B是旁路电极板被部分切除的第一电容器的侧视图;图1C是从上方看到的第一电容器的平面图;图2A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的立体图;图2B是旁路电极板被部分切除的第二电容器的侧视图;图2C是从上方看到的第二电容器的平面图;图3A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容器(第三电容器)的立体图;图3B是旁路电极板被部分切除的第三电容器的侧视图;图3C是从上方看到的第三电容器的平面图;图4A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容器(第四电容器)的立体图;图4B是旁路电极板被部分切除的第四电容器的侧视图;图4C是从上方看到的第四电容器的平面图;图5A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电容器(第五电容器)的立体图;图5B是旁路电极板被部分切除的第五电容器的侧视图;图5C是从上方看到的第五电容器的平面图;图6A是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电容器(第六电容器)的立体图;图6B是旁路电极板被部分切除的第六电容器的侧视图;图6C是从上方看到的第六电容器的平面图;图7是根据第七实施例的电容器(第七电容器)的立体图;图8是根据第八实施例的电容器(第八电容器)的立体图;图9是根据第九实施例的电容器(第九电容器)的立体图;图10是根据第十实施例的电容器(第十电容器)的立体图;图11是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电容器(第十一电容器)的立体图;图12A是根据比较实例的电容器的立体图;图12B是根据比较实例的、旁路电极板被部分切除的电容器的侧视图;图12C是根据比较实例的从上方看到的电容器的平面图;图13是测量电容器的电感的处理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图1到13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容器。以下描述的电容器仅仅具有图解的基本部份,并且处于它们的产品形态的电容器的外部壳体、外部端子、填充物等等被省略描述和说明。如图1A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容器(以下称为“第一电容器10A”)具有由多个电容器元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采用由互相并联电连接的多个电容器元件(12)构成的电容器块(14),每个所述电容器元件(12)在其各个端部上具有端子(18a,18b),所述电容器包括:第一电极板(20a),所述第一电极板(20a)电连接所述电容器元件(12)的端子中的各个端子(18a);第二电极板(20b),所述第二电极板(20b)电连接所述电容器元件(12)的端子中的各个另一端子(18b),并且朝向所述端子中的端子(18a)延伸;和至少一个旁路电极板(22),电旁路所述第二电极板(20b);其中,所述第二电极板(20b)包括电连接所述电容器元件(12)的端子中的所述各个另一端子(18b)的连接器(24)、面对所述第一电极板(20a)的延伸部(26)、以及使所述连接器(24)和所述延伸部(26)互相连接的接合部(28),所述连接器(24)、所述延伸部(26)和所述接合部(28)彼此成一体;所述旁路电极板(22)包括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极板(20b)的所述延伸部(26)的第一接合部(22a)、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极板(20b)的所述连接器(24)的第二接合部(22b)、以及使所述第一接合部(22a)和所述第二接合部(22b)互相连接的第三接合部(22c),所述第一接合部(22a)、所述第二接合部(22b)和所述第三接合部(22c)彼此成一体;所述第二电极板(20b)的所述接合部(28)位于所述电容器块(14)的下表面下方;并且所述旁路电极板(22)的所述第三接合部(22c)被安置成面对所述电容器块(14)的侧面的关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6.29 JP 2011-1438181.一种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采用由互相并联电连接的多个电容器元件(12)构成的电容器块(14),每个所述电容器元件(12)在其各个端部上具有端子(18a,18b),所述电容器包括: 第一电极板(20a),所述第一电极板(20a)电连接所述电容器元件(12)的端子中的各个端子(18a); 第二电极板(20b),所述第二电极板(20b)电连接所述电容器元件(12)的端子中的各个另一端子(18b),并且朝向所述端子中的端子(18a)延伸;和至少一个旁路电极板(22),电旁路所述第二电极板(20b);其中,所述第二电极板(20b )包括电连接所述电容器元件(12 )的端子中的所述各个另一端子(18b)的连接器(24)、面对所述第一电极板(20a)的延伸部(26)、以及使所述连接器(24)和所述延伸部(26)互相连接的接合部(28),所述连接器(24)、所述延伸部(26)和所述接合部(28)彼此成一体; 所述旁路电极板(22)包括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极板(20b)的所述延伸部(26)的第一接合部(22a)、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极板(20b)的所述连接器(24)的第二接合部(22b)、以及使所述第一接合部(22a)和所述第二接合部(22b)互相连接的第三接合部(22c),所述第一接合部(22a)、所述第二接合部(22b)和所述第三接合部(22c)彼此成一体; 所述第二电极板(20b )的所述接合部(28 )位于所述电容器块(14 )的下表面下方;并且所述旁路电极板(22)的所述第三接合部(22c)被安置成面对所述电容器块(14)的侧面的关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电极板(22)包括至少两个旁路电极板(22),所述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依田武治,立山健一,柳桥清一,加藤芳邦,
申请(专利权)人:双信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