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测定损伤岩盐自恢复量的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6468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5 0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定损伤岩盐自恢复量的试验装置,包括筒体、加热垫片、底座、上盖、上压杆、下支撑杆、双路伺服液压站、上路储气罐、下路储气罐、压差计和气压加载装置;双路伺服液压站的出油口通过管路与筒体内连通,上路储气罐和下路储气罐的出气口分别通过管路与筒体内连通,压差计设置在上路储气罐与下路储气罐之间,气压加载装置的出气口分别通过管路与上路储气罐的进气口和下路储气罐的进气口连接。该装置实现了在损伤岩盐的自恢复过程中对损伤自恢复量的同步测量,测量速度快、精度高;可以通过改变损伤岩盐所处的应力、温度和湿度状态模拟真实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自恢复过程并实现自恢复量的全过程实时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测定损伤岩盐自恢复量的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损伤岩盐自恢复的试验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测定损伤岩盐自恢复量的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盐岩体具有孔隙率低,渗透性小,损伤自恢复能力强等优点,加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分布广等优良特性,被国际上公认为是石油、天然气储备和高放射性废物处置的理想场所。但在盐穴水溶建腔期和储库运营期,仍时有腔体失效和油气泄露等事故的发生。在盐穴水溶建腔期,由于腔体水溶开采扰动了岩盐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使得腔体围岩应力释放,势必在腔体周围产生岩石松动圈,引发岩盐的损伤破坏;在油气储存运营过程中,由于腔体内流体被频繁抽、注,腔内流体压力不断波动,再加之地应力的共同作用,也会导致腔壁岩盐受到损伤而出现裂隙。这些损伤增加了岩盐的渗透性,不利于腔体的密封和稳定。同时,在一定地质条件下损伤岩盐晶体完全可以通过再结晶作用在损伤处形成新的晶体结构,促使损伤盐岩的裂隙愈合,改善岩盐腔体内部受损岩盐的力学特性,降低渗透率。因此,掌握岩盐的损伤自恢复机理对建腔期和油气储库运营期的灾害防治有着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而对岩盐损伤-自恢复机理的研究必须有准确测量损伤岩盐自恢复量的方法。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损伤岩盐自恢复量研究的专门设备,相关的研究中,损伤岩盐自恢复的养护设施和自恢复量的测量设备是分开的,造成对损伤自恢复过程不能连续测量,且不能实现岩盐在复杂自恢复条件下进行自恢复量的测量。这种测量方法既浪费时间,又受岩盐自恢复环境改变的影响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为了解决传统测量损伤岩盐自恢复量方法中自恢复养护设施和测量设备分离,不能连续准确测量自恢复量,且耗时费力的问题,需要找到一种能联合自恢复养护平台和自恢复测量平台的损伤岩盐自恢复量测定试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测定损伤岩盐自恢复量的试验装置。该装置是利用自恢复养护和自恢复测量综合系统,通过测量损伤岩盐渗透率来全程同步测定其自恢复量的试验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测定损伤岩盐自恢复量的试验装置,包括筒体、加热垫片、底座、上盖、上压杆、下支撑杆、双路伺服液压站、上路储气罐、下路储气罐、压差计和气压加载装置;所述加热垫片设置在筒体的内壁上,所述底座设置在筒体的底部并与筒体的下端口密封配合,所述上盖设置在筒体的顶部并与筒体的上端口密封配合;所述上压杆竖直设置在上盖上,上压杆的底端伸进筒体内,所述下支撑柱竖直设置在底座上并位于筒体内,上压杆的底端与下支撑柱的顶端在竖直方向上对应;所述双路伺服液压站的出油口通过管路与筒体内连通;所述上压杆竖直设置进气通道,所述上路储气罐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进气通道连接并通过进气通道与筒体内连通;所述下支撑柱竖直设置进气通孔,所述下路储气罐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进气通孔连接并通过进气通孔与筒体内连通;所述压差计的一端口与上路储气罐内连通,压差计的另一端口与下路储气罐内连通;所述气压加载装置的出气口分别通过管路与上路储气罐的进气口和下路储气罐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气压加载装置的出气口与上路储气罐的进气口之间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控制阀门I,所述气压加载装置的出气口与下路储气罐的进气口之间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控制阀门II,所述压差计与上路储气罐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控制阀门III,所述压差计与下路储气罐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控制阀门IV,所述上路储气罐与进气通道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控制阀门V,所述下路储气罐与进气通孔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控制阀门VI。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差计与计算机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双路伺服液压站的进油口与油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差计与上路储气罐连接的管路上安装上路气压表,所述压差计与下路储气罐连接的管路上安装下路气压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实现了在损伤岩盐的自恢复过程中对损伤自恢复量的同步测量,测量速度快、精度高;更可以通过改变损伤岩盐所处的应力、温度和湿度状态模拟真实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自恢复过程并实现自恢复量的全过程实时测量,为研究岩盐的损伤自恢复机理提供全面的试验依据和理论支持。【附图说明】图1为损伤岩盐自恢复量测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I一岩盐试样;2—加热垫片;3—双路伺服液压站;4一油缸;5—计算机;6—气压加载装置;7—上路储气_ ; 8一下路储气_ ; 9一上路气压表;10—下路气压表;11 一压差计;12—计算机;13—控制阀门I ; 14一控制阀门II ; 15一控制阀门III; 16一控制阀门IV; 17一控制阀门V ; 18一控制阀门VI; 19一筒体;20—底座;21—上盖;22—上压杆;23—下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测定损伤岩盐自恢复量的试验装置,包括筒体19、加热垫片2、底座20、上盖21、上压杆22、下支撑杆23、双路伺服液压站3、上路储气罐7、下路储气罐8、压差计11、气压加载装置6、计算机5、计算机12和油缸4。加热垫片2设置在筒体19的内壁上,底座20设置在筒体19的底部并与筒体19的下端口密封配合,上盖21设置在筒体19的顶部并与筒体19的上端口密封配合。上压杆22竖直设置在上盖21上,上压杆22的底端伸进筒体19内,下支撑柱23竖直设置在底座20上并位于筒体19内,上压杆22的底端与下支撑柱23的顶端在竖直方向上对应。双路伺服液压站3的进油口与油缸4连接,双路伺服液压站3的出油口通过管路与筒体19内连通,计算机5通过多通道数据采集装置控制双路液压系统。上压杆22竖直设置进气通道,上路储气罐7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进气通道连接并通过进气通道与筒体19内连通。下支撑柱23竖直设置进气通孔,下路储气罐8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进气通道连接并通过进气通道与筒体19内连通。压差计11的一端口与上路储气罐7内连通,压差计11的另一端口与下路储气罐8内连通,压差计11与计算机12连接。气压加载装置6的出气口分别通过管路与上路储气罐7的进气口和下路储气罐8的进气口连接。气压加载装置6的出气口与上路储气罐7的进气口之间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控制阀门I 13,气压加载装置6的出气口与下路储气罐8的进气口之间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控制阀门II 14,压差计11与上路储气罐7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控制阀门III15和上路气压表9,压差计11与下路储气罐8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控制阀门IV 16和下路气压表10,上路储气罐7与进气通道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控制阀门V 17,下路储气罐8与进气通孔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控制阀门VI 18。使用该测定损伤岩盐自恢复量的试验装置时,具体步骤如下:1)对损伤岩盐的含水率进行预处理,使其自恢复环境达到设定的湿度。2)将需要进行损伤自恢复量测量的岩盐试件安装到损伤岩盐自恢复量测定装置上,岩盐试件被压在上压杆22和下支撑柱23之间。3)开启双路伺服液压站3,加热垫片2通电加热,通过上压杆22和下支撑柱23对损伤岩盐试件施压,模拟设定损伤岩盐的应力、温度、湿度自恢复环境。4)打开控制阀门I 13和控制阀门II 14,通过气压加载装置向上路储气罐7和下路储气罐8两个等体积的储气罐中充入气体,当上路储气罐7气压达到设定值巧时关闭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定损伤岩盐自恢复量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9)、加热垫片(2)、底座(20)、上盖(21)、上压杆(22)、下支撑杆(23)、双路伺服液压站(3)、上路储气罐(7)、下路储气罐(8)、压差计(11)和气压加载装置(6);所述加热垫片(2)设置在筒体(19)的内壁上,所述底座(20)设置在筒体(19)的底部并与筒体(19)的下端口密封配合,所述上盖(21)设置在筒体(19)的顶部并与筒体(19)的上端口密封配合;所述上压杆(22)竖直设置在上盖(21)上,上压杆(22)的底端伸进筒体(19)内,所述下支撑柱(23)竖直设置在底座(20)上并位于筒体(19)内,上压杆(22)的底端与下支撑柱(23)的顶端在竖直方向上对应;所述双路伺服液压站(3)的出油口通过管路与筒体(19)内连通;所述上压杆(22)竖直设置进气通道,所述上路储气罐(7)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进气通道连接并通过进气通道与筒体(19)内连通;所述下支撑柱(23)竖直设置进气通孔,所述下路储气罐(8)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进气通孔连接并通过进气通孔与筒体(19)内连通;所述压差计(11)的一端口与上路储气罐(7)内连通,压差计(11)的另一端口与下路储气罐(8)内连通;所述气压加载装置(6)的出气口分别通过管路与上路储气罐(7)的进气口和下路储气罐(8)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气压加载装置(6)的出气口与上路储气罐(7)的进气口之间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控制阀门Ⅰ(13),所述气压加载装置(6)的出气口与下路储气罐(8)的进气口之间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控制阀门Ⅱ(14),所述压差计(11)与上路储气罐(7)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控制阀门Ⅲ(15),所述压差计(11)与下路储气罐(8)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控制阀门Ⅳ(16),所述上路储气罐(7)与进气通道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控制阀门Ⅴ(17),所述下路储气罐(8)与进气通孔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控制阀门Ⅵ(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定损伤岩盐自恢复量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9)、加热垫片(2)、底座(20)、上盖(21)、上压杆(22)、下支撑杆(23)、双路伺服液压站(3)、上路储气罐(7)、下路储气罐(8)、压差计(11)和气压加载装置(6);所述加热垫片(2)设置在筒体(19)的内壁上,所述底座(20)设置在筒体(19)的底部并与筒体(19)的下端口密封配合,所述上盖(21)设置在筒体(19)的顶部并与筒体(19)的上端口密封配合;所述上压杆(22)竖直设置在上盖(21)上,上压杆(22)的底端伸进筒体(19)内,所述下支撑柱(23)竖直设置在底座(20)上并位于筒体(19)内,上压杆(22)的底端与下支撑柱(23)的顶端在竖直方向上对应;所述双路伺服液压站(3)的出油口通过管路与筒体(19)内连通;所述上压杆(22)竖直设置进气通道,所述上路储气罐(7)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进气通道连接并通过进气通道与筒体(19)内连通;所述下支撑柱(23)竖直设置进气通孔,所述下路储气罐(8)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进气通孔连接并通过进气通孔与筒体(19)内连通;所述压差计(11)的一端口与上路储气罐(7)内连通,压差计(11)的另一端口与下路储气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结姜德义张军伟殷黎明施锡林杨春和邓高岭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