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铸造装置及压力铸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58146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3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力铸造装置及压力铸造方法,其比较简单、小型、通用性高,而且能高效率地进行熔融金属材料的流入、截断及气体的排出。压力铸造装置具有由固定模和可动模组成的铸模,该可动模能由第一加压单元相对于该固定模移动位置;在该压力铸造装置中,具备能由第二加压单元相对于可动模移动位置的第二可动模。形成铸造产品a的形状的产品模腔由固定模和第二可动模构成。通过使可动模移动至与固定模接近的规定位置,在产品模腔的外侧而且在可动模与固定模之间的位置,形成与产品模腔连通的浇口及气体排出口。在可动模处于规定位置的状态下,如使第二可动模移动至第二规定位置,则产品模腔与浇口及气体排出口的连通被截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是涉及一边由可动模施加压力一边使浇注在了产品模腔中的熔融金属材料凝固的。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以下压力铸造装置,该压力铸造装置由固定模及可动模构成产品模腔,该产品模腔形成铸造产品的形状,使得一边由可动模对流入了产品模腔的熔融金属材料进行加压一边使其凝固。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压力铸造装置,该压力铸造装置在固定模上设置熔融金属材料的直浇口,并且在可动模上设置熔融金属材料的截断部及气体排出通道。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2540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记载于专利文献I的压力铸造装置中,在一个产品的每个铸模上形成流入口、气体排出口等,并且,还需要安装一边对熔融金属进行加压一边使其进行凝固的机构,所以,容易导致压力铸造装置自身的大型化、复杂化,对于在机动二轮车等中使用的比较小的部件不适合。另外,在制作多个样品的情况下等,有时希望仅改变产品模腔的一部分,但对于这样的要求难以由上述压力铸造装置应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比较简单、小型、通用性高,而且能高效率地进行熔融金属材料的流入、截断及气体的排出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I特征在于:压力铸造装置I具有由固定模11和可动模9组成的铸模,该可动模9能由第一加压单元6相对于该固定模11移动位置;在该压力铸造装置I中,具备能由第二加压单元7相对于上述可动模9移动位置的第二可动模10,通过浇注熔融金属材料50来形成铸造产品50a的形状的产品模腔26,由上述固定模11和上述第二可动模10构成。另外,第2特征在于:当使上述可动模9移动至与上述固定模11接触的规定位置时,在上述产品模腔26的外侧,且上述可动模9与上述固定模11之间的位置,形成与上述产品模腔26连通的浇口(日文:湯路)23及气体排出口 22。另外,第3特征在于: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在上述可动模9处于上述规定位置的状态下,当使上述第二可动模10移动至第二规定位置时,上述产品模腔26和上述浇口 23及上述气体排出口 22的连通被上述第二可动模10截断。另外,第4特征在于:上述气体排出口 22设置在上述产品模腔26的上方侧,并且上述浇口 23设置在上述产品模腔26的下方侧。另外,第5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加压单元6及上述第二加压单元7由液压机构构成。另外,第6特征在于:通过使上述第二可动模10移动至上述第二规定位置,连续地进行上述连通的截断和上述熔融金属材料50的加压凝固。另外,第7特征在于:上述规定位置通过上述固定模11与上述可动模9抵接来决定,上述第二规定位置通过被设在了上述第二可动模10上的止挡件IOa与被形成在了上述可动模9上的台阶部9a抵接来决定。另外,第8特征在于:压力铸造方法使用了压力铸造装置1,该压力铸造装置I具有由固定模11、可动模9,和第二可动模10组成的铸模,该可动模9能由第一加压单元6相对于该固定模11移动位置,该第二可动模10能由第二加压单元7相对于该可动模9移动位置;在该压力铸造方法中,包含由上述第一加压单元6使上述可动模9移动至与上述固定模11接近的规定位置的工序S2,将熔融金属材料50注入上述产品模腔26中使其充满的工序S4、S5,通过由上述第二加压单元7使上述第二可动模10移动,截断上述产品模腔26与被形成在了外侧的上述浇口 23和上述气体排出口 22的连通的工序S7,和通过进一步由上述第二加压单元7使上述第二可动模10移动至第二规定位置,一边对上述产品模腔26内的熔融金属材料50进行加压一边使其凝固的工序S9。根据第I特征,具备相对于可动模的位置能由第二加压单元移动的第二可动模,被浇注熔融金属材料、形成铸造产品的形状的产品模腔由固定模和第二可动模构成,所以,通过变更第二可动模,产品模腔的一面侧的形状变更成为可能,不变更装置整体,能变更部件形状的一部分。由此,铸造部件的设计变更变得容易,能够获得适合从试样等少量产品到大批量产品的制作等的通用性高的压力铸造装置。根据第2特征,如使可动模移动至与固定模接触的规定位置,则在产品模腔的外侦牝在可动模与固定模之间的位置,形成与产品模腔连通的浇口及气体排出口,所以,不需要在第二可动模上设置浇口、气体排出口,第二可动模的设计变更变得容易。根据第3特征在于,以如下方式构成,S卩,在可动模处于规定位置的状态下,如使第二可动模移动至第二规定位置,则产品模腔和浇口及气体排出口的连通由第二可动模截断,所以,能与使产品模腔内的熔融金属材料加压凝固的处理连动,将浇口及气体排出口部分的凝固物从产品模腔内的铸造产品分开。由此,不需要在从铸模将铸造产品取出后进行各自独立的切断作业,能够减少生产工序。根据第4特征,气体排出口设置在产品模腔的上方侧,并且浇口设置在产品模腔的下方侧,所以,能够以良好的效率实施熔融金属材料的浇注和气体的排出。根据第5特征在于,第一加压单元及第二加压单元由液压机构构成,所以,通过使用液压千斤顶等通用性高的设备,能够应对多种多样的规格,能够降低压力铸造装置的生产成本。根据第6特征,通过使第二可动模移动至第二规定位置,连续地进行连通的截断和熔融金属材料的加压凝固,所以,不需要各自独立地进行将浇口及气体排出口部分的凝固物从产品模腔内的铸造产品分开的作业,能够减少生产工序。另外,因为在熔融金属凝固时加压,所以,缩孔、气孔的发生被抑制,形状的转印精度提高,并且流动性差、充填不良也能够减少。根据第7特征,规定位置通过固定模与可动模抵接来决定,第二规定位置通过被设在了第二可动模上的止挡件与被形成在了可动模上的台阶部抵接来决定,所以,即使由液压千斤顶等的大的力加压,也容易正确地使可动模及第二可动模的位置对齐。根据第8特征,包含由第一加压单元使可动模移动至与固定模接近的规定位置的工序,将熔融金属材料注入产品模腔中使其充满的工序,通过由第二加压单元使第二可动模移动,截断产品模腔与被形成在了外侧的浇口和气体排出口的连通的工序,和通过进一步由第二加压单元使第二可动模移动至第二规定位置,一边对产品模腔内的熔融金属材料进行加压一边使其凝固的工序,所以,通过设置与可动模各自独立的第二可动模,能连续地进行将浇口及气体排出口从产品模腔内的熔融金属材料分开的作业和对产品模腔内的熔融金属材料进行加压凝固而形成铸造产品的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压力铸造装置的局部截面左侧视图。图2是从压力铸造装置的后方侧观看到的固定模的正面图。图3是表示铸模打开状态的工序说明图。图4是表示铸模闭合状态的工序说明图。图5是表示浇注状态的工序说明图。图6是表示浇注充满状态的工序说明图。图7是表示加压+切除状态的工序说明图。图8是表示由本实施方式的压力铸造装置进行的压力铸造的工序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压力铸造装置I的局部截面左侧视图。以下,将图示方向作为压力铸造I的前方向,将图示右方向作为压力铸造装置I的后方向进行说明。压力铸造装置1,是将由铝等的熔融金属材料50烧入被形成在固定模11与可动模9之间的产品模腔中,一边对其进行加压一边使其凝固,制作铸造产品50a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征在于:在形成产品50a的形状的产品模腔部分,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铸造装置(1),具有由固定模(11)和可动模(9)组成的铸模,该可动模(9)能由第一加压单元(6)相对于该固定模(11)移动位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能由第二加压单元(7)相对于上述可动模(9)移动位置的第二可动模(10),通过浇注熔融金属材料(50)来形成铸造产品(50a)的形状的产品模腔(26),由上述固定模(11)和上述第二可动模(10)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8.27 JP 2012-1864441.一种压力铸造装置(I),具有由固定模(11)和可动模(9)组成的铸模,该可动模(9)能由第一加压单元(6)相对于该固定模(11)移动位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能由第二加压单元(7)相对于上述可动模(9)移动位置的第二可动模(10), 通过浇注熔融金属材料(50)来形成铸造产品(50a)的形状的产品模腔(26),由上述固定模(11)和上述第二可动模(10)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使上述可动模(9)移动至与上述固定模(11)接触的规定位置时,在上述产品模腔(26)的外侧,且上述可动模(9)与上述固定模(11)之间的位置,形成与上述产品模腔(26)连通的浇口(23)及气体排出口(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在上述可动模(9)处于上述规定位置的状态下,当使上述第二可动模(10)移动至第二规定位置时,上述产品模腔(26)和上述浇口(23)及上述气体排出口(22)的连通被上述第二可动模(10)截断。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压力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气体排出口(22)设置在上述产品模腔(26)的上方侧,并且上述浇口(23)设置在上述产品模腔(26)的下方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加压单元(6)及上述第二加压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村卓文柳田博臣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