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压堵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52035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9 17:41
一种带压堵漏装置,胶筒套装在锥形螺杆上,胶筒前部的内圆锥孔与锥形螺杆前端的圆锥体配套接触,锥形螺杆的后端伸出胶筒后套装垫圈,锥形螺杆的后端有外螺纹,螺丝帽的内螺纹与锥形螺杆后端的外螺纹旋合,螺丝帽压住垫圈,垫圈压在胶筒的外端面上,胶筒的外圆锥壁契入穿孔管线上的穿孔里,胶筒的外圆锥壁与穿孔管线的接触面产生摩擦力,胶筒内壁包住锥形螺杆,使其在旋转螺丝帽时锥形螺杆不能旋转,旋转螺丝帽时在螺纹作用下锥形螺杆向外行走与胶筒产生相对运动,锥形螺杆前端的圆锥体将胶筒撑开胀大,使其完全填充孔隙,穿孔管线重新处于密闭状态,由于留在管线上的部件小,可以配合集输管网不动火带压修复装置进行复合堵漏,提高堵漏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压堵漏装置
本技术是有压力管线上的穿孔后进行带压堵漏用的设备,是一种带压堵漏装置。
技术介绍
液体在输送、储存过程中要经过输送管线,输送管线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出现破损穿孔的问题,特别是输送、储存具有一定腐蚀性液体时,破损穿孔的问题会经常发生。目前发生管线破损穿孔后的处理方法一般是停产,清除液体,向安全部门提出动火申请,经验收达到动火条件后,才能进行焊补,经过这些程序少则几小时,多则十几天,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因不能及时处理,管线内的液体无法控制而遭到流失,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且污染环境,需要投入污染治理费用。中国专利申请201220489782.6《输油管道穿孔堵漏装置》,可以带压安装,能暂时堵塞管线上的漏洞,但由于它的外形尺寸大,不能配合集输管网不动火带压修复装置xxxxx进行复合堵漏,因此,中国专利申请201220489782.6《输油管道穿孔堵漏装置》的堵漏有效期短,不能带压拆卸后再进行堵漏,并且它的使用不方便,不能快速堵塞穿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带压堵漏装置,使其不停产,能简便、快速的堵塞管道上的穿孔,并能配合集输管网不动火带压修复装置进行复合堵漏,提高堵漏效果,延长堵漏有效期。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胶筒、垫圈、螺丝帽、锥形螺杆,穿孔管线上有穿孔,胶筒套装在锥形螺杆上,胶筒前部的内圆锥孔与锥形螺杆前端的圆锥体配套接触,锥形螺杆的后端伸出胶筒后套装垫圈,锥形螺杆的后端有外螺纹,螺丝帽的内螺纹与锥形螺杆后端的外螺纹旋合,螺丝帽压住垫圈,垫圈压在胶筒的外端面上,胶筒的外圆锥壁契入穿孔管线上的穿孔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胶筒的外圆锥壁契入穿孔管线上的穿孔里后与穿孔管线的接触面产生摩擦力,胶筒内壁包住锥形螺杆,使其在旋转螺丝帽时锥形螺杆不能旋转,旋转螺丝帽时在螺纹作用下锥形螺杆向外行走,锥形螺杆向外行走时与胶筒产生相对运动,锥形螺杆前端的圆锥体将胶筒撑开胀大,使其完全填充穿孔管线上的穿孔孔隙,使穿孔管线重新处于密闭状态,实现带压堵漏,带压堵漏完成后,由于留在管线上的部件小,可以再配合集输管网不动火带压修复装置进行复合堵漏,可以提高堵漏效果,延长堵漏有效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穿孔管线1、胶筒2、垫圈3、螺丝帽4、锥形螺杆5,穿孔管线I上有穿孔,胶筒2套装在锥形螺杆5上,胶筒2前部的内圆锥孔与锥形螺杆5前端的圆锥体配套接触,锥形螺杆5的后端伸出胶筒2后套装垫圈3,套装垫圈3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锥形螺杆5的后端有外螺纹,螺丝帽4的内螺纹与锥形螺杆5后端的外螺纹旋合,螺丝帽4压住垫圈3,垫圈3压在胶筒2的外端面上,胶筒2的外圆锥壁契入穿孔管线I上的穿孔里。锥形螺杆5后端的外螺纹为直扣螺纹,锥形螺杆5的前端是指附图所示中左边部分,锥形螺杆5的后端是指附图所示中右边部分。本技术有多种规格,根据穿孔管线I上穿孔的大小和形状选择不同规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压堵漏装置,包括胶筒(2)、垫圈(3)、螺丝帽(4)、锥形螺杆(5),穿孔管线(1)上有穿孔,其特征是:胶筒(2)套装在锥形螺杆(5)上,胶筒(2)前部的内圆锥孔与锥形螺杆(5)前端的圆锥体配套接触,锥形螺杆(5)的后端伸出胶筒(2)后套装垫圈(3),锥形螺杆(5)的后端有外螺纹,螺丝帽(4)的内螺纹与锥形螺杆(5)后端的外螺纹旋合,螺丝帽(4)压住垫圈(3),垫圈(3)压在胶筒(2)的外端面上,胶筒(2)的外圆锥壁契入穿孔管线(1)上的穿孔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压堵漏装置,包括胶筒(2)、垫圈(3)、螺丝帽(4)、锥形螺杆(5),穿孔管线(I)上有穿孔,其特征是:胶筒(2)套装在锥形螺杆(5)上,胶筒(2)前部的内圆锥孔与锥形螺杆(5)前端的圆锥体配套接触,锥形螺杆(5)的后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新于传滨刘福秀刘华松刘明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鸿祥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