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经机压丝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47231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8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经机压丝板,包括下压板(6)和重叠放置在其上的上压板(4),下压板(6)固定在分绞筘与定幅筘之间的整经机台面(3)上方;上压板(4)的底面和下压板(6)的顶面分别设置有软垫层(5)。利用上压板(4)和下压板(6)从上下方施力,主要用于压紧分条整经机的分绞筘与定幅筘之间的这段丝线,能够减少丝线条带扩散、丝线凌乱等情况的发生,保证了整经工艺的顺利进行。(*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经机压丝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整经机压丝板,属于整经

技术介绍
整经作为织造的一个重要步骤,其目的是把一定数量的筒子纱,按设计要求的长度,配列成一定幅宽,平行的卷饶到整经轴或织轴上,为构成织物的经纱系统做准备。在织造生产中,广泛采用的整经方式可分为分批整经和分条整经。其中,分条整经方式所用的分条整经机的具体工艺流程为:经纱从装在筒子架上的筒子上引出,经过张力装置进入一对导杆,穿入后筘,经过导杆及光电断头自停片、分绞筘、定幅筘,形 成排列及幅宽符合要求的经纱条带;再经测长辊、导辊卷绕到大滚筒上;待所有的条带都卷绕到大滚筒上之后,再通过倒轴将全部经纱同时卷绕到织轴上。整经时,要求丝线排列平行有序,丝线所受张力适度,并尽量减少丝线的磨损和伸长。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丝线所受张力不易均匀,特别是位于分条整经机的分绞筘与定幅筘之间那段丝线,容易发生乱丝、断头等问题,不利于整经的质量控制,也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整经机压丝板,以减少丝线凌乱、磨损断头的情况。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整经机压丝板,包括下压板和重叠放置在其上的上压板,丝线自两板间穿过。针对丝线易乱易损的位置,下压板固定在分绞筘与定幅筘之间的整经机台面上方,重点防护分绞筘与定幅筘之间这段丝线。且为防止所压处的丝线断头,在上压板的底面和下压板的顶面分别设置有软垫层。本技术从上下方施力,主要用于压紧分条整经机的分绞筘与定幅筘之间的这段丝线,能够减少丝线条带扩散、丝线凌乱等情况的发生,同时与丝线的接触面配有软垫层,能够进一步减少丝线的磨损和伸长,防止其断头,保证了整经工艺的顺利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本装置也适用于各种整经机上各段丝线需要压整之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1、立柱,2、抱箍,21、连接螺栓,3、整经机台面,4、上压板,5、软垫层,6、下压板,61、固定圆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下压板6和重叠放置在其上的上压板4,下压板6固定在分绞筘与定幅筘之间的整经机台面3上方;上压板4的底面和下压板6的顶面分别设置有软垫层5。由于分条整经机分绞筘与定幅筘之间的丝线距整经机台面3的顶面有一定的距离,故下压板6需放置在一定的高度才可托住丝线。下压板6的固定方式优先采用在整经机台面3上安装立柱1,利用“U型”抱箍2从侧面夹紧立柱1,并在抱箍2两端底部设置连接螺栓21,同时在下压板6侧面也设有固定圆环61,通过连接螺栓21插入固定圆环中,并配合螺母、垫圈等组件,将下压板6固定在立柱I侧方。此外,可通过调节抱箍2在立柱I上的相对高度,来调节下压板6的高度,保证其顶面能够托住丝线。使用时,丝线需在上压板4和下压板6之间穿梭,为尽量减少丝线的磨损和伸长,软垫层5优先选用羊毛毡材质,同时上压板4需选用轻量的材质,以免对其下方的丝线过分压紧,可优选木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经机压丝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压板(6)和重叠放置在其上的上压板(4),下压板(6)固定在分绞筘与定幅筘之间的整经机台面(3)上方;上压板(4)的底面和下压板(6)的顶面分别设置有软垫层(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经机压丝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压板(6)和重叠放置在其上的上压板(4),下压板(6)固定在分绞筘与定幅筘之间的整经机台面(3)上方;上压板(4)的底面和下压板(6)的顶面分别设置有软垫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经机压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经机台面(3)上还设有立柱(1),“U型”抱箍(2)从侧面夹紧立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海峰周为宝孙晓静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市宿豫区卓圩制丝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