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箱体清理装置,包括箱体、刮板和刮板驱动装置;箱体上与箱口连接的壳体为弧形壳体;刮板枢接于箱体两侧外壳的内侧,且刮板的转动轴线与弧形壳体的回转中心线重合,刮板的转动半径等于弧形壳体的半径;刮板驱动装置连接于箱体上,且与刮板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刮板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箱体清理装置中,箱体上与箱口连接的壳体为弧形壳体,刮板的转动半径与弧形壳体的半径相等,则刮板转动并沿弧形壳体表面刮压,垃圾被刮板从弧形壳体表面刮下来并推向箱体内部,弧形壳体与刮板之间不存在几何死角,因此,垃圾清理彻底干净,无需人工二次清除,提高了垃圾车箱体的清理效率,垃圾不会积存在箱口处,提高了垃圾装运容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体清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车,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垃圾车上的一种箱体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垃圾车在收集垃圾时,往往需要先将垃圾倒入垃圾车箱体中,为避免垃圾在箱体口处堆积,再通过垃圾推压装置将垃圾推向箱体内部并压紧,腾出更多空间已保证垃圾车能运取更多垃圾。现有的垃圾车箱体多采用长方体结构,垃圾推压装置为置于箱体内部靠近箱体口处且平行于垃圾箱截面的矩形推板,推板由压力装置从箱体口处直线推动到箱体内部,从而将垃圾压紧,腾出箱体口处空间。由于箱体是长方体结构,推板无法将位于长方体边角处的垃圾清除干净,必要时需要人工清理,因此,降低了垃圾车箱体内的垃圾清理效率。综上所述,如何提高垃圾车箱体的垃圾清理效率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体清理装置,以提高垃圾车箱体的垃圾清理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种箱体清理装置,包括箱体、刮板和刮板驱动装置;所述箱体上与箱口连接的壳体为弧形壳体;所述刮板枢接于所述箱体两侧外壳的内侧,且所述刮板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弧形壳体的回转中心线重合,所述刮板的转动半径等于所述弧形壳体的半径;所述刮板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箱体上,且与所述刮板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刮板转动。优选的,上述箱体清理装置中,还包括安装轴和拐臂;所述刮板和拐臂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轴上,所述刮板和所述拐臂通过所述安装轴枢接于所述箱体的两侧外壳上;所述刮板驱动装置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一端枢接于所述箱体上,另一端与所述拐臂转动连接。优选的,上述箱体清理装置中,所述刮板包括两个连接板和一个推板,所述连接板分别枢接于所述箱体两侧外壳上,所述推板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优选的,上述箱体清理装置中,两个所述连接板为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板,所述推板为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两侧各自连接一个所述三角形板的一个边,改边为靠近所述弧形壳体的两个边中较短的边。优选的,上述箱体清理装置中,所述拐臂和所述刮板驱动装置均位于所述箱体外壳的外侧。优选的,上述箱体清理装置中,所述拐臂与所述安装轴通过键连接;所述安装轴的端部还设置有用于轴向定位所述拐臂的卡簧。优选的,上述箱体清理装置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外壳上的安装座,所述刮板驱动装置枢接于所述安装座上。优选的,上述箱体清理装置中,所述安装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箱体外壳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箱体清理装置中,箱体上与箱口连接的壳体为弧形壳体,刮板的转动半径与弧形壳体的半径相等,则刮板转动并沿弧形壳体表面刮压,垃圾一方面由于自身重力可沿弧形壳体向下滚动,另一方面被刮板从弧形壳体表面刮下来并推向箱体内部,弧形壳体与刮板之间不存在类似于现有技术中的几何死角,因此,垃圾清理彻底干净,不需要人工二次清除,提高了垃圾车箱体的清理效率,垃圾不会积存在箱口处,有利于垃圾车运去更多的垃圾,节约了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箱体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其中:1、箱体,11、弧形壳体,2、刮板,3、拐臂,4、刮板驱动装置,5、安装座,6、螺栓,7、安装轴,8、卡簧。【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箱体清理装置,提高了垃圾车箱体的垃圾清理效率。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箱体清理装置,包括箱体1、刮板2和刮板驱动装置4 ;其中,箱体I上与箱口连接的壳体为弧形壳体11,即箱体I的前壁面与底面通过弧形面过渡连接,一般为四分之一圆弧面;刮板2枢接于箱体I的两侧外壳的内侦牝刮板2能够在箱体I内转动,刮板2的转动轴线与弧形壳体11的回转中心线重合,且刮板2的最大转动半径等于弧形壳体11的半径,这样,刮板2在转动时,刮板2能够始终与弧形壳体11的表面保持很近的距离,不存在刮除死角;刮板驱动装置4连接于箱体I上,且与刮板2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刮板2转动。上述箱体清理装置的工作过程是:垃圾在箱体I 口处堆积到一定程度,为了不影响继续倾倒垃圾,需要使用箱体清理装置将箱口堆积的垃圾刮除并推压到箱体I内部,以腾出箱口的空间,启动刮板驱动装置4,在刮板驱动装置4的带动下,刮板2绕弧形壳体11的回转中心线自上而下转动,转动过程中,刮板2不仅可以将弧形壳体11表面的垃圾刮下来,而且可以将垃圾向箱体I内部推压;由于箱体I上与箱口连接的壳体为弧形壳体11,刮板2的转动半径与弧形壳体11的半径相等,则垃圾一方面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弧形壳体11的弧形表面向下滚落,不会落进无法清除的死角内,另一方面刮板2的刮擦部位在整个转动过程中始终最大限度地靠近弧形壳体11的表面,因此不存在现有技术中的几何死角,从而不会漏过弧形板面上的垃圾,一次性彻底清除干净,不需要进行人工二次清理,从而提高了垃圾车箱体的垃圾清理效率,并且,由于箱体I 口处不会积存垃圾,对于相同体积的箱体I而言,增大了装载容积,有利于后续垃圾的倾倒。进一步优化箱体清理装置,本实施例中的箱体清理装置还包括安装轴7和拐臂3,安装轴7可转动地固定在箱体I的两侧外壳上,安装轴7的轴线与箱体I两侧外壳垂直,安装轴7可以是一个贯穿箱体I两侧外壳的长轴,也可以是两个分别安装在箱体I两侧外壳上的短轴,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两个短轴,以减少空间的占用;刮板2和拐臂3均固定连接于安装轴7上,并随安装轴7 —起同步转动,即刮板2和拐臂3通过安装轴7枢接于箱体I的两侧外壳上;刮板驱动装置4为液压缸,液压缸的一端枢接于箱体I外壳上,另一端与拐臂3的一端转动连接,即液压缸的内筒端部与拐臂3转动连接,液压缸的外筒端部与箱体I外壳转动连接,通过液压缸、拐臂3的传动作用实现刮板2的转动。液压缸驱动刮板2转动的具体过程如下:当液压缸的内筒未伸出外筒时,拐臂3上与内筒端部连接的一端处于较高的位置,与此同时,刮板2的刮擦部位位于弧形壳体11的较高位置,当启动液压缸,液压缸的内筒伸出外筒时,由于外筒连接于箱体I外壳上,因此外筒只转动不移动,液压缸的内筒推动拐臂3向下转动,由于拐臂3和刮板2均与安装轴7固定连接,则刮板2同样绕转动轴线向下转动,刮板2从弧形壳体11的表面的上方逐渐向下刮擦,同时刮板2沿弧线将垃圾推压,最终将垃圾推向箱体I内部,完成垃圾的刮除和推压操作,清除了箱体I 口处的垃圾,彻底清理干净,不需要人工二次清理,且不留清除死角,箱体的清理效率较高。以上是采用液压缸和拐臂3实现的刮板2转动,当然,刮板驱动装置4还可以是气压缸,工作原理与上述相同;或者是刮板驱动装置4采用电动机,电动机可以直接驱动安装轴7转动或通过链条、齿轮等传动件实现间接驱动,从而带动刮板2转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电动机的功率,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对刮板2进行了优化,刮板2包括两个连接板21和一个推板22,两个连接板21分别枢接于箱体I的两侧外壳的内侧,推板22连接两个连接板21,连接板21通过与安装轴7固定连接实现与箱体I外壳的枢接;连接板21随安装轴7转动,由推板22刮除弧形壳体11表面的垃圾并推压垃圾至箱体I内部。进一步地,两个连接板21是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板,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箱体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刮板(2)和刮板驱动装置(4);?所述箱体(1)上与箱口连接的壳体为弧形壳体(11);?所述刮板(2)枢接于所述箱体(1)两侧外壳的内侧,且所述刮板(2)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弧形壳体(11)的回转中心线重合,所述刮板(2)的转动半径等于所述弧形壳体(11)的半径;?所述刮板驱动装置(4)连接于所述箱体(1)上,且与所述刮板(2)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刮板(2)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体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I)、刮板(2)和刮板驱动装置(4); 所述箱体(I)上与箱口连接的壳体为弧形壳体(11); 所述刮板(2)枢接于所述箱体(I)两侧外壳的内侧,且所述刮板(2)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弧形壳体(11)的回转中心线重合,所述刮板(2)的转动半径等于所述弧形壳体(11)的半径; 所述刮板驱动装置(4)连接于所述箱体(I)上,且与所述刮板(2)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刮板(2)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轴(7)和拐臂(3);所述刮板(2)和拐臂(3)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轴(7)上,所述刮板(2)和所述拐臂(3)通过所述安装轴(7)枢接于所述箱体(I)的两侧外壳上; 所述刮板驱动装置(4)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一端枢接于所述箱体(I)上,另一端与所述拐臂(3)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任一项所述的箱体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2)包括两个连接板(21)和一个推板(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佑华,梁曲考,刘定明,李新干,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云马华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