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仪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45723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7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仪表板,包括仪表板本体,所述仪表板本体朝向发动机方向延伸设置有导热口,且所述导热口分布于发动机正上方;在所述仪表板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散热出口。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口内设置有多个肋条,这些肋条将导热口区隔为多个单独的导热通道,所述导热通道分别与散热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仪表板中,通过设置于发动机正上方的导热口,使得引入的热量大为增强,能够增强除霜能力;同时,又通过进一步设置的多个单独导热通道,确保了各个散热出口能够比较平均的散发热量,从而在仪表板的表面不致产生缩影或拼逢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仪表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仪表板。
技术介绍
汽车仪表板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固定仪表之用,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仪表板上设置的散热口,将发动机的热量传导出来,以对车窗进行除雾、除霜。现有技术中,汽车仪表板多是敝口连通于发动机舱室,在仪表板的顶部设置多个散热口,通过这些散热口将发动机的热量散发出来。由于散热口的设置较为分散,且自发动机处引来的热量在各散热口分布不均,因此,极易导致仪表板或车窗的除霜不到位、仪表板的表面形成缩影或拼逢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汽车仪表板。本技术所述的汽车仪表板,包括仪表板本体,所述仪表板本体朝向发动机方向延伸设置有导热口,且所述导热口分布于发动机正上方;在所述仪表板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散热出口。本技术所述的汽车仪表板中,所述导热口内设置有多个肋条,这些肋条将导热口区隔为多个单独的导热通道,所述导热通道分别与散热出口连通。本技术所述的汽车仪表板中,所述导热通道内进一步设置有可将导热通道封闭的隔热插板。本技术所述的汽车仪表板中,通过设置于发动机正上方的导热口,使得引入的热量大为增强,能够增强除霜能力;同时,又通过进一步设置的多个单独导热通道,确保了各个散热出口能够比较平均的散发热量,从而在仪表板的表面不致产生缩影或拼逢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汽车仪表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仪表板,包括仪表板本体4,所述仪表板本体4朝向发动机I方向延伸设置有导热口 2,且所述导热口 2分布于发动机I正上方;在所述仪表板本体4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散热出口(例如散热出口 41、散热出口 42)。根据热力学原理,将导热口 2设置于发动机I的正上方,可以最大限度的吸收发动机I产生的热量。在实际制造过程中,所述导热口 2的面积及形状可根据发动机I的不同形式而灵活调整。本技术所述的汽车仪表板中,所述导热口 2内设置有多个肋条(例如肋条21、肋条22),这些肋条将导热口 2区隔为多个单独的导热通道(例如导热通道31、导热通道32),所述导热通道分别与散热出口连通。本技术所述的汽车仪表板中,通过设置于发动机正上方的导热口,使得引入的热量大为增强,能够增强除霜能力;同时,又通过进一步设置的多个单独导热通道,确保了各个散热出口能够比较平均的散发热量,从而在仪表板的表面不致产生缩影或拼逢线。由于发动机I产生的热量过于集中,若全部导入驾驶室,可能会引起乘员不适,因此,本技术所述的汽车仪表板中,还在所述导热通道内进一步设置了可将导热通道封闭的隔热插板5,当需要对导入的热量进行控制时,可通过操作隔热插板5的插入位置而调节导入的热量。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仪表板,包括仪表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本体朝向发动机方向延伸设置有导热口,且所述导热口分布于发动机正上方;在所述仪表板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散热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仪表板,包括仪表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本体朝向发动机方向延伸设置有导热口,且所述导热口分布于发动机正上方; 在所述仪表板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散热出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仪表板,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步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新汽车装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