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带有电荷泵的三绕组耦合电感双管升压变换器,包括直流电源、第一升压电路、第二升压电路、第一电荷泵升压单元、第一箝位回路、第二箝位回路、第一开关电路和负载;直流电源输出的电压分为两路输出,其中一路经第一升压电路初步升压后输入第一电荷泵升压单元,经第一电荷泵升压单元二次升压后经第一开关电路输入至负载的一端;另一路经第二升压电路初步升压后输入至负载另一端,在负载的两端还并联一输出滤波电容;第一箝位回路包括第一箝位电容和第一箝位二极管,第二箝位回路包括第二箝位电容和第二箝位二极管。有源网络升压变换器体积小转换效率高,且主开关管电压电流应力小,二极管实现零电流自然关断,不存在反向恢复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电荷泵的三绕组耦合电感双管升压变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有电荷泵的三绕组耦合电感双管升压变换器,属于电力电子变换器领域。
技术介绍
受到能源短缺与环境问题的双重压力,新能源发电因其清洁性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为了将单块光伏电池、燃料电池并入电网,需要使用高增益、高效率直流变换器大幅度提升直流电压等级。传统Boost变换器升压能力十分有限,随着增益的升高,占空比逐渐变大,电感电流纹波变大,需要的电感也随之变大;且应用在高输出电压场合时,功率开关管电压应力,电流应力较大,开关管导通损耗大;输出侧二极管电压应力大,且二极管硬关断,反向恢复问题和EMI问题十分严重,变换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了带有电荷泵的三绕组耦合电感双管升压变换器,所述开关电感有源网络升压变换器体积小但转换效率高,且主功率开关管电压应力,电流应力小;功率二极管均能实现零电流自然关断,不存在反向恢复问题,EMI干扰较小。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带有电荷泵的三绕组耦合电感双管升压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第一升压电路、第二升压电路、第一电荷泵升压单元、第一箝位回路、第二箝位回路、第一开关电路和负载;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的电压分为两路输出,其中一路经第一升压电路初步升压后输入第一电荷泵升压单元,经第一电荷泵升压单元二次升压后经第一开关电路输入至负载的一端;另一路经第二升压电路初步升压后输入至负载另一端,在负载的两端还并联一输出滤波电容;所述第一升压电路包括第一电感和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升压电路包括第二电感和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箝位回路包括第一箝位电容和第一箝位二极管,所述第二箝位回路包括第二箝位电容和第二箝位二极管,第一电感的一端、第二开关管的漏极以及第一箝位电容的一端分别接至直流电压源正极,第二电感的一端、第一开关管的源极以及第二箝位电容的一端分别接至直流电压源负极,第一箝位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箝位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第一电感的另一端、第一箝位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第一开关管的漏极相连;第二箝位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箝位二极管的阳极和负载的另一端相连,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和第二箝位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第二开关管的源极相连。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的第一电荷泵升压单元包括第三电感、第一电荷泵二极管和第一电荷泵电容,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为二极管,其中,第一箝位电容的另一端接至第一电荷泵二极管的阳极,第一电荷泵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二极管的阳极以及第一电荷泵电容的一端连接,二极管的阴极接至负载的一端,第一电荷泵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三电感的一端相连,第三电感的另一端与输入侧直流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第二电感与第三电感构成稱合电感,其中第一电感与输入侧直流源正极相连的一端、第三电感与输入侧直流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以及第二电感与第二开关管的源极相连的一端为耦合电感的同名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的第一电荷泵升压单元包括第三电感、第一电荷泵二极管和第一电荷泵电容,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为二极管,其中,第一电荷泵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二极管的阳极以及第一电荷泵电容的一端连接,二极管的阴极接至负载的一端,第一电荷泵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三电感的一端相连,第三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箝位二极管的阴极、第一电荷泵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一电感、第二电感与第三电感构成耦合电感,其中第一电感与输入侧直流源正极相连的一端、第三电感与第一箝位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的一端,以及第二电感与第二开关管的源极相连的一端为耦合电感的同名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第二开关管为MOS管或者IGBT管。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变换器体积小但转换效率高,且主功率开关管电压应力、电流应力低,功率二极管电压应力低,且能够实现零电流自然关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带有电荷泵的三绕组耦合电感双管升压变换器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带有电荷泵的三绕组耦合电感双管升压变换器电路原理图; 图3是第一功率开关管电压波形图; 图4是第二功率开关管电压波形图; 图5至图7是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和第三电感电流波形图; 图8是第一功率开关管电流波形图; 图9是第一功率开关管电流波形图; 图10是第一箝位二极管电压波形图; 图11是第一箝位二极管电流波形图; 图12是第二箝位二极管电压波形图; 图13是第二箝位二极管电流波形图; 图14是第一电荷泵二极管电压波形图; 图15是第一电荷泵二极管电流波形图; 图16是输出侧二极管电压波形图; 图17是输出侧二极管电流波形图; 图18是输出滤波电容电压波形图。图1 9为现有技术的带有电荷泵的三绕组耦合电感双管升压变换器电路原理图; 图20 (a)至图20 (η)为带有电荷泵的三绕组耦合电感双管升压变换器主要工作波形图; 图21 (a)至图21 (f)为带有电荷泵的三绕组耦合电感双管升压变换器的等效电路图。图中标号说明=Vi为直流电压源;Ni为第一电感,N2为第二电感,S1, S2为第一、第二开关管,D1, D2为第一、第二箝位二极管,C1, C2为第一、第二箝位电容,N3为第三电感,D3为第一电荷泵二极管,C3为第一电荷泵电容,D4为第一开关电路,C0为输出滤波电容,Rl为负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带有电荷泵的三绕组耦合电感双管升压变换器,包括直流电源、第一升压电路和第二升压电路,所述第一升压电路和第二升压电路构成双管升压结构,还包括第一电荷泵升压单元、第一箝位回路、第二箝位回路、第一开关电路和负载;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的电压分为两路输出,其中一路经第一升压电路初步升压后输入第一电荷泵升压单元,经第一电荷泵升压单元二次升压后经第一开关电路输入至负载的一端;另一路经第二升压电路初步升压后输入至负载另一端,在负载的两端还并联一输出滤波电容; 双管升压结构包括:直流电压源V1、第一电感N1、第二电感N2、第一开关管SI和第二开关管S2,所述第一开关管为第一功率开关管,第二开关管为第二功率开关管;其中:第二功率开关管的漏极、第一电感NI的一端分别与直流电压源Vi正极连接,第一电感NI的另一端与第一功率开关管的漏极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的源极、第二电感N2的一端分别与直流电压源Vi负极连接,第二电感N2的另一端与第二功率开关管的源极连接。第一箝位回路包括:第一箝位电容Cl和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为第一箝位二极管Dl ;其中第一箝位二极管Dl的阳极与第一功率开关管SI的漏极、第一电感NI的另一端相连,第一箝位电容Cl的一端与输入侧直流源Vi的阳极、第二功率开关管SI的漏极以及第一电感NI的一端相连,第一箝位电容Cl的另一端与第一箝位二极管Dl的阴极相连。第二箝位回路包括:第二箝位电容C2和第三开关电路,所述的第三开关电路为第二箝位二极管D2 ;其中第二箝位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源极、第二电感N2的另一端相连,第二箝位电容C2的一端与输入侧直流源Vi的阴极、第一功率开关管SI的源极以及第二电感N2的一端相连,第二箝位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二箝位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有电荷泵的三绕组耦合电感双管升压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第一升压电路、第二升压电路、第一电荷泵升压单元、第一箝位回路、第二箝位回路、第一开关电路和负载;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的电压分为两路输出,其中一路经第一升压电路初步升压后输入第一电荷泵升压单元,经第一电荷泵升压单元二次升压后经第一开关电路输入至负载的一端;另一路经第二升压电路初步升压后输入至负载另一端,在负载的两端还并联一输出滤波电容;所述第一升压电路包括第一电感和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升压电路包括第二电感和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箝位回路包括第一箝位电容和第一箝位二极管,所述第二箝位回路包括第二箝位电容和第二箝位二极管,第一电感的一端、第二开关管的漏极以及第一箝位电容的一端分别接至直流电压源正极,第二电感的一端、第一开关管的源极以及第二箝位电容的一端分别接至直流电压源负极,第一箝位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箝位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第一电感的另一端、第一箝位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第一开关管的漏极相连;第二箝位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箝位二极管的阳极和负载的另一端相连,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和第二箝位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第二开关管的源极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有电荷泵的三绕组耦合电感双管升压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第一升压电路、第二升压电路、第一电荷泵升压单元、第一箝位回路、第二箝位回路、第一开关电路和负载;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的电压分为两路输出,其中一路经第一升压电路初步升压后输入第一电荷泵升压单元,经第一电荷泵升压单元二次升压后经第一开关电路输入至负载的一端;另一路经第二升压电路初步升压后输入至负载另一端,在负载的两端还并联一输出滤波电容;所述第一升压电路包括第一电感和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升压电路包括第二电感和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箝位回路包括第一箝位电容和第一箝位二极管,所述第二箝位回路包括第二箝位电容和第二箝位二极管,第一电感的一端、第二开关管的漏极以及第一箝位电容的一端分别接至直流电压源正极,第二电感的一端、第一开关管的源极以及第二箝位电容的一端分别接至直流电压源负极,第一箝位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箝位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第一电感的另一端、第一箝位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第一开关管的漏极相连;第二箝位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箝位二极管的阳极和负载的另一端相连,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和第二箝位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第二开关管的源极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电荷泵的三绕组耦合电感双管升压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荷泵升压单元包括第三电感、第一电荷泵二极管和第一电荷泵电容,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雨,王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