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备椭圆形柱芯T铁的冲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冲床领域,特别是一种制备椭圆形柱芯T铁的冲压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T铁的柱芯的横截面一般为圆形,最近的研究发现,椭圆形柱芯的T铁在应用上具有低噪、高品质的优点,现有的制作椭圆形柱芯的T铁的工艺主要是用人工锯出一块块圆盘料,然后通过车加工全精车加工出来,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率又低。此外,如果采用类似圆形柱芯的T铁的一次成型冲压工艺,虽然生产效率提高了,但是产品的合格率大为降低,因此如何获得一种既具有生产效率高,又具有合格率满意的制备椭圆形柱芯T铁的冲压系统已经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闻效,闻质的制备捕圆形柱芯T铁的冲压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生产椭圆形柱芯T铁的冲压系统,包括打头模具、整形模具、压扁模具和成型模具,以及依次设在打头模具、整形模具、压扁模具和成型模具之间的加工工件传输装置,所述的打头模具、整形模具、压扁模具和成型模具分别包含第一上模和第一下模、第二上模和第二下模、第三上模和第三下模、第四上模和第四下模;所述的第一下模、第二下模、第三下模和第四下模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凹部、第二凹部、第三凹部和第四凹部,所述的第一凹部可容纳原料,所述的第一凹部、第二凹部和第三凹部的横截面逐个增大,所述的第一凹部、第二凹部和第三凹部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凹进部、第二凹进部和第三凹进部,所述的第一凹进部、第二凹进部、第三凹进部以及第四凹部的横截面相同且为椭圆形,所述的第一凹进部、第二凹进部、第三凹进部以及第四凹部的内设有第一顶针、第二顶针、第三顶针和第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椭圆形柱芯T铁的冲压系统,包括打头模具(1)、整形模具(2)、压扁模具(3)和成型模具(4),以及依次设在打头模具(1)、整形模具(2)、压扁模具(3)和成型模具(4)之间的加工工件传输装置,所述的打头模具(1)、整形模具(2)、压扁模具(3)和成型模具(4)分别包含第一上模(5)和第一下模(6)、第二上模(7)和第二下模(8)、第三上模(9)和第三下模(10)、第四上模(11)和第四下模(12);所述的第一下模(6)、第二下模(8)、第三下模(10)和第四下模(12)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凹部(13)、第二凹部(14)、第三凹部(15)和第四凹部(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凹部(13)可容纳原料,所述的第一凹部(13)、第二凹部(14)和第三凹部(15)的横截面逐个增大,所述的第一凹部(13)、第二凹部(14)和第三凹部(15)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凹进部(17)、第二凹进部(18)和第三凹进部(19),所述的第一凹进部(17)、第二凹进部(18)、第三凹进部(19)以及第四凹部(16)的横截面相同且为椭圆形,所述的第一凹进部(17)、第二凹进部(18)、第三凹进部(19)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椭圆形柱芯T铁的冲压系统,包括打头模具(I)、整形模具(2)、压扁模具(3)和成型模具(4),以及依次设在打头模具(I)、整形模具(2)、压扁模具(3)和成型模具(4)之间的加工工件传输装置,所述的打头模具(I)、整形模具(2)、压扁模具(3)和成型模具(4)分别包含第一上模(5)和第一下模(6)、第二上模(7)和第二下模(8)、第三上模(9)和第三下模(10)、第四上模(11)和第四下模(12);所述的第一下模(6)、第二下模(8)、第三下模(10)和第四下模(12)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凹部(13)、第二凹部(14)、第三凹部(15)和第四凹部(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凹部(13)可容纳原料,所述的第一凹部(13)、第二凹部(14)和第三凹部(15)的横截面逐个增大,所述的第一凹部(13)、第二凹部(14)和第三凹部(15)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凹进部(17)、第二凹进部(18)和第三凹进部(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嫱,
申请(专利权)人:梧州恒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