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虚拟手术训练实现人机交互的手术钳接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31788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8 0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虚拟手术训练实现人机交互的手术钳接口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以及安装底座(1)上设置的手术钳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上还设置有多个主/被动混合驱动器以及连杆机构,手术钳装置(6)通过主/被动混合驱动器以及连杆机构与安装底座(1)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主动驱动器补偿被动力触觉交互设备的非有益综合阻尼力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而且有效地解决了被动力触觉交互装置无法模拟储能元件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虚拟手术训练实现人机交互的手术钳接口装置
本技术涉及辅助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用于虚拟手术训练实现人机交 互的手术钳接口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生命健康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世界各国对医疗技术特 别是外科手术的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统计数据表明,临床手术的失误80%是人为失误 引起的。美国一家医疗保健评级机构HealthGrades开展了一项为期3年的调查,结果表 明:在调查期间,共有23万人死于手术失误,所以手术训练对于年轻外科医生的成长极为 重要,然而传统手术训练方式存在诸多问题,为了解决传统手术训练方式的局限性,虚拟手 术技术成为近年研究热点之一。传统的手术训练依赖于活体动物、动物和人的尸体、病人、无机材料合成模型等, 许多问题使手术训练面临严峻的挑战,活体动物一般不能准确反应出人体解剖学特征,成 本较高并受动物保护相关法律的制约;动物尸体较为便宜,仍然存在与人体的解剖学特征 相差甚远的问题;人的尸体数量较少,与活体的器官组织具有不同的生理特征,不能产生流 血、血压等生理现象,并且具有不可重复性特点,还涉及到道德和伦理问题;在针对病人进 行手术训练时,不良的深度触觉、有限的视觉区域和不当的手眼协调性很容易对病人产生 伤害,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无机材料合成模型的缺点较为明显,包括存在生理特征重现 性差和解剖学特征有限的变化性等问题。因此年轻外科医生参与手术训练的机会和次数 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想要达到必须的技能水平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反复的训练,例如,一 个医生要想使锁孔手术达到熟练的程度需要至少750次的手术过程训练。随着机器人技 术、计算机图形学、生物工程学和数学建模技术的高速发展,基于虚拟现实的虚拟手术训练 系统为医护人员的手术训练提供了机会,也为传统手术训练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一 种具有潜力的解决方案。虚拟手术训练过程中,医生通过力触觉设备对虚拟的器官进行手 术,感觉好像他们处在真实的环境当中对真实的器官操作一样,虚拟手术不仅可以毫无限 制的重复操作,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训练难度,让不同级别的医疗人员反复训练,训 练的结果也可以保存起来方便以后的学习,训练所花的成本也非常低。同时可以用来评估 手术结果,包括完成手术时间、手术操作的精确度、动作的简洁性、人为失误的数量、手术路 径的长度、患者的安全性、受训者个人满意程度等,通过这些基本参数的提高,可以保证手 术成功和减低病人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虚拟手术中获得的经验可以应用于实际手术中, Reznick和MacRae的研究表明:通过虚拟手术训练的医生在做解剖手术时其速度更快,失 误更少并且动作更简洁性得分更高,根据Larsen和Soerensen等人的评估,从虚拟手术训 练中获得的经验可以直接用于手术室中,在初次手术中,经过一定程度训练的医生操作水 平能够达到经过一年或更长时间临床训练医生的水准。因为虚拟手术训练系统提供了种既 安全又节省的训练方案并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已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存在的用于虚拟手术训练实现人机交互的手术工具接口装置中,不管是已商业化的力觉交互装置,还是基于这些设备开发的力触觉交互装置,或是其它新开发的力触 觉交互装置,大多数由电机驱动的主动力触觉交互装置,主动型力触觉交互装置用于虚拟 手术训练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存在着以下问题:(I)稳定性相对较差,这主要是由电机或其它主动驱动器自身固有的特性造成 的;(2)保真性相对较差,在模拟硬接触如对牙齿或骨骼手术时电机处于堵转状态易 产生振动,造成与真实环境手术相比,失真较大,在模拟人体肌体软组织手术时,因为人体 肌体组织特别是内脏组织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弹性体,在受压、切割或针刺时是非线性的弹 性形变,存在一定的粘滞性特征,因此利用主动交互设备对这些组织手术过程的模拟存在 较大的失真;(3)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尽管目前的虚拟手术训练交互装置集成了许多冗余部件 以确保整个系统操作的安全性,事实上这些冗余设计策略也大大地减少了手术事故的风险 性,但可能存在的系统失效会使患者受到伤害,导致系统失效的因素有电机、放大器、传感 器等故障,也有可能是复杂控制算法中存在的未被发觉的程序错误,另一方面电机的反冲 力容易对操作者产生伤害;(4)体积较大,研究表明,产生相同大小的力,主动驱动器的体积要比被动驱动器 大得多,由此造成驱动机构的惯量、摩擦力都比较大,也容易造成较大的失真;(5)能耗较大,一个电机驱动的小型商业化力反馈操纵杆对操作者施加连续的力 消耗功率达到1(T30瓦,而一个台式的力反馈设备消耗的能量将更多,因此需要配备外部 电源适配器,使设备的便携性大打折扣,这也是主动力觉交互设备设计中一个很大的问题。被动式力交互装置应用于虚拟手术训练中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较低 的能耗,但因为反馈力的产生完全依赖于机械接触,所以当使用快速开关控制器控制时容 易造成系统的振动,模拟肌体组织柔顺性也存在很大难度。更有甚者,摩擦材料具有比较高 的动摩擦系数,容易导致粘滑现象发生,这种现象能够造成反馈力的不连续,使模拟过程出 现失真。另外,被动力式触觉交互设备也具有天生的缺点,即无法模拟储能物体如弹性体。 尽管磁流变液能够较好的模拟粘滞性物体,但人的肌体组织同时具有弹性和粘滞性,利用 被动驱动器设计的力触觉交互设备存在一定的非有益综合阻尼力,设备固有的不足使得这 些非有益综合阻尼力无法得到补偿,因此无法模拟小于其非有益综合阻尼力的力,如在模 拟无约束空间运动时产生失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真度高、能够模拟手术过程中对肌体组织剪切、 钳夹等现象实现虚拟手术训练中人机交互的手术钳接口装置,本专利技术利用主动驱动器补偿 被动力触觉交互设备的非有益综合阻尼力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而且有效地解决了被动 力触觉交互装置无法模拟储能元件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用于虚拟手术训练实现人机交互的手术钳接口装置,包括安装底座(I)以及安装 底座(I)上设置的手术钳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I)上还设置有多个主/被 动混合驱动器以及连杆机构,手术钳装置(6)通过主/被动混合驱动器以及连杆机构与安装底座(I)连接;所述主/被动混合驱动器包括第一主/被动混合驱动器(2)、第二主/被动混合驱 动器(3);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所述第一主/被动混合驱动器(2)、第二主/被动混合驱动器(3)均固定设置于安 装底座(I)的水平底面上,第一主/被动混合驱动器(2)通过输出轴(7)上设置的轴承与第 一连杆(4)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杆(4)的相对端通过万向节与手术钳装置(6)的A手柄(61) 连接,第二主/被动混合驱动器(3)通过输出轴(8)上设置的轴承与第二连杆(5)的一端连 接,第二连杆(5)的相对端通过万向节与手术钳装置(6)的B手柄(62)连接;所述第一主/被动混合驱动器(2)、第二主/被动混合驱动器(3)以及手术钳装置(6)通过控制器与虚拟手术环境进行数据交互。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手术钳装置(6)包括手术钳(64)及其A手柄(61)、B手柄(62)上设置的力传 感器(6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虚拟手术训练实现人机交互的手术钳接口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以及安装底座(1)上设置的手术钳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上还设置有多个主/被动混合驱动器以及连杆机构,手术钳装置(6)通过主/被动混合驱动器以及连杆机构与安装底座(1)连接;所述主/被动混合驱动器包括第一主/被动混合驱动器(2)、第二主/被动混合驱动器(3);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所述第一主/被动混合驱动器(2)、第二主/被动混合驱动器(3)均固定设置于安装底座(1)的水平底面上,第一主/被动混合驱动器(2)通过输出轴(8)上设置的轴承与第一连杆(4)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杆(4)的相对端通过万向节与手术钳装置(6)的A手柄(61)连接,第二主/被动混合驱动器(3)通过输出轴(7)上设置的轴承与第二连杆(5)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杆(5)的相对端通过万向节与手术钳装置(6)的B手柄(62)连接;所述第一主/被动混合驱动器(2)、第二主/被动混合驱动器(3)以及手术钳装置(6)通过控制器与虚拟手术环境进行数据交互。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虚拟手术训练实现人机交互的手术钳接口装置,包括安装底座(I)以及安装底 座(I)上设置的手术钳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I)上还设置有多个主/被动 混合驱动器以及连杆机构,手术钳装置(6)通过主/被动混合驱动器以及连杆机构与安装 底座(I)连接;所述主/被动混合驱动器包括第一主/被动混合驱动器(2)、第二主/被动混合驱动器(3);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所述第一主/被动混合驱动器(2)、第二主/被动混合驱动器(3)均固定设置于安装底 座(I)的水平底面上,第一主/被动混合驱动器(2)通过输出轴(8)上设置的轴承与第一连 杆(4)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杆(4)的相对端通过万向节与手术钳装置(6)的A手柄(61)连 接,第二主/被动混合驱动器(3)通过输出轴(7)上设置的轴承与第二连杆(5)的一端连 接,第二连杆(5)的相对端通过万向节与手术钳装置(6)的B手柄(62)连接;所述第一主/被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金桥俞阿龙孙红兵孙华军姬保卫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师范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