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熔铝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30527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8 0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种熔铝炉,包括炉壳、安装在炉壳内的炉芯、安装在炉芯外圈的感应器,所述炉芯为石墨坩埚,在炉芯的下侧面设置有出液口;所述感应器由位于炉芯上中部的主线匝和下部的副线匝焊接组成,其中副线匝的线径是主线匝线径的1.2-1.6倍;所述副线匝在出液口以门形结构位于出液口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铝液覆盖剂在整个熔化过程中始终覆盖在铝液表面,底部设置的出液口和感应器的配合,使得底部温度满足生产要求,同时节省能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特种熔铝炉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熔铝炉,尤其涉及一种特种熔铝炉。
技术介绍
目前,铝合金碎屑,锯屑很少被回收利用,原因在于现有的熔化炉内,碎铝屑极易被氧化。为解决此问题,上海交大研究出来一套防氧化工艺,回收率可达98%,此工艺要求在熔化液表面加入特殊覆盖剂,出铝液时覆盖剂要一直覆盖住铝液,这种工艺虽好,但是现有的熔化设备达不到此工艺的要求,为了使此种工艺能得到批量生产,就必须创新一种新型熔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种熔铝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特种熔铝炉,包括炉壳、安装在炉壳内的炉芯、安装在炉芯外圈的感应器,所述炉芯为石墨坩埚,在炉芯的下侧面设置有出液口 ;所述感应器由位于炉芯上中部的主线匝和下部的副线匝焊接组成,其中副线匝的线径是主线匝线径的1.2-1.6倍;所述副线匝在出液口以门形结构位于出液口上。进一步的,所述主线匝、副线匝均选用铜管,副线匝选用两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铝液覆盖剂在整个熔化过程中始终覆盖在铝液表面,底部设置的出液口和感应器的配合,使得底部温度满足生产要求,同时节省能源。【附图说明】下面结合视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感应器,2、炉芯,3、出液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特种熔铝炉,包括炉壳、安装在炉壳内的炉芯2、安装在炉芯外圈的感应器1,所述炉芯2为石墨坩埚,在炉芯2的下侧面设置有出液口 3 ;所述感应器I由位于炉芯2上中部的主线匝和下部的副线匝焊接组成,其中副线匝的线径是主线匝线径的1.2-1.6倍;所述副线匝在出液口 3以门形结构位于出液口 3上。进一步的,所述主线匝、副线匝均选用铜管,副线匝选用两匝。在石墨坩埚底部侧边开的出液口 3,将熔化好的铝液排出,这样就使覆盖剂一直覆盖在铝液上面。由于为了防止铝液粘连在感应器上而使铝液带电,给操作人员带来触电的危险,所以在出液口下面不能有感应器,但从出液口上口到石墨坩埚底部有IOcm的高度没有感应器,会导致铝液温度降低或凝固,为保证底部铝液温度足够高,所以采用底部两匝感应圈铜管线径变大,使底部也有感应圈,增强感应强度。如某型熔铝炉中,感应器直径Φ 680mm,主线匝采用铜管25 X 35主绕18匝,副线匝采用30 X 50铜管2匝,石墨坩埚外径Φ 530mm,内径Φ 470mm,高725mm,使铝液覆盖剂在整个熔化过程中始终覆盖在铝液表面,底部设置的出液口和感应器的配合,使得底部温度满足生产要求,同时节省能源。以上所述,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展示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的方式,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特种熔铝炉,包括炉壳、安装在炉壳内的炉芯(2)、安装在炉芯外圈的感应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芯(2)为石墨坩埚,在炉芯(2)的下侧面设置有出液口(3);所述感应器(1)由位于炉芯(2)上中部的主线匝和下部的副线匝焊接组成,其中副线匝的线径是主线匝线径的1.2?1.6倍;所述副线匝在出液口(3)以门形结构位于出液口(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特种熔铝炉,包括炉壳、安装在炉壳内的炉芯(2)、安装在炉芯外圈的感应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芯(2)为石墨坩埚,在炉芯(2)的下侧面设置有出液口(3);所述感应器(I)由位于炉芯(2)上中部的主线匝和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万平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市平祥感应炉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