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制冷器具,其包括:箱体,其内定义有储藏空间;冷气风道,该冷气风道可被控制地与储藏空间连通以定义气体循环路径,该冷气风道内设置有风机组件从而驱动气体沿气体循环路径从储藏空间流进冷气风道并返回储藏空间;设置在冷气风道内的蒸发器以及可被控制地为蒸发器提供化霜热量的加热器;其中,气体循环路径可被控制地至少关闭气体自冷气风道返回储藏空间的路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冷器具通过控制气体循环路径至少关闭气体自冷气风道返回所述储藏空间的路径,当加热器对蒸发器进行化霜作业时,可以阻止热量流失进储藏空间,避免了压缩机的工作时间的延长,提高了化霜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器具
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制冷器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制冷器具、以冰箱为例,都是通过蒸发器中的冷媒将冰箱内的热量带走,进而提供温度较低的冷气,由于冰箱内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汽,在气体被冷却的过程中,这些水汽会以凝霜的形式积累于蒸发器的表面,进而影响蒸发器的工作效率。现有技术提供的无霜风冷冰箱中,通过设置加热丝对蒸发器加热进而达到除霜的目的。带来的问题是,由于冰箱蒸发器所位于的空间与冰箱内部的储藏室是相通的,加热丝对蒸发器进行加热化霜作业时产生的热量会通过送风风道和送风口进入储藏室,导致储藏室内的温度升高,化霜结束后,需求更多的冷量才能将冰箱内部温度降至设定温度,造成冰箱压缩机工作时间延长,增加耗电量;并且,由于化霜作业时,一部分热量通过送风通道和送风口进入储藏室,导致蒸发器化霜热量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器具,其可以降低冰箱的耗电量,同时增加蒸发器的化霜效率。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制冷器具,包括:箱体,其内定义有储藏空间;冷气风道,所述冷气风道可被控制地与所述储藏空间连通以定义气体循环路径,所述冷气风道内设置有风机组件从而驱动气体沿所述气体循环路径从储藏空间流进冷气风道并返回储藏空间;设置在所述冷气风道内的蒸发器以及可被控制地为所述蒸发器提供化霜热量的加热器;其中,所述气体循环路径可被控制地关闭气体自所述冷气风道返回所述储藏空间的路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组件具有驱动气体的第一状态以及停止驱动气体的第二状态,所述加热器具有为所述蒸发器提供化霜热量的第一状态以及停止提供化霜热量的第二状态;其中,当所述风机组件工作在第一状态时,所述加热器处于第二状态;当所述加热器工作在第一状态时,所述风机组件处于第二状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体循环路径具有供气体流经所述蒸发器的入口以及供流经所述蒸发器的气体流出的出口,所述气体循环路径的入口和出口位于所述冷气风道内,所述冷气风道内在所述气体循环路径的出口处设置有可被控制地打开或闭合所述出口的第一风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气体循环路径的出口相适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风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风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第一风门的下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气风道内在所述气体循环路径的入口处设置有可被控制地打开或闭合所述入口的第二风门,所述第一风门、第二风门、以及冷气风道可被控制地定义封闭的化霜空间,所述加热器和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化霜空间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同时打开或者同时关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组件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上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制冷器具通过控制气体循环路径至少关闭气体自冷气风道返回所述储藏空间的路径,当加热器对蒸发器进行化霜作业时,可以阻止热量流失进储藏空间,避免了压缩机的工作时间的延长,降低了耗电量,提高了化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制冷器具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制冷器具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上的风口处于打开状态;图3是图1所示的制冷器具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上的风口处于关闭状态;图4是本技术制冷器具的化霜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参图1,介绍本技术制冷器具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制冷器具100包括箱体10、冷气风道12、风机组件40、蒸发器20、以及加热器30。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所提到“上部”、“下部”都是以制冷器具100在正常使用状态时做参照,靠近制冷器具承载面的部分为“下部”、相应远离制冷器具承载面的部分为“上部”。箱体10内定义储藏空间11,该箱体10通常发泡填充有隔热材料以阻隔储藏空间11与外界的热量交换。本实施方式所指的储藏空间11如传统制冷器具一样,可以包括冷冻室、冷藏室等。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提及的制冷器具100尤其是指无霜风冷式冰箱,当然,在更多的实施方式中,又可以是包括冰柜、酒柜等。冷气风道12可被控制地与储藏空间11连通以定义气体循环路径P,风机组件40设置在冷气风道12内从而驱动气体沿气体循环路径P从储藏空间11流进冷气风道12并返回储藏空间11。一般地,冷气风道12具有位于储藏空间11较底部的回风口 111、以及位于储藏空间11较上部的出风口 112,出风口 112可以是对应分布于储藏空间11的冷冻室和冷减室中。蒸发器20和加热器30设置在冷气风道12内,加热器30和蒸发器20配合设置,当控制接通加热器30的电源,加热器30启动并为蒸发器20提供化霜热量。气体循环路径P可被控制地至少关闭气体自冷气风道12返回储藏空间11的路径,如此,当需要启动加热器30对蒸发器20进行化霜作业时,关闭气体自冷气风道12返回储藏空间11的路径,加热器30产生的热量不会被带入进储藏空间11,而被绝大部分地限制在冷气风道12内,较少可能的热量流失保证了对蒸发器20化霜效率的提升,故需求更短的时间即可完成对蒸发器20的化霜作业;当化霜作业结束后,重新打开气体自冷气风道12返回储藏空间11的路径。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气体循环路径P具有供气体流经蒸发器20的入口 122以及供流经蒸发器20的气体流出的出口 121,气体循环路径P的入口 122和出口 121位于冷气风道12内,冷气风道12内在气体循环路径P的出口 121处设置有可被控制地打开或关闭出口 121的第一风门51。第一风门51与出口 121相适配,也就是说,第一风门51与该出口 121的大小形状大致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风门51上设置有若干个风口(未标示),通过风口的开闭实现允许或者阻止气流自出口 121流通的目的,当然,在替换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通过控制第一风门51的整体翻转以达到相同的功能,此种实施方式仍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下对比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制冷器具100与现有技术的制冷器具对蒸发器进行化霜作业时所消耗的功。假设两者蒸发器的结霜程度相同、加热器的功率都为P,本实施方式中,化霜作业中,加热器所消耗的功Wl=p*tl,其中,tl为化霜所用时长,Ql为化霜作业结束后,加热器30产生的剩余热量(此部分热量为化霜结束后,在蒸发器化霜空间内的热量),Qdefrost为融化蒸发器上的霜需要消耗的热量,因此有:Wl=P*tI=Qdefrost+ Ql ;现有技术中,化霜作业中,加热器所消耗的功W2=P*t2,其中t2为化霜所用时长,Ql为化霜作业结束后,力口热器产生的剩余热量(此部分热量为化霜结束后,在蒸发器化霜空间内的热量),Q2为化霜作业中,随气体的流动,被带入至储藏空间的热量,Qdefrost为融化蒸发器上的霜需要消耗的热量,因此有:W2=P*t2=QdefM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其内定义有储藏空间;冷气风道,所述冷气风道可被控制地与所述储藏空间连通以定义气体循环路径,所述冷气风道内设置有风机组件从而驱动气体沿所述气体循环路径从储藏空间流进冷气风道并返回储藏空间;设置在所述冷气风道内的蒸发器以及可被控制地为所述蒸发器提供化霜热量的加热器;?其中,所述气体循环路径可被控制地关闭气体自所述冷气风道返回所述储藏空间的路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其内定义有储藏空间; 冷气风道,所述冷气风道可被控制地与所述储藏空间连通以定义气体循环路径,所述冷气风道内设置有风机组件从而驱动气体沿所述气体循环路径从储藏空间流进冷气风道并返回储藏空间; 设置在所述冷气风道内的蒸发器以及可被控制地为所述蒸发器提供化霜热量的加热器;其中, 所述气体循环路径可被控制地关闭气体自所述冷气风道返回所述储藏空间的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具有驱动气体的第一状态以及停止驱动气体的第二状态,所述加热器具有为所述蒸发器提供化霜热量的第一状态以及停止提供化霜热量的第二状态;其中,当所述风机组件工作在第一状态时,所述加热器处于第二状态;当所述加热器工作在第一状态时,所述风机组件处于第二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循环路径具有供气体流经所述蒸发器的入口以及供流经所述蒸发器的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发,杨发林,张奎,马廷,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